top of page

16-診要經終論

  • 作家相片: DaYi
    DaYi
  • 2020年4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

  歧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閒者環也。

  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

  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閒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欬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墯。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補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又且善㝱。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痺。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鬲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刺鍼必肅,刺腫搖鍼,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

  歧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𦊷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留言


瀏覽人數

Copyright© 2025 Dayiccm All right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