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荀子01: 第01-10篇

  • 作家相片: DaYi
    DaYi
  • 2023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68 分鐘

荀子

第一篇 勸學 第二篇 修身 第三篇 不苟 第四篇 榮辱 第五篇 非相 第六篇 非十二子 第七篇 仲尼 第八篇 儒效 第九篇 王制 第十篇 富國 第十一篇 王霸 第十二篇 君道 第十三篇 臣道 第十四篇 致士 第十五篇 議兵 第十六篇 彊國 第十七篇 天論 第十八篇 正論 第十九篇 禮論 第二十篇 樂論 第二十一篇 解蔽 第二十二篇 正名 第二十三篇 性惡 第二十四篇 君子 第二十五篇 成相 第二十六篇 賦篇 第二十七篇 大略 第二十八篇 宥坐 第二十九篇 子道 第三十篇 法行 第三十一篇 哀公 第三十二篇 堯問

  勸 學 篇 第 一

    君 子 曰 : 學 不 可 以 已 。 青 、 取 之 於 藍 , 而 青 於 藍 ; 冰 、 水 為 之 , 而 寒 於 水 。 木 直 中 繩 , 輮 以 為 輪 , 其 曲 中 規 , 雖 有 槁 暴 , 不 復 挺 者 , 輮 使 之 然 也 。 故 木 受 繩 則 直 , 金 就 礪 則 利 , 君 子 博 學 而 日 參 省 乎 己 , 則 知 明 而 行 無 過 矣 。 故 不 登 高 山 , 不 知 天 之 高 也 ; 不 臨 深 谿 , 不 知 地 之 厚 也 ; 不 聞 先 王 之 遺 言 , 不 知 學 問 之 大 也 。 干 、 越 、 夷 、 貉 之 子 , 生 而 同 聲 , 長 而 異 俗 , 教 使 之 然 也 。 詩 曰 : 「 嗟 爾 君 子 , 無 恆 安 息 。 靖 共 爾 位 , 好 是 正 直 。 神 之 聽 之 , 介 爾 景 福 。 」 神 莫 大 於 化 道 , 福 莫 長 於 無 禍 。

    吾 嘗 終 日 而 思 矣 , 不 如 須 臾 之 所 學 也 。 吾 嘗 跂 而 望 矣 , 不 如 登 高 之 博 見 也 。 登 高 而 招 , 臂 非 加 長 也 , 而 見 者 遠 ; 順 風 而 呼 , 聲 非 加 疾 也 , 而 聞 者 彰 。 假 輿 馬 者 , 非 利 足 也 , 而 致 千 里 ; 假 舟 楫 者 , 非 能 水 也 , 而 絕 江 河 。 君 子 生 非 異 也 , 善 假 於 物 也 。

    南 方 有 鳥 焉 , 名 曰 蒙 鳩 , 以 羽 為 巢 , 而 編 之 以 髮 , 繫 之 葦 苕 , 風 至 苕 折 , 卵 破 子 死 。 巢 非 不 完 也 , 所 繫 者 然 也 。 西 方 有 木 焉 , 名 曰 射 干 , 莖 長 四 寸 , 生 於 高 山 之 上 , 而 臨 百 仞 之 淵 , 木 莖 非 能 長 也 , 所 立 者 然 也 。 蓬 生 麻 中 , 不 扶 而 直 ; 白 沙 在 涅 , 與 之 俱 黑 。 蘭 槐 之 根 是 為 芷 , 其 漸 之 滫 , 君 子 不 近 , 庶 人 不 服 。 其 質 非 不 美 也 , 所 漸 者 然 也 。 故 君 子 居 必 擇 鄉 , 遊 必 就 士 , 所 以 防 邪 辟 而 近 中 正 也 。

    物 類 之 起 , 必 有 所 始 。 榮 辱 之 來 , 必 象 其 德 。 肉 腐 出 蟲 , 魚 枯 生 蠹 。 怠 慢 忘 身 , 禍 災 乃 作 。 強 自 取 柱 , 柔 自 取 束 。 邪 穢 在 身 , 怨 之 所 構 。 施 薪 若 一 , 火 就 燥 也 , 平 地 若 一 , 水 就 溼 也 。 草 木 疇 生 , 禽 獸 群 焉 , 物 各 從 其 類 也 。 是 故 質 的 張 , 而 弓 矢 至 焉 ; 林 木 茂 , 而 斧 斤 至 焉 ; 樹 成 蔭 , 而 眾 鳥 息 焉 。 醯 酸 , 而 蚋 聚 焉 。 故 言 有 招 禍 也 , 行 有 招 辱 也 , 君 子 慎 其 所 立 乎 !

    積 土 成 山 , 風 雨 興 焉 ; 積 水 成 淵 , 蛟 龍 生 焉 ; 積 善 成 德 , 而 神 明 自 得 , 聖 心 備 焉 。 故 不 積 蹞 步 , 無 以 致 千 里 ; 不 積 小 流 , 無 以 成 江 海 。 騏 驥 一 躍 , 不 能 十 步 ; 駑 馬 十 駕 , 功 在 不 舍 。 鍥 而 舍 之 , 朽 木 不 折 ; 鍥 而 不 舍 , 金 石 可 鏤 。 螾 無 爪 牙 之 利 , 筋 骨 之 強 , 上 食 埃 土 , 下 飲 黃 泉 , 用 心 一 也 。 蟹 八 跪 而 二 螯 , 非 蛇 蟺 之 穴 , 無 可 寄 託 者 , 用 心 躁 也 。 是 故 無 冥 冥 之 志 者 , 無 昭 昭 之 明 ; 無 惛 惛 之 事 者 , 無 赫 赫 之 功 。 行 衢 道 者 不 至 , 事 兩 君 者 不 容 。 目 不 能 兩 視 而 明 , 耳 不 能 兩 聽 而 聰 。 螣 蛇 無 足 而 飛 , 梧 鼠 五 技 而 窮 。 詩 曰 : 「 尸 鳩 在 桑 , 其 子 七 兮 。 淑 人 君 子 , 其 儀 一 兮 。 其 儀 一 兮 , 心 如 結 兮 。 」 故 君 子 結 於 一 也 。     昔 者 瓠 巴 鼓 瑟 , 而 流 魚 出 聽 ; 伯 牙 鼓 琴 , 而 六 馬 仰 秣 。 故 聲 無 小 而 不 聞 , 行 無 隱 而 不 形 。 玉 在 山 而 草 木 潤 , 淵 生 珠 而 崖 不 枯 。 為 善 不 積 邪 , 安 有 不 聞 者 乎 !

    學 惡 乎 始 ? 惡 乎 終 ? 曰 : 其 數 則 始 乎 誦 經 , 終 乎 讀 禮 ; 其 義 則 始 乎 為 士 , 終 乎 為 聖 人 。 真 積 力 久 則 入 。 學 至 乎 沒 而 後 止 也 。 故 學 數 有 終 , 若 其 義 則 不 可 須 臾 舍 也 。 為 之 人 也 , 舍 之 禽 獸 也 。 故 書 者 、 政 事 之 紀 也 ; 詩 者 、 中 聲 之 所 止 也 ; 禮 者 、 法 之 大 兮 , 類 之 綱 紀 也 。 故 學 至 乎 禮 而 止 矣 。 夫 是 之 謂 道 德 之 極 。 禮 之 敬 文 也 , 樂 之 中 和 也 , 詩 書 之 博 也 , 春 秋 之 微 也 , 在 天 地 之 間 者 畢 矣 。

    君 子 之 學 也 , 入 乎 耳 , 著 乎 心 , 布 乎 四 體 , 形 乎 動 靜 。 端 而 言 , 蝡 而 動 , 一 可 以 為 法 則 。 小 人 之 學 也 , 入 乎 耳 , 出 乎 口 ; 口 耳 之 間 , 則 四 寸 耳 ,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軀 哉 ! 古 之 學 者 為 己 , 今 之 學 者 為 人 。 君 子 之 學 也 , 以 美 其 身 ; 小 人 之 學 也 , 以 為 禽 犢 。 故 不 問 而 告 謂 之 傲 , 問 一 而 告 二 謂 之 囋 。 傲 、 非 也 , 囋 、 非 也 ; 君 子 如 嚮 矣 。

    學 莫 便 乎 近 其 人 。 禮 樂 法 而 不 說 , 詩 書 故 而 不 切 , 春 秋 約 而 不 速 。 方 其 人 之 習 君 子 之 說 , 則 尊 以 遍 矣 , 周 於 世 矣 。 故 曰 : 學 莫 便 乎 近 其 人 。

    學 之 經 莫 速 乎 好 其 人 , 隆 禮 次 之 。 上 不 能 好 其 人 , 下 不 能 隆 禮 , 安 特 將 學 雜 識 志 , 順 詩 書 而 已 耳 。 則 末 世 窮 年 , 不 免 為 陋 儒 而 已 。 將 原 先 王 , 本 仁 義 , 則 禮 正 其 經 緯 蹊 徑 也 。 若 挈 裘 領 , 詘 五 指 而 頓 之 , 順 者 不 可 勝 數 也 。 不 道 禮 憲 , 以 詩 書 為 之 , 譬 之 猶 以 指 測 河 也 , 以 戈 舂 黍 也 , 以 錐 餐 壺 也 , 不 可 以 得 之 矣 。 故 隆 禮 , 雖 未 明 , 法 士 也 ; 不 隆 禮 , 雖 察 辯 , 散 儒 也 。

    問 楛 者 , 勿 告 也 ; 告 楛 者 , 勿 問 也 ; 說 楛 者 , 勿 聽 也 。 有 爭 氣 者 , 勿 與 辯 也 。 故 必 由 其 道 至 , 然 後 接 之 ; 非 其 道 則 避 之 。 故 禮 恭 , 而 後 可 與 言 道 之 方 ; 辭 順 , 而 後 可 與 言 道 之 理 ; 色 從 而 後 可 與 言 道 之 致 。 故 未 可 與 言 而 言 , 謂 之 傲 ; 可 與 言 而 不 言 , 謂 之 隱 ; 不 觀 氣 色 而 言 , 謂 瞽 。 故 君 子 不 傲 、 不 隱 、 不 瞽 , 謹 順 其 身 。 詩 曰 : 「 匪 交 匪 舒 , 天 子 所 予 。 」 此 之 謂 也 。

    百 發 失 一 , 不 足 謂 善 射 ; 千 里 蹞 步 不 至 , 不 足 謂 善 御 ; 倫 類 不 通 , 仁 義 不 一 , 不 足 謂 善 學 。 學 也 者 , 固 學 一 之 也 。 一 出 焉 , 一 入 焉 , 涂 巷 之 人 也 ; 其 善 者 少 , 不 善 者 多 , 桀 紂 盜 跖 也 ; 全 之 盡 之 , 然 後 學 者 也 。

    君 子 知 夫 不 全 不 粹 之 不 足 以 為 美 也 , 故 誦 數 以 貫 之 , 思 索 以 通 之 , 為 其 人 以 處 之 , 除 其 害 者 以 持 養 之 。 使 目 非 是 無 欲 見 也 , 使 口 非 是 無 欲 言 也 , 使 心 非 是 無 欲 慮 也 。 及 至 其 致 好 之 也 , 目 好 之 五 色 , 耳 好 之 五 聲 , 口 好 之 五 味 , 心 利 之 有 天 下 。 是 故 權 利 不 能 傾 也 , 群 眾 不 能 移 也 , 天 下 不 能 蕩 也 。 生 乎 由 是 , 死 乎 由 是 , 夫 是 之 謂 德 操 。 德 操 然 後 能 定 , 能 定 然 後 能 應 。 能 定 能 應 , 夫 是 之 謂 成 人 。 天 見 其 明 , 地 見 其 光 , 君 子 貴 其 全 也 。

  修 身 篇 第 二

    見 善 , 修 然 必 以 自 存 也 ; 見 不 善 , 愀 然 必 以 自 省 也 。 善 在 身 , 介 然 必 以 自 好 也 ; 不 善 在 身 , 菑 然 必 以 自 惡 也 。 故 非 我 而 當 者 , 吾 師 也 ; 是 我 而 當 者 , 吾 友 也 ; 諂 諛 我 者 , 吾 賊 也 。 故 君 子 隆 師 而 親 友 , 以 致 惡 其 賊 。 好 善 無 厭 , 受 諫 而 能 誡 , 雖 欲 無 進 , 得 乎 哉 ! 小 人 反 是 : 致 亂 而 惡 人 之 非 己 也 ; 致 不 肖 而 欲 人 之 賢 己 也 ; 心 如 虎 狼 , 行 如 禽 獸 , 而 又 惡 人 之 賊 己 也 。 諂 諛 者 親 , 諫 爭 者 疏 , 修 正 為 笑 , 至 忠 為 賊 , 雖 欲 無 滅 亡 , 得 乎 哉 ! 詩 曰 : 「 嗡 嗡 呰 呰 , 亦 孔 之 哀 。 謀 之 其 臧 , 則 具 是 違 ; 謀 之 不 臧 , 則 具 是 依 。 」 此 之 謂 也 。

    扁 善 之 度 - - 以 治 氣 養 生 , 則 後 彭 祖 ; 以 修 身 自 名 , 則 配 堯 禹 。 宜 於 時 通 , 利 以 處 窮 , 禮 信 是 也 。 凡 用 血 氣 、 志 意 、 知 慮 , 由 禮 則 治 通 , 不 由 禮 則 勃 亂 提 僈 ; 食 飲 , 衣 服 、 居 處 、 動 靜 , 由 禮 則 和 節 , 不 由 禮 則 觸 陷 生 疾 ; 容 貌 、 態 度 、 進 退 、 趨 行 , 由 禮 則 雅 , 不 由 禮 則 夷 固 、 僻 違 、 庸 眾 而 野 。 故 人 無 禮 則 不 生 , 事 無 禮 則 不 成 , 國 家 無 禮 則 不 寧 。 詩 曰 : 「 禮 儀 卒 度 , 笑 語 卒 獲 。 」 此 之 謂 也 。

    以 善 先 人 者 謂 之 教 , 以 善 和 人 者 謂 之 順 ; 以 不 善 先 人 者 謂 之 諂 , 以 不 善 和 人 者 謂 之 諛 。 是 是 非 非 謂 之 知 , 非 是 是 非 謂 之 愚 。 傷 良 曰 讒 , 害 良 曰 賊 。 是 謂 是 , 非 謂 非 曰 直 。 竊 貨 曰 盜 , 匿 行 曰 詐 , 易 言 曰 誕 。 趣 舍 無 定 謂 之 無 常 。 保 利 棄 義 謂 之 至 賊 。 多 聞 曰 博 , 少 聞 曰 淺 。 多 見 曰 閑 , 少 見 曰 陋 。 難 進 曰 偍 , 易 忘 曰 漏 。 少 而 理 曰 治 , 多 而 亂 曰 秏 。

    治 氣 養 心 之 術 : 血 氣 剛 強 , 則 柔 之 以 調 和 ; 知 慮 漸 深 , 則 一 之 以 易 良 ; 勇 膽 猛 戾 , 則 輔 之 以 道 順 ; 齊 給 便 利 , 則 節 之 以 動 止 ; 狹 隘 褊 小 , 則 廓 之 以 廣 大 ; 卑 溼 重 遲 貪 利 , 則 抗 之 以 高 志 ; 庸 眾 駑 散 , 則 劫 之 以 師 友 ; 怠 慢 僄 棄 , 則 炤 之 以 禍 災 ; 愚 款 端 愨 , 則 合 之 以 禮 樂 , 通 之 以 思 索 。 凡 治 氣 養 心 之 術 , 莫 徑 由 禮 , 莫 要 得 師 , 莫 神 一 好 。 夫 是 之 謂 治 氣 養 心 之 術 也 。

    志 意 修 則 驕 富 貴 , 道 義 重 則 輕 王 公 ; 內 省 而 外 物 輕 矣 。 傳 曰 :「 君 子 役 物 , 小 人 役 於 物 。 」 此 之 謂 矣 。 身 勞 而 心 安 , 為 之 ; 利 少 而 義 多 , 為 之 ; 事 亂 君 而 通 , 不 如 事 窮 君 而 順 焉 。 故 良 農 不 為 水 旱 不 耕 , 良 賈 不 為 折 閱 不 市 , 士 君 子 不 為 貧 窮 怠 乎 道 。

    體 恭 敬 而 心 忠 信 , 術 禮 義 而 情 愛 人 ; 橫 行 天 下 , 雖 困 四 夷 , 人 莫 不 貴 。 勞 苦 之 事 則 爭 先 , 饒 樂 之 事 則 能 讓 , 端 愨 誠 信 , 拘 守 而 詳 ; 橫 行 天 下 , 雖 困 四 夷 , 人 莫 不 任 。 體 倨 固 而 心 埶 詐 , 術 順 墨 而 精 雜 汙 ; 橫 行 天 下 , 雖 達 四 方 , 人 莫 不 賤 。 勞 苦 之 事 則 偷 儒 轉 脫 , 饒 樂 之 事 則 佞 兌 而 不 曲 , 辟 違 而 不 愨 , 程 役 而 不 錄 : 橫 行 天 下 , 雖 達 四 方 , 人 莫 不 棄 。

    行 而 供 冀 , 非 漬 淖 也 ; 行 而 俯 項 , 非 擊 戾 也 ; 偶 視 而 先 俯 , 非 恐 懼 也 。 然 夫 士 欲 獨 修 其 身 , 不 以 得 罪 於 比 俗 之 人 也 。

    夫 驥 一 日 而 千 里 , 駑 馬 十 駕 , 則 亦 及 之 矣 。 將 以 窮 無 窮 , 逐 無 極 與 ? 其 折 骨 絕 筋 , 終 身 不 可 以 相 及 也 。 將 有 所 止 之 , 則 千 里 雖 遠 , 亦 或 遲 、 或 速 、 或 先 、 或 後 , 胡 為 乎 其 不 可 以 相 及 也 ! 不 識 步 道 者 , 將 以 窮 無 窮 , 逐 無 極 與 ? 意 亦 有 所 止 之 與 ? 夫 「 堅 白 」 、 「 同 異 」 、「 有 厚 無 厚 」 之 察 , 非 不 察 也 , 然 而 君 子 不 辯 , 止 之 也 。 倚 魁 之 行 , 非 不 難 也 , 然 而 君 子 不 行 , 止 之 也 。 故 學 曰 遲 。 彼 止 而 待 我 , 我 行 而 就 之 , 則 亦 或 遲 、 或 速 、 或 先 、 或 後 , 胡 為 乎 其 不 可 以 同 至 也 ! 故 蹞 步 而 不 休 , 跛 鱉 千 里 ; 累 土 而 不 輟 , 丘 山 崇 成 。 厭 其 源 , 開 其 瀆 , 江 河 可 竭 。 一 進 一 退 , 一 左 一 右 , 六 驥 不 致 。 彼 人 之 才 性 之 相 縣 也 , 豈 若 跛 鱉 之 與 六 驥 足 哉 ! 然 而 跛 鱉 致 之 , 六 驥 不 致 , 是 無 它 故 焉 , 或 為 之 , 或 不 為 爾 ! 道 雖 邇 , 不 行 不 至 ; 事 雖 小 , 不 為 不 成 。 其 為 人 也 多 暇 日 者 , 其 出 入 不 遠 矣 。

    好 法 而 行 , 士 也 ; 篤 志 而 體 , 君 子 也 ; 齊 明 而 不 竭 , 聖 人 也 。 人 無 法 , 則 倀 倀 然 ; 有 法 而 無 志 其 義 , 則 渠 渠 然 ; 依 乎 法 , 而 又 深 其 類 , 然 後 溫 溫 然 。

    禮 者 、 所 以 正 身 也 , 師 者 、 所 以 正 禮 也 。 無 禮 何 以 正 身 ? 無 師 吾 安 知 禮 之 為 是 也 ? 禮 然 而 然 , 則 是 情 安 禮 也 ; 師 云 而 云 , 則 是 知 若 師 也 。 情 安 禮 , 知 若 師 , 則 是 聖 人 也 。 故 非 禮 , 是 無 法 也 ; 非 師 , 是 無 師 也 。 不 是 師 法 , 而 好 自 用 , 譬 之 是 猶 以 盲 辨 色 , 以 聾 辨 聲 也 , 舍 亂 妄 無 為 也 。 故 學 也 者 , 禮 法 也 。 夫 師 、 以 身 為 正 儀 , 而 貴 自 安 者 也 。 詩 云 : 「 不 識 不 知 , 順 帝 之 則 。 」 此 之 謂 也 。

    端 愨 順 弟 , 則 可 謂 善 少 者 矣 ; 加 好 學 遜 敏 焉 , 則 有 鈞 無 上 , 可 以 為 君 子 者 矣 。 偷 儒 憚 事 , 無 廉 恥 而 嗜 乎 飲 食 , 則 可 謂 惡 少 者 矣 ; 加 愓 悍 而 不 順 , 險 賊 而 不 弟 焉 , 則 可 謂 不 詳 少 者 矣 , 雖 陷 刑 戮 可 也 。 老 老 而 壯 者 歸 焉 , 不 窮 窮 而 通 者 積 焉 , 行 乎 冥 冥 而 施 乎 無 報 , 而 賢 不 肖 一 焉 。 人 有 此 三 行 , 雖 有 大 過 , 天 其 不 遂 乎 !

    君 子 之 求 利 也 略 , 其 遠 害 也 早 , 其 避 辱 也 懼 , 其 行 道 理 也 勇 。 君 子 貧 窮 而 志 廣 , 富 貴 而 體 恭 , 安 燕 而 血 氣 不 惰 , 勞 倦 而 容 貌 不 枯 , 怒 不 過 奪 , 喜 不 過 予 。 君 子 貧 窮 而 志 廣 , 隆 仁 也 ; 富 貴 而 體 恭 , 殺 埶 也 ; 安 燕 而 血 氣 不 衰 , 柬 理 也 ; 勞 倦 而 容 貌 不 枯 , 好 交 也 ;怒 不 過 奪 , 喜 不 過 予 , 是 法 勝 私 也 。 書 曰 : 「 無 有 作 好 , 遵 王 之 道 。 無 有 作 惡 , 遵 王 之 路 。 」 此 言 君 子 之 能 以 公 義 勝 私 欲 也 。

  不 苟 篇 第 三

    君 子 行 不 貴 苟 難 , 說 不 貴 苟 察 , 名 不 貴 苟 傳 , 唯 其 當 之 為 貴 。 故 懷 負 石 而 投 河 , 是 行 之 難 為 者 也 , 而 申 徒 狄 能 之 ; 然 而 君 子 不 貴 者 , 非 禮 義 之 中 也 。 「 山 淵 平 」 , 「 天 地 比 」 , 「 齊 秦 襲 」 , 「 入 乎 耳 , 出 乎 口 」 , 「 鉤 有 須 」 , 「 卵 有 毛 」 , 是 說 之 難 持 者 也 , 而 惠 施 鄧 析 能 之 。 然 而 君 子 不 貴 者 , 非 禮 義 之 中 也 。 盜 跖 貪 凶 , 名 聲 若 日 月 , 與 舜 禹 俱 傳 而 不 息 ; 然 而 君 子 不 貴 者 , 非 禮 義 之 中 也 。 故 曰 : 君 子 行 不 貴 苟 難 , 說 不 貴 苟 察 , 名 不 貴 苟 傳 , 唯 其 當 之 為 貴 。 詩 曰 : 「 物 其 有 矣 , 惟 其 時 矣 。 」 此 之 謂 也 。     君 子 易 知 而 難 狎 , 易 懼 而 難 脅 , 畏 患 而 不 避 義 死 , 欲 利 而 不 為 所 非 , 交 親 而 不 比 , 言 辯 而 不 辭 , 蕩 蕩 乎 其 有 以 殊 於 世 也 。

    君 子 能 亦 好 , 不 能 亦 好 ; 小 人 能 亦 醜 , 不 能 亦 醜 。 君 子 能 則 寬 容 易 直 以 開 道 人 , 不 能 則 恭 敬 繜 絀 以 畏 事 人 ; 小 人 能 則 倨 傲 僻 違 以 驕 溢 人 , 不 能 則 妒 嫉 怨 誹 以 傾 覆 人 。 故 曰 : 君 子 能 則 人 榮 學 焉 , 不 能 則 人 樂 告 之 ; 小 人 能 則 人 賤 學 焉 , 不 能 則 人 羞 告 之 。 是 君 子 小 人 之 分 也 。

    君 子 寬 而 不 僈 , 廉 而 不 劌 , 辯 而 不 爭 , 察 而 不 激 , 直 立 而 不 勝 , 堅 彊 而 不 暴 , 柔 從 而 不 流 , 恭 敬 謹 慎 而 容 。 夫 是 之 謂 至 文 。 詩 曰 :「 溫 溫 恭 人 , 惟 德 之 基 。 」 此 之 謂 也 。

    君 子 崇 人 之 德 , 揚 人 之 美 , 非 諂 諛 也 ; 正 義 直 指 , 舉 人 之 過 , 非 毀 疵 也 ; 言 己 之 光 美 , 擬 於 舜 禹 , 參 於 天 地 , 非 夸 誕 也 ; 與 時 屈 伸 , 柔 從 若 蒲 葦 , 非 懾 怯 也 ; 剛 強 猛 毅 , 靡 所 不 信 , 非 驕 暴 也 ; 以 義 變 應 , 知 當 曲 直 故 也 。 詩 曰 : 「 左 之 左 之 , 君 子 宜 之 ; 右 之 右 之 , 君 子 有 之 。 」 此 言 君 子 以 義 屈 信 變 應 故 也 。

    君 子 小 人 之 反 也 : 君 子 大 心 則 敬 天 而 道 , 小 心 則 畏 義 而 節 ; 知 則 明 通 而 類 , 愚 則 端 愨 而 法 ; 見 由 則 恭 而 止 , 見 閉 則 敬 而 齊 ; 喜 則 和 而 理 , 憂 則 靜 而 理 ; 通 則 文 而 明 , 窮 則 約 而 詳 。 小 人 則 不 然 : 大 心 則 慢 而 暴 , 小 心 則 淫 而 傾 ; 知 則 攫 盜 而 漸 , 愚 則 毒 賊 而 亂 ; 見 由 則 兌 而 倨 , 見 閉 則 怨 而 險 ; 喜 則 輕 而 翾 , 憂 則 挫 而 懾 ; 通 則 驕 而 偏 , 窮 則 棄 而 儑 。 傳 曰 : 「 君 子 兩 進 , 小 人 兩 廢 。 」 此 之 謂 也 。

    君 子 治 治 , 非 治 亂 也 。 曷 謂 邪 ? 曰 : 禮 義 之 謂 治 , 非 禮 義 之 謂 亂 也 。 故 君 子 者 , 治 禮 義 者 也 , 非 治 非 禮 義 者 也 。 然 則 國 亂 將 弗 治 與 ? 曰 : 國 亂 而 治 之 者 , 非 案 亂 而 治 之 之 謂 也 。 去 亂 而 被 之 以 治 。 人 汙 而 修 之 者 , 非 案 汙 而 修 之 之 謂 也 , 去 汙 而 易 之 以 修 。 故 去 亂 而 非 治 亂 也 , 去 汙 而 非 修 汙 也 。 治 之 為 名 , 猶 曰 君 子 為 治 而 不 為 亂 , 為 修 而 不 為 汙 也 。

    君 子 絜 其 身 而 同 焉 者 合 矣 , 善 其 言 而 類 焉 者 應 矣 。 故 馬 鳴 而 馬 應 之 , 牛 鳴 而 牛 應 之 , 非 知 也 , 其 埶 然 也 。 故 新 浴 者 振 其 衣 , 新 沐 者 彈 其 冠 , 人 之 情 也 。 其 誰 能 以 己 之 潐 潐 , 受 人 之 掝 掝 者 哉 !

    君 子 養 心 莫 善 於 誠 , 致 誠 則 無 它 事 矣 。 惟 仁 之 為 守 , 惟 義 之 為 行 。 誠 心 守 仁 則 形 , 形 則 神 , 神 則 能 化 矣 。 誠 心 行 義 則 理 , 理 則 明 , 明 則 能 變 矣 。 變 化 代 興 , 謂 之 天 德 。 天 不 言 而 人 推 其 高 焉 , 地 不 言 而 人 推 其 厚 焉 , 四 時 不 言 而 百 姓 期 焉 。 夫 此 有 常 , 以 至 其 誠 者 也 。 君 子 至 德 , 嘿 然 而 喻 , 未 施 而 親 , 不 怒 而 威 : 夫 此 順 命 , 以 慎 其 獨 者 也 。 善 之 為 道 者 , 不 誠 則 不 獨 , 不 獨 則 不 形 , 不 形 則 雖 作 於 心 , 見 於 色 , 出 於 言 , 民 猶 若 未 從 也 ; 雖 從 必 疑 。 天 地 為 大 矣 , 不 誠 則 不 能 化 萬 物 ; 聖 人 為 知 矣 , 不 誠 則 不 能 化 萬 民 ; 父 子 為 親 矣 , 不 誠 則 疏 ; 君 上 為 尊 矣 , 不 誠 則 卑 。 夫 誠 者 , 君 子 之 所 守 也 , 而 政 事 之 本 也 , 唯 所 居 以 其 類 至 。 操 之 則 得 之 , 舍 之 則 失 之 。 操 而 得 之 則 輕 , 輕 則 獨 行 , 獨 行 而 不 舍 , 則 濟 矣 。 濟 而 材 盡 , 長 遷 而 不 反 其 初 , 則 化 矣 。

    君 子 位 尊 而 志 恭 , 心 小 而 道 大 ; 所 聽 視 者 近 , 而 所 聞 見 者 遠 。 是 何 邪 ? 則 操 術 然 也 。 故 千 人 萬 人 之 情 , 一 人 之 情 也 。 天 地 始 者 , 今 日 是 也 。 百 王 之 道 , 後 王 是 也 。 君 子 審 後 王 之 道 , 而 論 百 王 之 前 , 若 端 拜 而 議 。 推 禮 義 之 統 , 分 是 非 之 分 , 總 天 下 之 要 , 治 海 內 之 眾 , 若 使 一 人 。 故 操 彌 約 , 而 事 彌 大 。 五 寸 之 矩 , 盡 天 下 之 方 也 。 故 君 子 不 下 室 堂 , 而 海 內 之 情 舉 積 此 者 , 則 操 術 然 也 。

    有 通 士 者 , 有 公 士 者 , 有 直 士 者 , 有 愨 士 者 , 有 小 人 者 。 上 則 能 尊 君 , 下 則 能 愛 民 , 物 至 而 應 , 事 起 而 辨 , 若 是 則 可 謂 通 士 矣 。 不 下 比 以 闇 上 , 不 上 同 以 疾 下 , 分 爭 於 中 , 不 以 私 害 之 , 若 是 則 可 謂 公 士 矣 。 身 之 所 長 , 上 雖 不 知 , 不 以 悖 君 ; 身 之 所 短 , 上 雖 不 知 , 不 以 取 賞 ; 長 短 不 飾 , 以 情 自 竭 , 若 是 則 可 謂 直 士 矣 。 庸 言 必 信 之 , 庸 行 必 慎 之 , 畏 法 流 俗 , 而 不 敢 以 其 所 獨 甚 , 若 是 則 可 謂 愨 士 矣 。 言 無 常 信 , 行 無 常 貞 , 唯 利 所 在 , 無 所 不 傾 , 若 是 則 可 謂 小 人 矣 。

    公 生 明 , 偏 生 闇 , 端 愨 生 通 , 詐 偽 生 塞 , 誠 信 生 神 , 夸 誕 生 惑 。 此 六 生 者 , 君 子 慎 之 , 而 禹 桀 所 以 分 也 。

    欲 惡 取 舍 之 權 : 見 其 可 欲 也 , 則 必 前 後 慮 其 可 惡 也 者 ; 見 其 可 利 也 , 則 必 前 後 慮 其 可 害 也 者 , 而 兼 權 之 , 孰 計 之 , 然 後 定 其 欲 惡 取 舍 。 如 是 則 常 不 失 陷 矣 。 凡 人 之 患 , 偏 傷 之 也 。 見 其 可 欲 也 , 則 不 慮 其 可 惡 也 者 ; 見 其 可 利 也 , 則 不 慮 其 可 害 也 者 。 是 以 動 則 必 陷 , 為 則 必 辱 , 是 偏 傷 之 患 也 。

    人 之 所 惡 者 , 吾 亦 惡 之 。 夫 富 貴 者 , 則 類 傲 之 ; 夫 貧 賤 者 , 則 求 柔 之 。 是 非 仁 人 之 情 也 , 是 姦 人 將 以 盜 名 於 晻 世 者 也 , 險 莫 大 焉 。 故 曰 : 盜 名 不 如 盜 貨 。 田 仲 史 (魚酋) 不 如 盜 也 。

  榮 辱 篇 第 四

    憍 泄 者 , 人 之 殃 也 ; 恭 儉 者 , 偋 五 兵 也 。 雖 有 戈 矛 之 刺 , 不 如 恭 儉 之 利 也 。 故 與 人 善 言 , 煖 於 布 帛 ; 傷 人 之 言 , 深 於 矛 戟 。 故 薄 薄 之 地 , 不 得 履 之 , 非 地 不 安 也 , 危 足 無 所 履 者 , 凡 在 言 也 。 巨 涂 則 讓 , 小 涂 則 殆 , 雖 欲 不 謹 , 若 云 不 使 。

    快 快 而 亡 者 、 怒 也 , 察 察 而 殘 者 、 忮 也 , 博 而 窮 者 、 訾 也 , 清 之 而 俞 濁 者 、 口 也 , 豢 之 而 俞 瘠 者 、 交 也 , 辯 而 不 說 者 、 爭 也 , 直 立 而 不 見 知 者 、 勝 也 , 廉 而 不 見 貴 者 、 劌 也 , 勇 而 不 見 憚 者 、 貪 也 , 信 而 不 見 敬 者 、 好 剸 行 也 。 此 小 人 之 所 務 , 而 君 子 之 所 不 為 也 。

    鬥 者 , 忘 其 身 者 也 , 忘 其 親 者 也 , 忘 其 君 者 也 。 行 其 少 頃 之 怒 , 而 喪 終 身 之 軀 , 然 且 為 之 , 是 忘 其 身 也 ; 家 室 立 殘 , 親 戚 不 免 乎 刑 戮 , 然 且 為 之 , 是 忘 其 親 也 ; 君 上 之 所 惡 也 , 刑 法 之 所 大 禁 也 , 然 且 為 之 , 是 忘 其 君 也 。 憂 忘 其 身 , 內 忘 其 親 , 上 忘 其 君 , 是 刑 法 之 所 不 舍 也 , 聖 王 之 所 不 畜 也 。 乳 彘 觸 虎 , 乳 狗 不 遠 遊 , 不 忘 其 親 也 。 人 也 , 憂 忘 其 身 , 內 忘 其 親 , 上 忘 其 君 , 則 是 人 也 , 而 曾 狗 彘 之 不 若 也 。

    凡 鬥 者 , 必 自 以 為 是 , 而 以 人 為 非 也 。 己 誠 是 也 , 人 誠 非 也 , 則 是 己 君 子 , 而 人 小 人 也 ; 以 君 子 與 小 人 相 賊 害 也 , 憂 以 忘 其 身 , 內 以 忘 其 親 , 上 以 忘 其 君 , 豈 不 過 甚 矣 哉 ! 是 人 也 , 所 謂 以 狐 父 之 戈 钃 牛 矢 也 。 將 以 為 智 邪 ? 則 愚 莫 大 焉 ; 將 以 為 利 邪 ? 則 害 莫 大 焉 ; 將 以 為 榮 邪 ? 則 辱 莫 大 焉 ; 將 以 為 安 邪 ? 則 危 莫 大 焉 。 人 之 有 鬥 , 何 哉 ? 我 欲 屬 之 狂 惑 疾 病 邪 ? 則 不 可 , 聖 王 又 誅 之 。 我 欲 屬 之 鳥 鼠 禽 獸 邪 ? 則 又 不 可 , 其 形 體 又 人 , 而 好 惡 多 同 。 人 之 有 鬥 , 何 哉 ? 我 甚 醜 之 。

    有 狗 彘 之 勇 者 , 有 賈 盜 之 勇 者 , 有 小 人 之 勇 者 , 有 士 君 子 之 勇 者 。 爭 飲 食 , 無 廉 恥 , 不 知 是 非 , 不 辟 死 傷 , 不 畏 眾 彊 , 牟 牟 然 惟 利 飲 食 之 見 , 是 狗 彘 之 勇 也 。 為 事 利 , 爭 貨 財 , 無 辭 讓 , 果 敢 而 振 , 猛 貪 而 戾 , 牟 牟 然 惟 利 之 見 , 是 賈 盜 之 勇 也 。 輕 死 而 暴 , 是 小 人 之 勇 也 。 義 之 所 在 , 不 傾 於 權 , 不 顧 其 利 , 舉 國 而 與 之 不 為 改 視 , 重 死 持 義 而 不 橈 , 是 士 君 子 之 勇 也 。

    鯈 魾 者 , 浮 陽 之 魚 也 , 胠 於 沙 而 思 水 , 則 無 逮 矣 。 挂 於 患 而 思 謹 , 則 無 益 矣 。 自 知 者 不 怨 人 , 知 命 者 不 怨 天 ; 怨 人 者 窮 , 怨 天 者 無 志 。 失 之 己 , 反 之 人 , 豈 不 迂 乎 哉 !

    榮 辱 之 大 分 , 安 危 利 害 之 常 體 : 先 義 而 後 利 者 榮 , 先 利 而 後 義 者 辱 ; 榮 者 常 通 , 辱 者 常 窮 ; 通 者 常 制 人 , 窮 者 常 制 於 人 : 是 榮 辱 之 大 分 也 。 材 愨 者 常 安 利 , 蕩 悍 者 常 危 害 ; 安 利 者 常 樂 易 , 危 害 者 常 憂 險 ; 樂 易 者 常 壽 長 , 憂 險 者 常 夭 折 : 是 安 危 利 害 之 常 體 也 。

    夫 天 生 蒸 民 , 有 所 以 取 之 : 志 意 致 修 , 德 行 致 厚 , 智 慮 致 明 , 是 天 子 之 所 以 取 天 下 也 。 政 令 法 , 舉 措 時 , 聽 斷 公 , 上 則 能 順 天 子 之 命 , 下 則 能 保 百 姓 , 是 諸 侯 之 所 以 取 國 家 也 。 志 行 修 , 臨 官 治 , 上 則 能 順 上 , 下 則 能 保 其 職 , 是 士 大 夫 之 所 以 取 田 邑 也 。 循 法 則 、 度 量 、 刑 辟 、 圖 籍 、 不 知 其 義 , 謹 守 其 數 , 慎 不 敢 損 益 也 ; 父 子 相 傳 , 以 持 王 公 , 是 故 三 代 雖 亡 , 治 法 猶 存 , 是 官 人 百 吏 之 所 以 取 祿 職 也 。 孝 弟 原 愨 , 軥 錄 疾 力 , 以 敦 比 其 事 業 , 而 不 敢 怠 傲 , 是 庶 人 之 所 以 取 煖 衣 飽 食 , 長 生 久 視 , 以 免 於 刑 戮 也 。 飾 邪 說 , 文 姦 言 , 為 倚 事 , 陶 誕 突 盜 , 惕 悍 憍 暴 , 以 偷 生 反 側 於 亂 世 之 間 , 是 姦 人 之 所 以 取 危 辱 死 刑 也 。 其 慮 之 不 深 , 其 擇 之 不 謹 , 其 定 取 舍 楛 僈 , 是 其 所 以 危 也 。

    材 性 知 能 , 君 子 小 人 一 也 ; 好 榮 惡 辱 , 好 利 惡 害 , 是 君 子 小 人 之 所 同 也 ; 若 其 所 以 求 之 之 道 則 異 矣 : 小 人 也 者 , 疾 為 誕 而 欲 人 之 信 己 也 , 疾 為 詐 而 欲 人 之 親 己 也 , 禽 獸 之 行 而 欲 人 之 善 己 也 ; 慮 之 難 知 也 , 行 之 難 安 也 , 持 之 難 立 也 , 成 則 必 不 得 其 所 好 , 必 遇 其 所 惡 焉 。 故 君 子 者 , 信 矣 , 而 亦 欲 人 之 信 己 也 ; 忠 矣 , 而 亦 欲 人 之 親 己 也 ; 修 正 治 辨 矣 , 而 亦 欲 人 之 善 己 也 ; 慮 之 易 知 也 , 行 之 易 安 也 , 持 之 易 立 也 , 成 則 必 得 其 所 好 , 必 不 遇 其 所 惡 焉 。 是 故 窮 則 不 隱 , 通 則 大 明 , 身 死 而 名 彌 白 。 小 人 莫 不 延 頸 舉 踵 而 願 曰 : 「 知 慮 材 性 , 固 有 以 賢 人 矣 。 」 夫 不 知 其 與 己 無 以 異 也 。 則 君 子 注 錯 之 當 , 而 小 人 注 錯 之 過 也 。 故 孰 察 小 人 之 知 能 , 足 以 知 其 有 餘 , 可 以 為 君 子 之 所 為 也 。 譬 之 越 人 安 越 , 楚 人 安 楚 , 君 子 安 雅 。 是 非 知 能 材 性 然 也 , 是 注 錯 習 俗 之 節 異 也 。 仁 義 德 行 , 常 安 之 術 也 , 然 而 未 必 不 危 也 ; 汙 僈 突 盜 , 常 危 之 術 也 , 然 而 未 必 不 安 也 。 故 君 子 道 其 常 , 而 小 人 道 其 怪 。

    凡 人 有 所 一 同 : 飢 而 欲 食 , 寒 而 欲 煖 , 勞 而 欲 息 , 好 利 而 惡 害 , 是 人 之 所 生 而 有 也 , 是 無 待 而 然 者 也 , 是 禹 桀 之 所 同 也 。 目 辨 白 黑 美 惡 , 耳 辨 聲 音 清 濁 , 口 辨 酸 鹹 甘 苦 , 鼻 辨 芬 芳 腥 臊 , 骨 體 膚 理 辨 寒 暑 疾 養 , 是 又 人 之 所 常 生 而 有 也 , 是 無 待 而 然 者 也 , 是 禹 桀 之 所 同 也 。 可 以 為 堯 禹 , 可 以 為 桀 跖 , 可 以 為 工 匠 , 可 以 為 農 賈 , 在 埶 注 錯 習 俗 之 所 積 耳 。 是 又 人 之 所 生 而 有 也 , 是 無 待 而 然 者 也 , 是 禹 桀 之 所 同 也 。 為 堯 禹 則 常 安 榮 , 為 桀 跖 則 常 危 辱 ; 為 堯 禹 則 常 愉 佚 , 為 工 匠 農 賈 則 常 煩 勞 ; 然 而 人 力 為 此 , 而 寡 為 彼 , 何 也 ? 曰 : 陋 也 。 堯 禹 者 , 非 生 而 具 者 也 , 夫 起 於 變 故 , 成 乎 修 為 , 待 盡 而 後 備 者 也 。 人 之 生 固 小 人 , 無 師 無 法 則 唯 利 之 見 耳 。 人 之 生 固 小 人 , 又 以 遇 亂 世 , 得 亂 俗 , 是 以 小 重 小 也 , 以 亂 得 亂 也 。 君 子 非 得 埶 以 臨 之 , 則 無 由 得 開 內 焉 。 今 是 人 之 口 腹 , 安 知 禮 義 ? 安 知 辭 讓 ? 安 知 廉 恥 隅 積 ? 亦 呥 呥 而 嚼 , 鄉 鄉 而 飽 已 矣 。 人 無 師 無 法 , 則 其 心 正 其 口 腹 也 。 今 使 人 生 而 未 嘗 睹 芻 豢 稻 粱 也 , 惟 菽 藿 糟 糠 之 為 睹 , 則 以 至 足 為 在 此 也 , 俄 而 粲 然 有 秉 芻 豢 稻 梁 而 至 者 , 則 瞲 然 視 之 曰 : 此 何 怪 也 ? 彼 臭 之 而 嗛 於 鼻 ,嘗 之 而 甘 於 口 , 食 之 而 安 於 體 , 則 莫 不 棄 此 而 取 彼 矣 。 今 以 夫 先 王 之 道 , 仁 義 之 統 , 以 相 群 居 , 以 相 持 養 , 以 相 藩 飾 , 以 相 安 固 邪 。 以 夫 桀 跖 之 道 , 是 其 為 相 縣 也 , 幾 直 夫 芻 豢 稻 梁 之 縣 糟 糠 爾 哉 ! 然 而 人 力 為 此 , 而 寡 為 彼 , 何 也 ? 曰 : 陋 也 。 陋 也 者 , 天 下 之 公 患 也 , 人 之 大 殃 大 害 也 。 故 曰 : 仁 者 好 告 示 人 。 告 之 、 示 之 、 靡 之 、 儇 之 、 鈆 之 、 重 之 , 則 夫 塞 者 俄 且 通 也 , 陋 者 俄 且 僩 也 , 愚 者 俄 且 知 也 。 是 若 不 行 , 則 湯 武 在 上 曷 益 ? 桀 紂 在 上 曷 損 ? 湯 武 存 , 則 天 下 從 而 治 , 桀 紂 存 , 則 天 下 從 而 亂 。 如 是 者 , 豈 非 人 之 情 , 固 可 與 如 此 , 可 與 如 彼 也 哉 !

    人 之 情 , 食 欲 有 芻 豢 , 衣 欲 有 文 繡 , 行 欲 有 輿 馬 , 又 欲 夫 餘 財 蓄 積 之 富 也 ; 然 而 窮 年 累 世 不 知 不 足 , 是 人 之 情 也 。 今 人 之 生 也 , 方 知 畜 雞 狗 豬 彘 , 又 蓄 牛 羊 , 然 而 食 不 敢 有 酒 肉 ; 餘 刀 布 , 有 囷 窌 , 然 而 衣 不 敢 有 絲 帛 ; 約 者 有 筐 篋 之 藏 , 然 而 行 不 敢 有 輿 馬 。 是 何 也 ? 非 不 欲 也 , 幾 不 長 慮 顧 後 , 而 恐 無 以 繼 之 故 也 ? 於 是 又 節 用 御 欲 , 收 歛 蓄 藏 以 繼 之 也 。 是 於 己 長 慮 顧 後 , 幾 不 甚 善 矣 哉 ! 今 夫 偷 生 淺 知 之 屬 , 曾 此 而 不 知 也 , 糧 食 大 侈 , 不 顧 其 後 , 俄 則 屈 安 窮 矣 。 是 其 所 以 不 免 於 凍 餓 , 操 瓢 囊 為 溝 壑 中 瘠 者 也 。 況 夫 先 王 之 道 , 仁 義 之 統 , 詩 書 禮 樂 之 分 乎 ! 彼 固 為 天 下 之 大 慮 也 , 將 為 天 下 生 民 之 屬 , 長 慮 顧 後 而 保 萬 世 也 。 其 流 長 矣 , 其 溫 厚 矣 , 其 功 盛 姚 遠 矣 , 非 順 孰 修 為 之 君 子 , 莫 之 能 知 也 。 故 曰 : 短 綆 不 可 以 汲 深 井 之 泉 , 知 不 幾 者 不 可 與 及 聖 人 之 言 。 夫 詩 書 禮 樂 之 分 , 固 非 庸 人 之 所 知 也 。 故 曰 : 一 之 而 可 再 也 , 有 之 而 可 久 也 , 廣 之 而 可 通 也 , 慮 之 而 可 安 也 , 反 鈆 察 之 而 俞 可 好 也 。 以 治 情 則 利 , 以 為 名 則 榮 , 以 群 則 和 , 以 獨 則 足 , 樂 意 者 其 是 邪 !

    夫 貴 為 天 子 , 富 有 天 下 , 是 人 情 之 所 同 欲 也 ; 然 則 從 人 之 欲 , 則 埶 不 能 容 , 物 不 能 贍 也 。 故 先 王 案 為 之 制 禮 義 以 分 之 , 使 有 貴 賤 之 等 , 長 幼 之 差 , 知 愚 能 不 能 之 分 , 皆 使 人 載 其 事 , 而 各 得 其 宜 。 然 後 使 穀 祿 多 少 厚 薄 之 稱 , 是 夫 群 居 和 一 之 道 也 。 故 仁 人 在 上 , 則 農 以 力 盡 田 , 賈 以 察 盡 財 , 百 工 以 巧 盡 械 器 , 士 大 夫 以 上 至 於 公 侯 , 莫 不 以 仁 厚 知 能 盡 官 職 。 夫 是 之 謂 至 平 。 故 或 祿 天 下 , 而 不 自 以 為 多 , 或 監 門 御 旅 , 抱 關 擊 柝 , 而 不 自 以 為 寡 。 故 曰 : 「 斬 而 齊 , 枉 而 順 , 不 同 而 一 。 」 夫 是 之 謂 人 倫 。 詩 曰 : 「 受 小 共 大 共 , 為 下 國 駿 蒙 。 」 此 之 謂 也 。

  非 相 篇 第 五

    相 人 , 古 之 人 無 有 也 , 學 者 不 道 也 。 古 者 有 姑 布 子 卿 , 今 之 世 梁 有 唐 舉 , 相 人 之 形 狀 顏 色 , 而 知 其 吉 凶 妖 祥 , 世 俗 稱 之 。 古 之 人 無 有 也 , 學 者 不 道 也 。 故 相 形 不 如 論 心 , 論 心 不 如 擇 術 ; 形 不 勝 心 , 心 不 勝 術 ; 術 正 而 心 順 之 , 則 形 相 雖 惡 而 心 術 善 , 無 害 為 君 子 也 。 形 相 雖 善 而 心 術 惡 , 無 害 為 小 人 也 。 君 子 之 謂 吉 , 小 人 之 謂 凶 。 故 長 短 小 大 , 善 惡 形 相 , 非 吉 凶 也 。 古 之 人 無 有 也 , 學 者 不 道 也 。

    蓋 帝 堯 長 , 帝 舜 短 ; 文 王 長 , 周 公 短 ; 仲 尼 長 , 子 弓 短 。 昔 者 衛 靈 公 有 臣 曰 公 孫 呂 , 身 長 七 尺 , 面 長 三 尺 , 焉 廣 三 寸 , 鼻 目 耳 具 , 而 名 動 天 下 。 楚 之 孫 叔 敖 , 期 思 之 鄙 人 也 , 突 禿 長 左 , 軒 較 之 下 , 而 以 楚 霸 。 葉 公 子 高 , 微 小 短 瘠 , 行 若 將 不 勝 其 衣 然 。 白 公 之 亂 也 , 令 尹 子 西 , 司 馬 子 期 , 皆 死 焉 , 葉 公 子 高 入 據 楚 , 誅 白 公 , 定 楚 國 , 如 反 手 爾 , 仁 義 功 名 善 於 後 世 。 故 事 不 揣 長 , 不 揳 大 , 不 權 輕 重 , 亦 將 志 乎 爾 。 長 短 大 小 , 美 惡 形 相 , 豈 論 也 哉 ! 且 徐 偃 王 之 狀 , 目 可 瞻 馬 。 仲 尼 之 狀 , 面 如 蒙 倛 。 周 公 之 狀 , 身 如 斷 菑 。 皋 陶 之 狀 , 色 如 削 瓜 。 閎 夭 之 狀 , 面 無 見 膚 。 傅 說 之 狀 , 身 如 植 鰭 。 伊 尹 之 狀 , 面 無 須 麋 。 禹 跳 湯 偏 。 堯 舜 參 牟 子 。 從 者 將 論 志 意 , 比 類 文 學 邪 ? 直 將 差 長 短 , 辨 美 惡 , 而 相 欺 傲 邪 ?

    古 者 桀 紂 長 巨 姣 美 , 天 下 之 傑 也 。 筋 力 越 勁 , 百 人 之 敵 也 , 然 而 身 死 國 亡 , 為 天 下 大 僇 , 後 世 言 惡 , 則 必 稽 焉 。 是 非 容 貌 之 患 也 , 聞 見 之 不 眾 , 議 論 之 卑 爾 。 今 世 俗 之 亂 君 , 鄉 曲 之 儇 子 , 莫 不 美 麗 姚 冶 , 奇 衣 婦 飾 , 血 氣 態 度 擬 於 女 子 ; 婦 人 莫 不 願 得 以 為 夫 , 處 女 莫 不 願 得 以 為 士 , 棄 其 親 家 而 欲 奔 之 者 , 比 肩 並 起 ; 然 而 中 君 羞 以 為 臣 , 中 父 羞 以 為 子 , 中 兄 羞 以 為 弟 , 中 人 羞 以 為 友 ; 俄 則 束 乎 有 司 , 而 戮 乎 大 市 , 莫 不 呼 天 啼 哭 , 苦 傷 其 今 , 而 後 悔 其 始 , 是 非 容 貌 之 患 也 , 聞 見 之 不 眾 , 議 論 之 卑 爾 ! 然 則 , 從 者 將 孰 可 也 !

    人 有 三 不 祥 : 幼 而 不 肯 事 長 , 賤 而 不 肯 事 貴 , 不 肖 而 不 肯 事 賢 , 是 人 之 三 不 祥 也 。 人 有 三 必 窮 : 為 上 則 不 能 愛 下 , 為 下 則 好 非 其 上 , 是 人 之 一 必 窮 也 ; 鄉 則 不 若 , 偝 則 謾 之 , 是 人 之 二 必 窮 也 ; 知 行 淺 薄 , 曲 直 有 以 相 縣 矣 , 然 而 仁 人 不 能 推 , 知 士 不 能 明 , 是 人 之 三 必 窮 也 。 - - 人 有 此 三 數 行 者 , 以 為 上 則 必 危 , 為 下 則 必 滅 。 詩 曰 : 「 雨 雪 瀌 瀌 , 宴 然 聿 消 , 莫 肯 下 隧 , 式 居 屢 驕 。 」 此 之 謂 也 。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者 何 已 也 ? 曰 : 以 其 有 辨 也 。 飢 而 欲 食 , 寒 而 欲 煖 , 勞 而 欲 息 , 好 利 而 惡 害 , 是 人 之 所 生 而 有 也 , 是 無 待 而 然 者 也 , 是 禹 桀 之 所 同 也 。 然 則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者 , 非 特 以 二 足 而 無 毛 也 , 以 其 有 辨 也 。 今 夫 狌 狌 形 狀 亦 二 足 而 無 毛 也 , 然 而 君 子 啜 其 羹 , 食 其 胾 。 故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者 , 非 特 以 其 二 足 而 無 毛 也 , 以 其 有 辨 也 。 夫 禽 獸 有 父 子 , 而 無 父 子 之 親 , 有 牝 牡 而 無 男 女 之 別 。 故 人 道 莫 不 有 辨 。

    辨 莫 大 於 分 , 分 莫 大 於 禮 , 禮 莫 大 於 聖 王 ; 聖 王 有 百 , 吾 孰 法 焉 ? 曰 : 文 久 而 滅 , 節 族 久 而 絕 , 守 法 數 之 有 司 , 極 禮 而 褫 。 故 曰 : 欲 觀 聖 王 之 跡 , 則 於 其 粲 然 者 矣 , 後 王 是 也 。 彼 後 王 者 , 天 下 之 君 也 ; 舍 後 王 而 道 上 古 , 譬 之 是 猶 舍 己 之 君 , 而 事 人 之 君 也 。 故 曰 : 欲 觀 千 歲 , 則 數 今 日 ; 欲 知 億 萬 , 則 審 一 二 ; 欲 知 上 世 , 則 審 周 道 ; 欲 審 周 道 , 則 審 其 人 所 貴 君 子 。 故 曰 : 以 近 知 遠 , 以 一 知 萬 , 以 微 知 明 , 此 之 謂 也 。

    夫 妄 人 曰 : 「 古 今 異 情 , 其 所 以 治 亂 者 異 道 。 」 而 眾 人 惑 焉 。 彼 眾 人 者 , 愚 而 無 說 , 陋 而 無 度 者 也 。 其 所 見 焉 , 猶 可 欺 也 , 而 況 於 千 世 之 傳 也 ? 妄 人 者 , 門 庭 之 間 , 猶 可 誣 欺 也 , 而 況 於 千 世 之 上 乎 ? 聖 人 何 以 不 可 欺 ? 曰 : 聖 人 者 , 以 己 度 者 也 。 故 以 人 度 人 , 以 情 度 情 , 以 類 度 類 , 以 說 度 功 , 以 道 觀 盡 , 古 今 一 也 。 類 不 悖 , 雖 久 同 理 , 故 鄉 乎 邪 曲 而 不 迷 , 觀 乎 雜 物 而 不 惑 , 以 此 度 之 。 五 帝 之 外 無 傳 人 , 非 無 賢 人 也 , 久 故 也 。 五 帝 之 中 無 傳 政 , 非 無 善 政 也 , 久 故 也 。 禹 湯 有 傳 政 而 不 若 周 之 察 也 , 非 無 善 政 也 , 久 故 也 。 傳 者 久 則 論 略 , 近 則 論 詳 , 略 則 舉 大 , 詳 則 舉 小 。 愚 者 聞 其 略 而 不 知 其 詳 , 聞 其 詳 而 不 知 其 大 也 。 是 以 文 久 而 滅 , 節 族 久 而 絕 。

    凡 言 不 合 先 王 , 不 順 禮 義 , 謂 之 姦 言 ; 雖 辯 , 君 子 不 聽 。 法 先 王 , 順 禮 義 , 黨 學 者 , 然 而 不 好 言 , 不 樂 言 , 則 必 非 誠 士 也 。 故 君 子 之 於 言 也 , 志 好 之 , 行 安 之 , 樂 言 之 , 故 君 子 必 辯 。 凡 人 莫 不 好 言 其 所 善 , 而 君 子 為 甚 。 故 贈 人 以 言 , 重 於 金 石 珠 玉 ; 觀 人 以 言 , 美 於 黼 黻 文 章 ; 聽 人 以 言 , 樂 於 鐘 鼓 琴 瑟 。 故 君 子 之 於 言 無 厭 。 鄙 夫 反 是 : 好 其 實 不 恤 其 文 , 是 以 終 身 不 免 埤 汙 傭 俗 。 故 易 曰 : 「 括 囊 無 咎 無 譽 。 」 腐 儒 之 謂 也 。

    凡 說 之 難 , 以 至 高 遇 至 卑 , 以 至 治 接 至 亂 。 未 可 直 至 也 , 遠 舉 則 病 繆 , 近 世 則 病 傭 。 善 者 於 是 間 也 , 亦 必 遠 舉 而 不 繆 , 近 世 而 不 傭 , 與 時 遷 徙 , 與 世 偃 仰 , 緩 急 嬴 絀 , 府 然 若 渠 匽 檃 栝 之 於 己 也 。 曲 得 所 謂 焉 , 然 而 不 折 傷 。 故 君 子 之 度 己 則 以 繩 , 接 人 則 用 抴 。 度 己 以 繩 , 故 足 以 為 天 下 法 則 矣 ; 接 人 用 抴 , 故 能 寬 容 , 因 眾 以 成 天 下 之 大 事 矣 。 故 君 子 賢 而 能 容 罷 , 知 而 能 容 愚 , 博 而 能 容 淺 , 粹 而 能 容 雜 , 夫 是 之 謂 兼 術 。 詩 曰 : 「 徐 方 既 同 , 天 子 之 功 。 」 此 之 謂 也 。

    談 說 之 術 : 矜 莊 以 蒞 之 , 端 誠 以 處 之 , 堅 彊 以 持 之 , 譬 稱 以 喻 之 , 分 別 以 明 之 , 欣 驩 芬 薌 以 送 之 , 寶 之 , 珍 之 , 貴 之 , 神 之 。 如 是 則 說 常 無 不 受 。 雖 不 說 人 , 人 莫 不 貴 。 夫 是 之 謂 為 能 貴 其 所 貴 。 傳 曰: 「 唯 君 子 為 能 貴 其 所 貴 。 」 此 之 謂 也 。

    君 子 必 辯 。 凡 人 莫 不 好 言 其 所 善 , 而 君 子 為 甚 焉 。 是 以 小 人 辯 言 險 , 而 君 子 辯 言 仁 也 。 言 而 非 仁 之 中 也 , 則 其 言 不 若 其 默 也 , 其 辯 不 若 其 吶 也 。 言 而 仁 之 中 也 , 則 好 言 者 上 矣 , 不 好 言 者 下 也 。 故 仁 言 大 矣 : 起 於 上 所 以 道 於 下 , 政 令 是 也 ; 起 於 下 所 以 忠 於 上 , 謀 救 是 也 。 故 君 子 之 行 仁 也 無 厭 、 志 好 之 、 行 安 之 , 樂 言 之 ; 故 言 君 子 必 辯 。 小 辯 不 如 見 端 , 見 端 不 如 見 本 分 。 小 辯 而 察 , 見 端 而 明 , 本 分 而 理 ; 聖 人 士 君 子 之 分 具 矣 。 有 小 人 之 辯 者 , 有 士 君 子 之 辯 者 , 有 聖 人 之 辯 者 : 不 先 慮 , 不 早 謀 , 發 之 而 當 , 成 文 而 類 , 居 錯 遷 徙 , 應 變 不 窮 , 是 聖 人 之 辯 者 也 。 先 慮 之 , 早 謀 之 , 斯 須 之 言 而 足 聽 , 文 而 致 實 , 博 而 黨 正 , 是 士 君 子 之 辯 者 也 。 聽 其 言 則 辭 辯 而 無 統 , 用 其 身 則 多 詐 而 無 功 , 上 不 足 以 順 明 王 , 下 不 足 以 和 齊 百 姓 , 然 而 口 舌 之 均 , 應 唯 則 節 , 足 以 為 奇 偉 偃 卻 之 屬 , 夫 是 之 謂 姦 人 之 雄 。 聖 王 起 , 所 以 先 誅 也 , 然 後 盜 賊 次 之 。 盜 賊 得 變 , 此 不 得 變 也 。

  非 十 二 子 篇 第 六

    假 今 之 世 , 飾 邪 說 , 文 姦 言 , 以 梟 亂 天 下 , 矞 宇 嵬 瑣 使 天 下 混 然 不 知 是 非 治 亂 之 所 在 者 , 有 人 矣 。

    縱 情 性 , 安 恣 孳 , 禽 獸 行 , 不 足 以 合 文 通 治 ; 然 而 其 持 之 有 故 , 其 言 之 成 理 , 足 以 欺 惑 愚 眾 ; 是 它 囂 魏 牟 也 。

    忍 情 性 , 綦 谿 利 跂 , 苟 以 分 異 人 為 高 , 不 足 以 合 大 眾 , 明 大 分 , 然 而 其 持 之 有 故 , 其 言 之 成 理 , 足 以 欺 惑 愚 眾 : 是 陳 仲 史 (魚酋) 也 。

    不 知 壹 天 下 建 國 家 之 權 稱 , 上 功 用 , 大 儉 約 , 而 僈 差 等 , 曾 不 足 以 容 辨 異 , 縣 君 臣 ; 然 而 其 持 之 有 故 , 其 言 之 成 理 , 足 以 欺 惑 愚 眾 : 是 墨 翟 宋 鈃 也 。

    尚 法 而 無 法 , 下 脩 而 好 作 , 上 則 取 聽 於 上 , 下 則 取 從 於 俗 , 終 日 言 成 文 典 , 反 紃 察 之 , 則 倜 然 無 所 歸 宿 , 不 可 以 經 國 定 分 ; 然 而 其 持 之 有 故 , 其 言 之 成 理 , 足 以 欺 惑 愚 眾 : 是 慎 到 田 駢 也 。

    不 法 先 王 , 不 是 禮 義 , 而 好 治 怪 說 , 玩 琦 辭 , 甚 察 而 不 惠 , 辯 而 無 用 , 多 事 而 寡 功 , 不 可 以 為 治 綱 紀 ; 然 而 其 持 之 有 故 , 其 言 之 成 理 , 足 以 欺 惑 愚 眾 ; 是 惠 施 鄧 析 也 。

    略 法 先 王 而 不 知 其 統 , 猶 然 而 猶 材 劇 志 大 , 聞 見 雜 博 。 案 往 舊 造 說 , 謂 之 五 行 , 甚 僻 違 而 無 類 , 幽 隱 而 無 說 , 閉 約 而 無 解 。 案 飾 其 辭 , 而 祇 敬 之 , 曰 : 此 真 先 君 子 之 言 也 。 子 思 唱 之 , 孟 軻 和 之 。 世 俗 之 溝 猶 瞀 儒 、 嚾 嚾 然 不 知 其 所 非 也 , 遂 受 而 傳 之 , 以 為 仲 尼 子 弓 為 茲 厚 於 後 世 : 是 則 子 思 孟 軻 之 罪 也 。

    若 夫 總 方 略 , 齊 言 行 , 壹 統 類 , 而 群 天 下 之 英 傑 , 而 告 之 以 大 古 , 教 之 以 至 順 , 奧 窔 之 間 , 簟 席 之 上 , 斂 然 聖 王 之 文 章 具 焉 , 佛 然 平 世 之 俗 起 焉 , 六 說 者 不 能 入 也 , 十 二 子 者 不 能 親 也 。 無 置 錐 之 地 , 而 王 公 不 能 與 之 爭 名 , 在 一 大 夫 之 位 , 則 一 君 不 能 獨 畜 , 一 國 不 能 獨 容 , 成 名 況 乎 諸 侯 , 莫 不 願 以 為 臣 , 是 聖 人 之 不 得 埶 者 也 , 仲 尼 子 弓 是 也 。 一 天 下 , 財 萬 物 , 長 養 人 民 , 兼 利 天 下 , 通 達 之 屬 莫 不 從 服 , 六 說 者 立 息 , 十 二 子 者 遷 化 , 則 聖 人 之 得 埶 者 , 舜 禹 是 也 。

    今 夫 仁 人 也 , 將 何 務 哉 ? 上 則 法 舜 禹 之 制 , 下 則 法 仲 尼 子 弓 之 義 , 以 務 息 十 二 子 之 說 。 如 是 則 天 下 之 害 除 , 仁 人 之 事 畢 , 聖 王 之 跡 著 矣 。

    信 信 、 信 也 , 疑 疑 、 亦 信 也 。 貴 賢 、 仁 也 , 賤 不 肖 、 亦 仁 也 。 言 而 當 、 知 也 , 默 而 當 , 亦 知 也 , 故 知 默 猶 知 言 也 。 故 多 言 而 類 , 聖 人 也 ; 少 言 而 法 , 君 子 也 ; 多 言 無 法 , 而 流 湎 然 , 雖 辯 , 小 人 也 。 故 勞 力 而 不 當 民 務 , 謂 之 姦 事 , 勞 知 而 不 律 先 王 , 謂 之 姦 心 ; 辯 說 譬 諭 , 齊 給 便 利 , 而 不 順 禮 義 , 謂 之 姦 說 。 此 三 姦 者 , 聖 王 之 所 禁 也 。 知 而 險 , 賊 而 神 , 為 詐 而 巧 , 言 無 用 而 辯 , 辯 不 惠 而 察 , 治 之 大 殃 也 。 行 辟 而 堅 , 飾 非 而 好 , 玩 姦 而 澤 , 言 辯 而 逆 , 古 之 大 禁 也 。 知 而 無 法 , 勇 而 無 憚 , 察 辯 而 操 僻 , 淫 大 而 用 之 , 好 姦 而 與 眾 , 利 足 而 迷 , 負 石 而 墜 , 是 天 下 之 所 棄 也 。

    兼 服 天 下 之 心 : 高 上 尊 貴 , 不 以 驕 人 ; 聰 明 聖 知 , 不 以 窮 人 ; 齊 給 速 通 , 不 爭 先 人 ; 剛 毅 勇 敢 , 不 以 傷 人 ; 不 知 則 問 , 不 能 則 學 , 雖 能 必 讓 , 然 後 為 德 。 遇 君 則 修 臣 下 之 義 , 遇 鄉 則 修 長 幼 之 義 , 遇 長 則 修 子 弟 之 義 , 遇 友 則 修 禮 節 辭 讓 之 義 , 遇 賤 而 少 者 , 則 修 告 導 寬 容 之 義 。 無 不 愛 也 , 無 不 敬 也 , 無 與 人 爭 也 , 恢 然 如 天 地 之 苞 萬 物 。 如 是 , 則 賢 者 貴 之 , 不 肖 者 親 之 ; 如 是 , 而 不 服 者 , 則 可 謂 訞 怪 狡 猾 之 人 矣 , 雖 則 子 弟 之 中 , 刑 及 之 而 宜 。 詩 云 : 「 匪 上 帝 不 時 , 殷 不 用 舊 ; 雖 無 老 成 人 , 尚 有 典 刑 ; 曾 是 莫 聽 , 大 命 以 傾 。 」 此 之 謂 也 。

    古 之 所 謂 仕 士 者 , 厚 敦 者 也 , 合 群 者 也 , 樂 富 貴 者 也 , 樂 分 施 者 也 , 遠 罪 過 者 也 , 務 事 理 者 也 , 羞 獨 富 者 也 。 今 之 所 謂 仕 士 者 , 汙 漫 者 也 , 賊 亂 者 也 , 恣 孳 者 也 , 貪 利 者 也 ; 觸 抵 者 也 , 無 禮 義 而 唯 權 埶 之 嗜 者 也 。

    古 之 所 謂 處 士 者 , 德 盛 者 也 , 能 靜 者 也 , 修 正 者 也 , 知 命 者 也 , 箸 是 者 也 。 今 之 所 謂 處 士 者 , 無 能 而 云 能 者 也 , 無 知 而 云 知 者 也 , 利 心 無 足 , 而 佯 無 欲 者 也 , 行 偽 險 穢 , 而 彊 高 言 謹 愨 者 也 , 以 不 俗 為 俗 , 離 縱 而 跂 訾 者 也 。

    士 君 子 之 所 能 不 能 為 : 君 子 能 為 可 貴 , 而 不 能 使 人 必 貴 己 ; 能 為 可 信 , 而 不 能 使 人 必 信 己 ; 能 為 可 用 , 而 不 能 使 人 必 用 己 。 故 君 子 恥 不 修 , 不 恥 見 汙 ; 恥 不 信 , 不 恥 不 見 信 ; 恥 不 能 , 不 恥 不 見 用 。 是 以 不 誘 於 譽 , 不 恐 於 誹 , 率 道 而 行 , 端 然 正 己 , 不 為 物 傾 側 : 夫 是 之 謂 誠 君 子 。 詩 云 : 「 溫 溫 恭 人 , 維 德 之 基 。 」 此 之 謂 也 。

    士 君 子 之 容 : 其 冠 進 , 其 衣 逢 , 其 容 良 ; 儼 然 , 壯 然 , 祺 然 , 蕼 然 , 恢 恢 然 , 廣 廣 然 , 昭 昭 然 , 蕩 蕩 然 - 是 父 兄 之 容 也 。 其 冠 進 , 其 衣 逢 , 其 容 愨 ; 儉 然 , 恀 然 , 輔 然 , 端 然 , 訾 然 , 洞 然 , 綴 綴 然 , 瞀 瞀 然 - - 是 子 弟 之 容 也 。

    吾 語 汝 學 者 之 嵬 容 : 其 冠 絻 , 其 纓 禁 緩 , 其 容 簡 連 ; 填 填 然 , 狄 狄 然 , 莫 莫 然 , 瞡 瞡 然 , 瞿 瞿 然 , 盡 盡 然 , 盱 盱 然 ; 酒 食 聲 色 之 中 , 則 瞞 瞞 然 , 瞑 瞑 然 ; 禮 節 之 中 , 則 疾 疾 然 , 訾 訾 然 ; 勞 苦 事 業 之 中 , 則 儢 儢 然 , 離 離 然 , 偷 儒 而 罔 , 無 廉 恥 而 忍 謑 詬 - - 是 學 者 之 嵬 也 。

    弟 陀 其 冠 , 衶 禫 其 辭 , 禹 行 而 舜 趨 : 是 子 張 氏 之 賤 儒 也 。 正 其 衣 冠 , 齊 其 顏 色 , 嗛 然 而 終 日 不 言 、 是 子 夏 氏 之 賤 儒 也 。 偷 儒 憚 事 , 無 廉 恥 而 耆 飲 食 , 必 曰 君 子 固 不 用 力 : 是 子 游 氏 之 賤 儒 也 。 彼 君 子 則 不 然 : 佚 而 不 惰 , 勞 而 不 僈 , 宗 原 應 變 , 曲 得 其 宜 , 如 是 然 後 聖 人 也 。


仲 尼 篇 第 七

    仲 尼 之 門 , 五 尺 之 豎 子 , 言 羞 稱 乎 五 伯 。 是 何 也 ? 曰 : 然 ! 彼 誠 可 羞 稱 也 。 齊 桓 五 伯 之 盛 者 也 , 前 事 則 殺 兄 而 爭 國 ; 內 行 則 姑 姊 妹 之 不 嫁 者 七 人 , 閨 門 之 內 , 般 樂 奢 汏 , 以 齊 之 分 奉 之 而 不 足 ; 外 事 則 詐 邾 襲 莒 , 並 國 三 十 五 。 - - 其 事 行 也 若 是 其 險 汙 淫 汏 也 。 彼 固 曷 足 稱 乎 大 君 子 之 門 哉 !

    若 是 而 不 亡 , 乃 霸 , 何 也 ? 曰 : 於 乎 ! 夫 齊 桓 公 有 天 下 之 大 節 焉 , 夫 孰 能 亡 之 ? 倓 然 見 管 仲 之 能 足 以 託 國 也 , 是 天 下 之 大 知 也 。 安 忘 其 怒 , 出 忘 其 讎 , 遂 立 為 仲 父 , 是 天 下 之 大 決 也 。 立 以 為 仲 父 , 而 貴 戚 莫 之 敢 妒 也 ; 與 之 高 國 之 位 , 而 本 朝 之 臣 莫 之 敢 惡 也 ; 與 之 書 社 三 百 , 而 富 人 莫 之 敢 距 也 ; 貴 賤 長 少 , 秩 秩 焉 , 莫 不 從 桓 公 而 貴 敬 之 , 是 天 下 之 大 節 也 。 諸 侯 有 一 節 如 是 , 則 莫 之 能 亡 也 ; 桓 公 兼 此 數 節 者 而 盡 有 之 , 夫 又 何 可 亡 也 ! 其 霸 也 , 宜 哉 ! 非 幸 也 , 數 也 。

    然 而 仲 尼 之 門 , 五 尺 之 豎 子 , 言 羞 稱 五 伯 , 是 何 也 ? 曰 : 然 ! 彼 非 本 政 教 也 , 非 致 隆 高 也 , 非 綦 文 理 也 , 非 服 人 之 心 也 。 鄉 方 略 , 審 勞 佚 , 畜 積 修 鬥 , 而 能 顛 倒 其 敵 者 也 。 詐 心 以 勝 矣 。 彼 以 讓 飾 爭 , 依 乎 仁 而 蹈 利 者 也 , 小 人 之 傑 也 , 彼 固 曷 足 稱 乎 大 君 子 之 門 哉 !

    彼 王 者 則 不 然 : 致 賢 而 能 以 救 不 肖 , 致 彊 而 能 以 寬 弱 , 戰 必 能 殆 之 而 羞 與 之 鬥 , 委 然 成 文 , 以 示 之 天 下 , 而 暴 國 安 自 化 矣 。 有 災 繆 者 , 然 後 誅 之 。 故 聖 王 之 誅 也 綦 省 矣 。 文 王 誅 四 , 武 王 誅 二 , 周 公 卒 業 , 至 於 成 王 , 則 安 以 無 誅 矣 。 故 道 豈 不 行 矣 哉 ! 文 王 載 百 里 地 , 而 天 下 一 ; 桀 紂 舍 之 , 厚 於 有 天 下 之 埶 , 而 不 得 以 匹 夫 老 。 故 善 用 之 , 則 百 里 之 國 足 以 獨 立 矣 ; 不 善 用 之 , 則 楚 六 千 里 而 為 讎 人 役 。 故 人 主 不 務 得 道 , 而 廣 有 其 埶 , 是 其 所 以 危 也 。

    持 寵 處 位 , 終 身 不 厭 之 術 : 主 尊 貴 之 , 則 恭 敬 而 僔 ; 主 信 愛 之 , 則 謹 慎 而 嗛 ; 主 專 任 之 , 則 拘 守 而 詳 : 主 安 近 之 , 則 慎 比 而 不 邪 ; 主 疏 遠 之 , 則 全 一 而 不 倍 ; 主 損 絀 之 , 則 恐 懼 而 不 怨 。 貴 而 不 為 夸 , 信 而 不 處 謙 , 任 重 而 不 敢 專 。 財 利 至 , 則 善 而 不 及 也 , 必 將 盡 辭 讓 之 義 , 然 後 受 。 福 事 至 則 和 而 理 , 禍 事 至 則 靜 而 理 。 富 則 廣 施 , 貧 則 用 節 。 可 貴 可 賤 也 , 可 富 可 貧 也 , 可 殺 而 不 可 使 為 姦 也 : 是 持 寵 處 位 終 身 不 厭 之 術 也 。 雖 在 貧 窮 徒 處 之 埶 , 亦 取 象 於 是 矣 。 夫 是 之 謂 吉 人 。 詩 云 : 「 媚 茲 一 人 , 應 侯 順 德 , 永 言 孝 思 , 昭 哉 嗣 服 。 」 此 之 謂 也 。

    求 善 處 大 重 , 理 任 大 事 , 擅 寵 於 萬 乘 之 國 , 必 無 後 患 之 術 , 莫 若 好 同 之 , 援 賢 博 施 , 除 怨 而 無 妨 害 人 。 能 耐 任 之 , 則 慎 行 此 道 也 ; 能 而 不 耐 任 , 且 恐 失 寵 , 則 莫 若 早 同 之 , 推 賢 讓 能 , 而 安 隨 其 後 。 如 是 , 有 寵 則 必 榮 , 失 寵 則 必 無 罪 。 是 事 君 者 之 寶 , 而 必 無 後 患 之 術 也 。 故 知 者 之 舉 事 也 , 滿 則 慮 嗛 , 平 則 慮 險 , 安 則 慮 危 , 曲 重 其 豫 , 猶 恐 及 其 禍 , 是 以 百 舉 而 不 陷 也 。 孔 子 曰 : 「 巧 而 好 度 , 必 節 ; 勇 而 好 同 , 必 勝 ; 知 而 好 謙 , 必 賢 。 」 此 之 謂 也 。 愚 者 反 是 : 處 重 擅 權 , 則 好 專 事 而 妒 賢 能 , 抑 有 功 而 擠 有 罪 , 志 驕 盈 而 輕 舊 怨 , 以 吝 嗇 而 不 行 施 , 道 乎 上 為 重 , 招 權 於 下 以 妨 害 人 。 雖 欲 無 危 , 得 乎 哉 ! 是 以 位 尊 則 必 危 , 任 重 則 必 廢 , 擅 寵 則 必 辱 , 可 立 而 待 也 , 可 炊 而 竟 也 。 是 何 也 ? 則 墮 之 者 眾 , 而 持 之 者 寡 矣 。

  天 下 之 行 術 , 以 事 君 則 必 通 , 以 為 仁 則 必 聖 , 立 隆 而 勿 貳 也 。 然 後 恭 敬 以 先 之 , 忠 信 以 統 之 , 慎 謹 以 行 之 , 端 愨 以 守 之 , 頓 窮 則 從 之疾 力 以 申 重 之 。 君 雖 不 知 , 無 怨 疾 之 心 ; 功 雖 甚 大 , 無 伐 德 之 色 ; 省 求 多 功 , 愛 敬 不 倦 ; 如 是 則 常 無 不 順 矣 。 以 事 君 則 必 通 , 以 為 仁 則 必 聖 , 夫 之 謂 天 下 之 行 術 。

    少 事 長 , 賤 事 貴 , 不 肖 事 賢 , 是 天 下 之 通 義 也 。 有 人 也 , 埶 不 在 人 上 , 而 羞 為 人 下 , 是 姦 人 之 心 也 。 志 不 免 乎 姦 心 , 行 不 免 乎 姦 道 , 而 求 有 君 子 聖 人 之 名 , 辟 之 , 是 猶 伏 而 咶 天 , 救 經 而 引 其 足 也 。 說 必 不 行 矣 , 俞 務 而 俞 遠 。 故 君 子 時 詘 則 詘 , 時 伸 則 伸 也 。

  儒 效 篇 第 八

    大 儒 之 效 : 武 王 崩 , 成 王 幼 , 周 公 屏 成 王 而 及 武 王 , 以 屬 天 下 , 惡 天 下 之 倍 周 也 。 履 天 子 之 籍 , 聽 天 下 之 斷 , 偃 然 如 固 有 之 , 而 天 下 不 稱 貪 焉 。 殺 管 叔 , 虛 殷 國 , 而 天 下 不 稱 戾 焉 。 兼 制 天 下 , 立 七 十 一 國 , 姬 姓 獨 居 五 十 三 人 , 而 天 下 不 稱 偏 焉 。 教 誨 開 導 成 王 , 使 諭 於 道 , 而 能 揜 跡 於 文 武 。 周 公 歸 周 , 反 籍 於 成 王 , 而 天 下 不 輟 事 周 ; 然 而 周 公 北 面 而 朝 之 。 天 子 也 者 , 不 可 以 少 當 也 , 不 可 以 假 攝 為 也 ; 能 則 天 下 歸 之 , 不 能 則 天 下 去 之 , 是 以 周 公 屏 成 王 而 及 武 王 , 以 屬 天 下 , 惡 天 下 之 離 周 也 。 成 王 冠 , 成 人 , 周 公 歸 周 , 反 籍 焉 , 明 不 滅 主 之 義 也 。 周 公 無 天 下 矣 ; 鄉 有 天 下 , 今 無 天 下 , 非 擅 也 ; 成 王 鄉 無 天 下 , 今 有 天 下 , 非 奪 也 ; 變 埶 次 序 節 然 也 。 故 以 枝 代 主 而 非 越 也 ; 以 弟 誅 兄 而 非 暴 也 ; 君 臣 易 位 而 非 不 順 也 。 因 天 下 之 和 , 遂 文 武 之 業 , 明 主 枝 之 義 , 抑 亦 變 化 矣 , 天 下 厭 然 猶 一 也 。 非 聖 人 莫 之 能 為 。 夫 是 之 謂 大 儒 之 效 。

    秦 昭 王 問 孫 卿 子 曰 : 「 儒 無 益 於 人 之 國 。 」

    孫 卿 子 曰 : 「 儒 者 法 先 王 , 隆 禮 義 , 謹 乎 臣 子 而 致 貴 其 上 者 也 。 人 主 用 之 , 則 埶 在 本 朝 而 宜 ; 不 用 , 則 退 編 百 姓 而 愨 ; 必 為 順 下 矣 。 雖 窮 困 凍 餧 , 必 不 以 邪 道 為 貪 。 無 置 錐 之 地 , 而 明 於 持 社 稷 之 大 義 。 嘄 呼 而 莫 之 能 應 , 然 而 通 乎 財 萬 物 , 養 百 姓 之 經 紀 。 埶 在 人 上 , 則 王 公 之 材 也 ; 在 人 下 , 則 社 稷 之 臣 , 國 君 之 寶 也 ; 雖 隱 於 窮 閻 漏 屋 , 人 莫 不 貴 之 , 道 誠 存 也 。

    「 仲 尼 將 為 司 寇 , 沈 猶 氏 不 敢 朝 飲 其 羊 , 公 慎 氏 出 其 妻 , 慎 潰 氏 踰 境 而 徙 , 魯 之 粥 牛 馬 者 不 豫 賈 , 脩 正 以 待 之 也 。 居 於 闕 黨 , 闕 黨 之 子 弟 罔 不 分 , 有 親 者 取 多 , 孝 弟 以 化 之 也 。 儒 者 在 本 朝 則 美 政 , 在 下 位 則 美 俗 。 儒 之 為 人 下 如 是 矣 。 」

    王 曰 : 「 然 則 其 為 人 上 何 如 ? 」

    孫 卿 曰 : 「 其 為 人 上 也 , 廣 大 矣 ! 志 意 定 乎 內 , 禮 節 脩 乎 朝 , 法 則 度 量 正 乎 官 , 忠 信 愛 利 形 乎 下 。 行 一 不 義 , 殺 一 無 罪 , 而 得 天 下 , 不 為 也 。 此 若 義 信 乎 人 矣 , 通 於 四 海 , 則 天 下 應 之 如 讙 。 是 何 也 ? 則 貴 名 白 而 天 下 治 也 。 故 近 者 歌 謳 而 樂 之 , 遠 者 竭 蹶 而 趨 之 , 四 海 之 內 若 一 家 , 通 達 之 屬 莫 不 從 服 。 夫 是 之 謂 人 師 。 詩 曰 : 『 自 西 自 東 , 自 南 自 北 , 無 思 不 服 。 』 此 之 謂 也 。 夫 其 為 人 下 也 如 彼 , 其 為 人 上 也 如 此 , 何 謂 其 無 益 於 人 之 國 也 ! 」

    昭 王 曰 : 「 善 ! 」

    先 王 之 道 , 人 之 隆 也 , 比 中 而 行 之 . 曷 謂 中 ? 曰 : 禮 義 是 也 . 道 者 , 非 天 之 道 , 非 地 之 道 , 人 之 所 以 道 也 , 君 子 之 所 道 也 . 君 子 之 所 謂 賢 者 , 非 能 遍 能 人 之 所 能 之 謂 也 ; 君 子 之 所 謂 知 者 , 非 能 遍 知 人 之 所 知 之 謂 也 ; 君 子 之 所 謂 辯 者 , 非 能 遍 辯 人 之 所 辯 之 謂 也 ; 君 子 之 所 謂 察 者 , 非 能 遍 察 人 之 所 察 之 謂 也 ; 有 所 止 矣 。 相 高 下 , 視 墝 肥 , 序 五 種 , 君 子 不 如 農 人 ; 通 貨 財 , 相 美 惡 , 辯 貴 賤 , 君 子 不 如 賈 人 ; 設 規 矩 , 陳 繩 墨 , 便 備 用 , 君 子 不 如 工 人 ; 不 卹 是 非 然 不 然 之 情 , 以 相 薦 樽 , 以 相 恥 怍 , 君 子 不 若 惠 施 、 鄧 析 。 若 夫 譎 德 而 定 次 , 量 能 而 授 官 , 使 賢 不 肖 皆 得 其 位 , 能 不 能 皆 得 其 官 , 萬 物 得 其 宜 , 事 變 得 其 應 , 慎 墨 不 得 進 其 談 , 惠 施 、 鄧 析 不 敢 竄 其 察 , 言 必 當 理 , 事 必 當 務 , 是 然 後 君 子 之 所 長 也 。

    凡 事 行 , 有 益 於 理 者 , 立 之 ; 無 益 於 理 者 , 廢 之 。 夫 是 之 謂 中 事 。 凡 知 說 , 有 益 於 理 者 , 為 之 ; 無 益 於 理 者 , 舍 之 。 夫 是 之 謂 中 說 。 事 行 失 中 , 謂 之 姦 事 ; 知 說 失 中 , 謂 之 姦 道 。 姦 事 、 姦 道 , 治 世 之 所 棄 , 而 亂 世 之 所 從 服 也 。 若 夫 充 虛 之 相 施 易 也 , 「 堅 白 」 「 同 異 」 之 分 隔 也 , 是 聰 耳 之 所 不 能 聽 也 , 明 目 之 所 不 能 見 也 , 辯 士 之 所 不 能 言 也 , 雖 有 聖 人 之 知 , 未 能 僂 指 也 。 不 知 無 害 為 君 子 , 知 之 無 損 為 小 人 。 工 匠 不 知 , 無 害 為 巧 ; 君 子 不 知 , 無 害 為 治 。 王 公 好 之 則 亂 法 , 百 姓 好 之 則 亂 事 。 而 狂 惑 戇 陋 之 人 , 乃 始 率 其 群 徒 , 辯 其 談 說 , 明 其 辟 稱 , 老 身 長 子 , 不 知 惡 也 。 夫 是 之 謂 上 愚 , 曾 不 如 相 雞 狗 之 可 以 為 名 也 。 詩 曰 : 「 為 鬼 為 蜮 , 則 不 可 得 , 有 靦 面 目 , 視 人 罔 極 。 作 此 好 歌 , 以 極 反 側 。 」 此 之 謂 也 。

    我 欲 賤 而 貴 , 愚 而 智 , 貧 而 富 , 可 乎 ?

    曰 : 其 唯 學 乎 。 彼 學 者 , 行 之 , 曰 士 也 ; 敦 慕 焉 , 君 子 也 ; 知 之 , 聖 人 也 。 上 為 聖 人 , 下 為 士 、 君 子 , 孰 禁 我 哉 ! 鄉 也 混 然 涂 之 人 也 , 俄 而 並 乎 堯 禹 , 豈 不 賤 而 貴 矣 哉 ! 鄉 也 效 門 室 之 辨 , 混 然 曾 不 能 決 也 , 俄 而 原 仁 義 , 分 是 非 , 圓 回 天 下 於 掌 上 , 而 辯 黑 白 , 豈 不 愚 而 知 矣 哉 ! 鄉 也 胥 靡 之 人 , 俄 而 治 天 下 之 大 器 舉 在 此 , 豈 不 貧 而 富 矣 哉 ! 今 有 人 於 此 , 屑 然 藏 千 溢 之 寶 , 雖 行 貣 而 食 , 人 謂 之 富 矣 。 彼 寶 也 者 , 衣 之 不 可 衣 也 , 食 之 不 可 食 也 , 賣 之 不 可 僂 售 也 , 然 而 人 謂 之 富 , 何 也 ? 豈 不 大 富 之 器 誠 在 此 也 ? 是 杅 杅 亦 富 人 已 , 豈 不 貧 而 富 矣 哉 ! 故 君 子 無 爵 而 貴 , 無 祿 而 富 , 不 言 而 信 , 不 怒 而 威 , 窮 處 而 榮 , 獨 居 而 樂 ! 豈 不 至 尊 、 至 富 、 至 重 、 至 嚴 之 情 舉 積 此 哉 !

    故 曰 : 貴 名 不 可 以 比 周 爭 也 , 不 可 以 夸 誕 有 也 , 不 可 以 埶 重 脅 也 , 必 將 誠 此 然 後 就 也 。 爭 之 則 失 , 讓 之 則 至 ; 遵 道 則 積 , 夸 誕 則 虛 。 故 君 子 務 脩 其 內 , 而 讓 之 於 外 ; 務 積 德 於 身 , 而 處 之 以 遵 道 。 如 是 , 則 貴 名 起 如 日 月 , 天 下 應 之 如 雷 霆 。 故 曰 : 君 子 隱 而 顯 , 微 而 明 , 辭 讓 而 勝 。 詩 曰 : 「 鶴 鳴 于 九 皋 , 聲 聞 于 天 。 」 此 之 謂 也 。 鄙 夫 反 是 : 比 周 而 譽 俞 少 , 鄙 爭 而 名 俞 辱 , 煩 勞 以 求 安 利 , 其 身 俞 危 。 詩 曰 :「 民 之 無 良 , 相 怨 一 方 , 受 爵 不 讓 , 至 于 己 斯 亡 。 」 此 之 謂 也 。

    故 能 小 而 事 大 , 辟 之 是 猶 力 之 少 而 任 重 也 , 舍 粹 折 無 適 也 。 身 不 肖 而 誣 賢 , 是 猶 傴 伸 而 好 升 高 也 , 指 其 頂 者 愈 眾 。 故 明 主 譎 德 而 序 位 , 所 以 為 不 亂 也 ; 忠 臣 誠 能 然 後 敢 受 職 , 所 以 為 不 窮 也 。 分 不 亂 於 上 , 能 不 窮 於 下 , 治 辯 之 極 也 。 詩 曰 : 「 平 平 左 右 , 亦 是 率 從 。 」 是 言 上 下 之 交 不 相 亂 也 。

    以 從 俗 為 善 , 以 貨 財 為 寶 , 以 養 生 為 己 至 道 , 是 民 德 也 。 行 法 至 堅 , 不 以 私 欲 亂 所 聞 : 如 是 , 則 可 謂 勁 士 矣 。 行 法 至 堅 , 好 脩 正 其 所 聞 , 以 橋 飾 其 情 性 ; 其 言 多 當 矣 , 而 未 諭 也 ; 其 行 多 當 矣 , 而 未 安 也 ; 其 知 慮 多 當 矣 , 而 未 周 密 也 ; 上 則 能 大 其 所 隆 , 下 則 能 開 道 不 己 若 者 : 如 是 , 則 可 謂 篤 厚 君 子 矣 。 脩 百 王 之 法 , 若 辨 白 黑 ; 應 當 時 之 變 , 若 數 一 二 ; 行 禮 要 節 而 安 之 , 若 生 四 枝 ; 要 時 立 功 之 巧 , 若 詔 四 時 ; 平 正 和 民 之 善 , 億 萬 之 眾 而 搏 若 一 人 : 如 是 , 則 可 謂 聖 人 矣 。

    井 井 兮 其 有 理 也 , 嚴 嚴 兮 其 能 敬 己 也 , 分 分 兮 其 有 終 始 也 , 猒 猒 兮 其 能 長 久 也 , 樂 樂 兮 其 執 道 不 殆 也 , 炤 炤 兮 其 用 知 之 明 也 , 脩 脩 兮 其 用 統 類 之 行 也 , 綏 綏 兮 其 有 文 章 也 , 熙 熙 兮 其 樂 人 之 臧 也 , 隱 隱 兮 其 恐 人 之 不 當 也 : 如 是 , 則 可 謂 聖 人 矣 。 此 其 道 出 乎 一 。 曷 謂 一 ? 曰 : 執 神 而 固 。 曷 謂 神 ? 曰 : 盡 善 挾 治 之 謂 神 , 萬 物 莫 足 以 傾 之 之 謂 固 。 神 固 之 謂 聖 人 。

    聖 人 也 者 , 道 之 管 也 : 天 下 之 道 管 是 矣 , 百 王 之 道 一 是 矣 。 故 詩 書 禮 樂 之 道 歸 是 矣 。 詩 言 是 其 志 也 , 書 言 是 其 事 也 , 禮 言 是 其 行 也 , 樂 言 是 其 和 也 , 春 秋 言 是 其 微 也 , 故 風 之 所 以 為 不 逐 者 , 取 是 以 節 之 也 , 小 雅 之 所 以 為 小 雅 者 , 取 是 而 文 之 也 , 大 雅 之 所 以 為 大 雅 者 , 取 是 而 光 之 也 , 頌 之 所 以 為 至 者 , 取 是 而 通 之 也 。 天 下 之 道 畢 是 矣 。 鄉 是 者 臧 , 倍 是 者 亡 ; 鄉 是 如 不 臧 , 倍 是 如 不 亡 者 , 自 古 及 今 , 未 嘗 有 也 。

    客 有 道 曰 : 孔 子 曰 : 「 周 公 其 盛 乎 ! 身 貴 而 愈 恭 , 家 富 而 愈 儉 , 勝 敵 而 愈 戒 。 」

    應 之 曰 : 是 殆 非 周 公 之 行 , 非 孔 子 之 言 也 。 武 王 崩 , 成 王 幼 , 周 公 屏 成 王 而 及 武 王 , 履 天 子 之 籍 , 負 扆 而 立 , 諸 侯 趨 走 堂 下 。 當 是 時 也 , 夫 又 誰 為 恭 矣 哉 ! 兼 制 天 下 立 七 十 一 國 , 姬 姓 獨 居 五 十 三 人 焉 ; 周 之 子 孫 , 苟 不 狂 惑 者 , 莫 不 為 天 下 之 顯 諸 侯 。 孰 謂 周 公 儉 哉 ! 武 王 之 誅 紂 也 , 行 之 日 以 兵 忌 , 東 面 而 迎 太 歲 , 至 氾 而 汎 , 至 懷 而 壞 , 至 共 頭 而 山 隧 。 霍 叔 懼 曰 : 「 出 三 日 而 五 災 至 , 無 乃 不 可 乎 ? 」 周 公 曰 : 「 刳 比 干 而 囚 箕 子 , 飛 廉 、 惡 來 知 政 , 夫 又 惡 有 不 可 焉 ! 」 遂 選 馬 而 進 , 朝 食 於 戚 , 暮 宿 於 百 泉 , 旦 厭 於 牧 之 野 。 鼓 之 而 紂 卒 易 鄉 , 遂 乘 殷 人 而 誅 紂 。 蓋 殺 者 非 周 人 , 因 殷 人 也 。 故 無 首 虜 之 獲 , 無 蹈 難 之 賞 。 反 而 定 三 革 , 偃 五 兵 , 合 天 下 , 立 聲 樂 , 於 是 武 象 起 而 韶 護 廢 矣 。 四 海 之 內 , 莫 不 變 心 易 慮 以 化 順 之 。 故 外 闔 不 閉 , 跨 天 下 而 無 蘄 。 當 是 時 也 , 夫 又 誰 為 戒 矣 哉 !

    造 父 者 , 天 下 之 善 御 者 也 , 無 輿 馬 則 無 所 見 其 能 。 羿 者 , 天 下 之 善 射 者 也 , 無 弓 矢 則 無 所 見 其 巧 。 大 儒 者 , 善 調 一 天 下 者 也 , 無 百 里 之 地 , 則 無 所 見 其 功 。 輿 固 馬 選 矣 , 而 不 能 以 至 遠 , 一 日 而 千 里 , 則 非 造 父 也 。 弓 調 矢 直 矣 , 而 不 能 射 遠 中 微 , 則 非 羿 也 。 用 百 里 之 地 , 而 不 能 以 調 一 天 下 , 制 彊 暴 , 則 非 大 儒 也 。

    彼 大 儒 者 , 雖 隱 於 窮 閻 漏 屋 , 無 置 錐 之 地 , 而 王 公 不 能 與 之 爭 名 ; 在 一 大 夫 之 位 , 則 一 君 不 能 獨 畜 , 一 國 不 能 獨 容 , 成 名 況 乎 諸 侯 , 莫 不 願 得 以 為 臣 。 用 百 里 之 地 , 而 千 里 之 國 莫 能 與 之 爭 勝 ; 笞 棰 暴 國 , 齊 一 天 下 , 而 莫 能 傾 也 。 是 大 儒 之 徵 也 。 其 言 有 類 , 其 行 有 禮 , 其 舉 事 無 悔 , 其 持 險 應 變 曲 當 。 與 時 遷 徙 , 與 世 偃 仰 , 千 舉 萬 變 , 其 道 一 也 。 是 大 儒 之 稽 也 。 其 窮 也 俗 儒 笑 之 ; 其 通 也 英 傑 化 之 , 嵬 瑣 逃 之 , 邪 說 畏 之 , 眾 人 媿 之 。 通 則 一 天 下 , 窮 則 獨 立 貴 名 , 天 不 能 死 , 地 不 能 埋 , 桀 跖 之 世 不 能 汙 , 非 大 儒 莫 之 能 立 , 仲 尼 、 子 弓 是 也 。

    故 有 俗 人 者 , 有 俗 儒 者 , 有 雅 儒 者 , 有 大 儒 者 。 不 學 問 , 無 正 義 , 以 富 利 為 隆 , 是 俗 人 者 也 。 逢 衣 淺 帶 , 解 果 其 冠 , 略 法 先 王 而 足 亂 世 術 , 繆 學 雜 舉 , 不 知 法 後 王 而 一 制 度 , 不 知 隆 禮 義 而 殺 詩 書 ; 其 衣 冠 行 偽 已 同 於 世 俗 矣 , 然 而 不 知 惡 ; 其 言 議 談 說 已 無 異 於 墨 子 矣 , 然 而 明 不 能 別 ; 呼 先 王 以 欺 愚 者 而 求 衣 食 焉 ; 得 委 積 足 以 揜 其 口 , 則 揚 揚 如 也 ; 隨 其 長 子 , 事 其 便 辟 , 舉 其 上 客 , 億 然 若 終 身 之 虜 而 不 敢 有 他 志 : 是 俗 儒 者 也 。 法 後 王 , 一 制 度 , 隆 禮 義 而 殺 詩 書 ; 其 言 行 已 有 大 法 矣 , 然 而 明 不 能 齊 法 教 之 所 不 及 , 聞 見 之 所 未 至 , 則 知 不 能 類 也 ; 知 之 曰 知 之 , 不 知 曰 不 知 , 內 不 自 以 誣 , 外 不 自 以 欺 , 以 是 尊 賢 畏 法 而 不 敢 怠 傲 : 是 雅 儒 者 也 。 法 先 王 , 統 禮 義 , 一 制 度 ; 以 淺 持 博 , 以 古 持 今 , 以 一 持 萬 ; 苟 仁 義 之 類 也 , 雖 在 鳥 獸 之 中 , 若 別 白 黑 ; 倚 物 怪 變 , 所 未 嘗 聞 也 , 所 未 嘗 見 也 , 卒 然 起 一 方 , 則 舉 統 類 而 應 之 , 無 所 儗 作 ; 張 法 而 度 之 , 則 晻 然 若 合 符 節 : 是 大 儒 者 也 。

    故 人 主 用 俗 人 , 則 萬 乘 之 國 亡 ; 用 俗 儒 , 則 萬 乘 之 國 存 ; 用 雅 儒 , 則 千 乘 之 國 安 ; 用 大 儒 , 則 百 里 之 地 , 久 而 後 三 年 , 天 下 為 一 , 諸 侯 為 臣 ; 用 萬 乘 之 國 , 則 舉 錯 而 定 , 一 朝 而 伯 。

    不 聞 不 若 聞 之 , 聞 之 不 若 見 之 , 見 之 不 若 知 之 , 知 之 不 若 行 之 。 學 至 於 行 之 而 止 矣 。 行 之 , 明 也 ; 明 之 為 聖 人 。 聖 人 也 者 , 本 仁 義 , 當 是 非 , 齊 言 行 , 不 失 豪 釐 , 無 他 道 焉 , 已 乎 行 之 矣 。 故 聞 之 而 不 見 , 雖 博 必 謬 ; 見 之 而 不 知 , 雖 識 必 妄 ; 知 之 而 不 行 , 雖 敦 必 困 。 不 聞 不 見 , 則 雖 當 , 非 仁 也 。 其 道 百 舉 而 百 陷 也 。

    故 人 無 師 無 法 而 知 , 則 必 為 盜 , 勇 則 必 為 賊 , 云 能 則 必 為 亂 , 察 則 必 為 怪 , 辯 則 必 為 誕 ; 人 有 師 有 法 , 而 知 則 速 通 , 勇 則 速 畏 , 云 能 則 速 成 , 察 則 速 盡 , 辯 則 速 論 。 故 有 師 法 者 , 人 之 大 寶 也 ; 無 師 法 者 , 人 之 大 殃 也 。 人 無 師 法 , 則 隆 性 矣 ; 有 師 法 , 則 隆 積 矣 。 而 師 法 者 , 所 得 乎 積 , 非 所 受 乎 性 。 性 不 足 以 獨 立 而 治 。 性 也 者 , 吾 所 不 能 為 也 , 然 而 可 化 也 。 積 也 者 , 非 吾 所 有 也 , 然 而 可 為 也 。 注 錯 習 俗 , 所 以 化 性 也 ; 並 一 而 不 二 , 所 以 成 積 也 。 習 俗 移 志 , 安 久 移 質 。 並 一 而 不 二 , 則 通 於 神 明 , 參 於 天 地 矣 。

    故 積 土 而 為 山 , 積 水 而 為 海 , 旦 暮 積 謂 之 歲 , 至 高 謂 之 天 , 至 下 謂 之 地 , 宇 中 六 指 謂 之 極 , 涂 之 人 - - 百 姓 , 積 善 而 全 盡 , 謂 之 聖 人 。 彼 求 之 而 後 得 , 為 之 而 後 成 , 積 之 而 後 高 , 盡 之 而 後 聖 , 故 聖 人 也 者 , 人 之 所 積 也 。 人 積 耨 耕 而 為 農 夫 , 積 斲 削 而 為 工 匠 , 積 反 貨 而 為 商 賈 , 積 禮 義 而 為 君 子 。 工 匠 之 子 , 莫 不 繼 事 , 而 都 國 之 民 安 習 其 服 , 居 楚 而 楚 , 居 越 而 越 , 居 夏 而 夏 , 是 非 天 性 也 , 積 靡 使 然 也 。 故 人 知 謹 注 錯 , 慎 習 俗 , 大 積 靡 , 則 為 君 子 矣 。 縱 情 性 而 不 足 問 學 , 則 為 小 人 矣 ; 為 君 子 則 常 安 榮 矣 , 為 小 人 則 常 危 辱 矣 。 凡 人 莫 不 欲 安 榮 而 惡 危 辱 , 故 唯 君 子 為 能 得 其 所 好 , 小 人 則 日 徼 其 所 惡 。 詩 曰 : 「 維 此 良 人 , 弗 求 弗 迪 ; 唯 彼 忍 心 , 是 顧 是 復 。 民 之 貪 亂 , 寧 為 荼 毒 。 」 此 之 謂 也 。

    人 論 : 志 不 免 於 曲 私 , 而 冀 人 之 以 己 為 公 也 ; 行 不 免 於 汙 漫 , 而 冀 人 之 以 己 為 脩 也 ; 甚 愚 陋 溝 瞀 , 而 冀 人 之 以 己 為 知 也 : 是 眾 人 也 。 志 忍 私 , 然 後 能 公 ; 行 忍 情 性 , 然 後 能 脩 ; 知 而 好 問 , 然 後 能 才 ; 公 脩 而 才 , 可 謂 小 儒 矣 。 志 安 公 , 行 安 脩 , 知 通 統 類 : 如 是 則 可 謂 大 儒 矣 。 大 儒 者 , 天 子 三 公 也 ; 小 儒 者 , 諸 侯 、 大 夫 、 士 也 ; 眾 人 者 , 工 農 商 賈 也 。 禮 者 、 人 主 之 所 以 為 群 臣 寸 尺 尋 丈 檢 式 也 。 人 倫 盡 矣 。

    君 子 言 有 壇 宇 , 行 有 防 表 , 道 有 一 隆 。 言 政 治 之 求 , 不 下 於 安 存 ; 言 志 意 之 求 , 不 下 於 士 ; 言 道 德 之 求 , 不 二 後 王 。 道 過 三 代 謂 之 蕩 , 法 二 後 王 謂 之 不 雅 。 高 之 下 之 , 小 之 巨 之 , 不 外 是 矣 。 是 君 子 之 所 以 騁 志 意 於 壇 宇 宮 廷 也 。 故 諸 侯 問 政 , 不 及 安 存 , 則 不 告 也 。 匹 夫 問 學 , 不 及 為 士 , 則 不 教 也 。 百 家 之 說 , 不 及 後 王 , 則 不 聽 也 。 夫 是 之 謂 君 子 言 有 壇 宇 , 行 有 防 表 也 。

  王 制 篇 第 九

    請 問 為 政 ? 曰 : 賢 能 不 待 次 而 舉 , 罷 不 能 不 待 須 而 廢 , 元 惡 不 待 教 而 誅 , 中 庸 不 待 政 而 化 。 分 未 定 也 , 則 有 昭 繆 。 雖 王 公 士 大 夫 之 子 孫 也 , 不 能 屬 於 禮 義 , 則 歸 之 庶 人 。 雖 庶 人 之 子 孫 也 , 積 文 學 , 正 身 行 , 能 屬 於 禮 義 , 則 歸 之 卿 相 士 大 夫 。 故 姦 言 , 姦 說 , 姦 事 , 姦 能 , 遁 逃 反 側 之 民 , 職 而 教 之 , 須 而 待 之 , 勉 之 以 慶 賞 , 懲 之 以 刑 罰 。 安 職 則 畜 , 不 安 職 則 棄 。 五 疾 , 上 收 而 養 之 , 材 而 事 之 , 官 施 而 衣 食 之 , 兼 覆 無 遺 。 才 行 反 時 者 死 無 赦 。 夫 是 之 謂 天 德 , 是 王 者 之 政 也 。

    聽 政 之 大 分 : 以 善 至 者 待 之 以 禮 , 以 不 善 至 者 待 之 以 刑 。 兩 者 分 別 , 則 賢 不 肖 不 雜 , 是 非 不 亂 。 賢 不 肖 不 雜 , 則 英 傑 至 , 是 非 不 亂 , 則 國 家 治 。 若 是 , 名 聲 日 聞 , 天 下 願 , 令 行 禁 止 , 王 者 之 事 畢 矣 。

    凡 聽 : 威 嚴 猛 厲 , 而 不 好 假 道 人 , 則 下 畏 恐 而 不 親 , 周 閉 而 不 竭 。 若 是 , 則 大 事 殆 乎 弛 , 小 事 殆 乎 遂 。 和 解 調 通 , 好 假 道 人 , 而 無 所 凝 止 之 , 則 姦 言 並 至 , 嘗 試 之 說 鋒 起 。 若 是 , 則 聽 大 事 煩 , 是 又 傷 之 也 。 故 法 而 不 議 , 則 法 之 所 不 至 者 必 廢 。 職 而 不 通 , 則 職 之 所 不 及 者 必 隊 。 故 法 而 議 , 職 而 通 , 無 隱 謀 , 無 遺 善 , 而 百 事 無 過 , 非 君 子 莫 能 。 故 公 平 者 , 聽 之 衡 也 ; 中 和 者 , 聽 之 繩 也 。 其 有 法 者 以 法 行 , 無 法 者 以 類 舉 , 聽 之 盡 也 。 偏 黨 而 不 經 , 聽 之 辟 也 。 故 有 良 法 而 亂 者 , 有 之 矣 , 有 君 子 而 亂 者 , 自 古 及 今 , 未 嘗 聞 也 。 傳 曰 : 「 治 生 乎 君 子 , 亂 生 乎 小 人 。 」 此 之 謂 也 。

    分 均 則 不 偏 , 埶 齊 則 不 壹 , 眾 齊 則 不 使 。 有 天 有 地 , 而 上 下 有 差 ; 明 王 始 立 , 而 處 國 有 制 。 夫 兩 貴 之 不 能 相 事 , 兩 賤 之 不 能 相 使 , 是 天 數 也 。 埶 位 齊 , 而 欲 惡 同 , 物 不 能 澹 則 必 爭 ; 爭 則 必 亂 , 亂 則 窮 矣 。 先 王 惡 其 亂 也 , 故 制 禮 義 以 分 之 , 使 有 貧 富 貴 賤 之 等 , 足 以 相 兼 臨 者 , 是 養 天 下 之 本 也 。 書 曰 : 「 維 齊 非 齊 。 」 此 之 謂 也 。

    馬 駭 輿 , 則 君 子 不 安 輿 ; 庶 人 駭 政 , 則 君 子 不 安 位 。 馬 駭 輿 , 則 莫 若 靜 之 ; 庶 人 駭 政 , 則 莫 若 惠 之 。 選 賢 良 , 舉 篤 敬 , 興 孝 弟 , 收 孤 寡 , 補 貧 窮 。 如 是 , 則 庶 人 安 政 矣 。 庶 人 安 政 , 然 後 君 子 安 位 。 傳 曰 : 「 君 者 、 舟 也 , 庶 人 者 、 水 也 ; 水 則 載 舟 , 水 則 覆 舟 。 」 此 之 謂 也 。 故 君 人 者 , 欲 安 、 則 莫 若 平 政 愛 民 矣 ; 欲 榮 、 則 莫 若 隆 禮 敬 士 矣 ; 欲 立 功 名 、 則 莫 若 尚 賢 使 能 矣 。 - 是 人 君 之 大 節 也 。 三 節 者 當 , 則 其 餘 莫 不 當 矣 。 三 節 者 不 當 , 則 其 餘 雖 曲 當 , 猶 將 無 益 也 。 孔 子 曰 :「 大 節 是 也 , 小 節 是 也 , 上 君 也 ; 大 節 是 也 , 小 節 一 出 焉 , 一 入 焉 , 中 君 也 ; 大 節 非 也 , 小 節 雖 是 也 , 吾 無 觀 其 餘 矣 。 」

    成 侯 、 嗣 公 聚 斂 計 數 之 君 也 , 未 及 取 民 也 。 子 產 取 民 者 也 , 未 及 為 政 也 。 管 仲 為 政 者 也 , 未 及 修 禮 也 。 故 修 禮 者 王 , 為 政 者 彊 , 取 民 者 安 , 聚 斂 者 亡 。 故 王 者 富 民 , 霸 者 富 士 , 僅 存 之 國 富 大 夫 , 亡 國 富 筐 篋 , 實 府 庫 。 筐 篋 已 富 , 府 庫 已 實 , 而 百 姓 貧 : 夫 是 之 謂 上 溢 而 下 漏 。 入 不 可 以 守 , 出 不 可 以 戰 , 則 傾 覆 滅 亡 可 立 而 待 也 。 故 我 聚 之 以 亡 , 敵 得 之 以 彊 。 聚 斂 者 , 召 寇 、 肥 敵 、 亡 國 、 危 身 之 道 也 , 故 明 君 不 蹈 也 。

    王 奪 之 人 , 霸 奪 之 與 , 彊 奪 之 地 。 奪 之 人 者 臣 諸 侯 , 奪 之 與 者 友 諸 侯 , 奪 之 地 者 敵 諸 侯 。 臣 諸 侯 者 王 , 友 諸 侯 者 霸 , 敵 諸 侯 者 危 。

    用 彊 者 : 人 之 城 守 , 人 之 出 戰 , 而 我 以 力 勝 之 也 , 則 傷 人 之 民 必 甚 矣 ; 傷 人 之 民 甚 , 則 人 之 民 必 惡 我 甚 矣 ; 人 之 民 惡 我 甚 , 則 日 欲 與 我 鬥 。 人 之 城 守 , 人 之 出 戰 , 而 我 以 力 勝 之 , 則 傷 吾 民 必 甚 矣 ; 傷 吾 民 甚 , 則 吾 民 之 惡 我 必 甚 矣 ; 吾 民 之 惡 我 甚 , 則 日 不 欲 為 我 鬥 。 人 之 民 日 欲 與 我 鬥 , 吾 民 日 不 欲 為 我 鬥 , 是 彊 者 之 所 以 反 弱 也 。 地 來 而 民 去 , 累 多 而 功 少 , 雖 守 者 益 , 所 以 守 者 損 , 是 以 大 者 之 所 以 反 削 也 。 諸 侯 莫 不 懷 交 接 怨 , 而 不 忘 其 敵 , 伺 彊 大 之 間 , 承 彊 大 之 敝 , 此 彊 大 之 殆 時 也 。

    知 彊 大 者 不 務 彊 也 , 慮 以 王 命 , 全 其 力 , 凝 其 德 。 力 全 則 諸 侯 不 能 弱 也 , 德 凝 則 諸 侯 不 能 削 也 , 天 下 無 王 霸 主 , 則 常 勝 矣 : 是 知 彊 道 者 也 。

    彼 霸 者 則 不 然 : 辟 田 野 , 實 倉 廩 , 便 備 用 , 案 謹 募 選 閱 材 伎 之 士 , 然 後 漸 慶 賞 以 先 之 , 嚴 刑 罰 以 糾 之 。 存 亡 繼 絕 , 衛 弱 禁 暴 , 而 無 兼 并 之 心 , 則 諸 侯 親 之 矣 。 修 友 敵 之 道 , 以 敬 接 諸 侯 , 則 諸 侯 說 之 矣 。 所 以 親 之 者 , 以 不 并 也 ; 并 之 見 , 則 諸 侯 疏 矣 。 所 以 說 之 者 , 以 友 敵 也 ; 臣 之 見 , 則 諸 侯 離 矣 。 故 明 其 不 并 之 行 , 信 其 友 敵 之 道 , 天 下 無 王 霸 主 , 則 常 勝 矣 。 是 知 霸 道 者 也 。

    閔 王 毀 於 五 國 , 桓 公 劫 於 魯 莊 , 無 它 故 焉 , 非 其 道 而 慮 之 以 王 也

    彼 王 者 不 然 : 仁 眇 天 下 , 義 眇 天 下 , 威 眇 天 下 。 仁 眇 天 下 , 故 天 下 莫 不 親 也 ; 義 眇 天 下 , 故 天 下 莫 不 貴 也 ; 威 眇 天 下 , 故 天 下 莫 敢 敵 也 。 以 不 敵 之 威 , 輔 服 人 之 道 , 故 不 戰 而 勝 , 不 攻 而 得 , 甲 兵 不 勞 而 天 下 服 , 是 知 王 道 者 也 。 知 此 三 具 者 , 欲 王 而 王 , 欲 霸 而 霸 , 欲 彊 而 彊 矣 。

    王 者 之 人 : 飾 動 以 禮 義 , 聽 斷 以 類 , 明 振 毫 末 , 舉 措 應 變 而 不 窮 , 夫 是 之 謂 有 原 。 是 王 者 之 人 也 。

    王 者 之 制 : 道 不 過 三 代 , 法 不 二 後 王 ; 道 過 三 代 謂 之 蕩 , 法 二 後 王 謂 之 不 雅 。 衣 服 有 制 , 宮 室 有 度 , 人 徒 有 數 , 喪 祭 械 用 皆 有 等 宜 。 聲 、 則 非 雅 聲 者 舉 廢 , 色 、 則 凡 非 舊 文 者 舉 息 , 械 用 , 則 凡 非 舊 器 者 舉 毀 , 夫 是 之 謂 復 古 , 是 王 者 之 制 也 。

    王 者 之 論 : 無 德 不 貴 , 無 能 不 官 , 無 功 不 賞 , 無 罪 不 罰 。 朝 無 幸 位 , 民 無 幸 生 。 尚 賢 使 能 , 而 等 位 不 遺 ; 析 愿 禁 悍 , 而 刑 罰 不 過 。 百 姓 曉 然 皆 知 夫 為 善 於 家 , 而 取 賞 於 朝 也 ; 為 不 善 於 幽 , 而 蒙 刑 於 顯 也 。 夫 是 之 謂 定 論 。 是 王 者 之 論 也 。

    王 者 之 法 : 等 賦 、 政 事 、 財 萬 物 , 所 以 養 萬 民 也 。 田 野 什 一 , 關 市 幾 而 不 征 , 山 林 澤 梁 , 以 時 禁 發 而 不 稅 。 相 地 而 衰 政 。 理 道 之 遠 近 而 致 貢 。 通 流 財 物 粟 米 , 無 有 滯 留 , 使 相 歸 移 也 , 四 海 之 內 若 一 家 。 故 近 者 不 隱 其 能 , 遠 者 不 疾 其 勞 , 無 幽 閒 隱 僻 之 國 , 莫 不 趨 使 而 安 樂 之 。 夫 是 之 為 人 師 。 是 王 者 之 法 也 。

    北 海 則 有 走 馬 吠 犬 焉 , 然 而 中 國 得 而 畜 使 之 。 南 海 則 有 羽 翮 、 齒 革 、 曾 青 、 丹 干 焉 , 然 而 中 國 得 而 財 之 。 東 海 則 有 紫 紶 、 魚 鹽 焉 , 然 而 中 國 得 而 衣 食 之 。 西 海 則 有 皮 革 、 文 旄 焉 , 然 而 中 國 得 而 用 之 。 故 澤 人 足 乎 木 , 山 人 足 乎 魚 , 農 夫 不 斲 削 、 不 陶 冶 而 足 械 用 , 工 賈 不 耕 田 而 足 菽 粟 。 故 虎 豹 為 猛 矣 , 然 君 子 剝 而 用 之 。 故 天 之 所 覆 , 地 之 所 載 , 莫 不 盡 其 美 , 致 其 用 , 上 以 飾 賢 良 , 下 以 養 百 姓 而 安 樂 之 。 夫 是 之 謂 大 神 。 詩 曰 : 「 天 作 高 山 , 大 王 荒 之 ; 彼 作 矣 , 文 王 康 之 。 」 此 之 謂 也 。

    以 類 行 雜 , 以 一 行 萬 。 始 則 終 , 終 則 始 , 若 環 之 無 端 也 , 舍 是 而 天 下 以 衰 矣 。 天 地 者 , 生 之 始 也 ; 禮 義 者 , 治 之 始 也 ; 君 子 者 , 禮 義 之 始 也 ; 為 之 , 貫 之 , 積 重 之 , 致 好 之 者 , 君 子 之 始 也 。 故 天 地 生 君 子 , 君 子 理 天 地 ; 君 子 者 , 天 地 之 參 也 , 萬 物 之 摠 也 , 民 之 父 母 也 。 無 君 子 , 則 天 地 不 理 , 禮 義 無 統 , 上 無 君 師 , 下 無 父 子 , 夫 是 之 謂 至 亂 。 君 臣 、 父 子 、 兄 弟 、 夫 婦 , 始 則 終 , 終 則 始 , 與 天 地 同 理 , 與 萬 世 同 久 , 夫 是 之 謂 大 本 。 故 喪 祭 、 朝 聘 、 師 旅 一 也 ; 貴 賤 、 殺 生 、 與 奪 一 也 ; 君 君 、 臣 臣 、 父 父 、 子 子 、 兄 兄 、 弟 弟 一 也 ; 農 農 、 士 士 、 工 工 、 商 商 一 也 。

    水 火 有 氣 而 無 生 , 草 木 有 生 而 無 知 , 禽 獸 有 知 而 無 義 , 人 有 氣 、 有 生 、 有 知 , 亦 且 有 義 , 故 最 為 天 下 貴 也 。 力 不 若 牛 , 走 不 若 馬 , 而 牛 馬 為 用 , 何 也 ? 曰 : 人 能 群 , 彼 不 能 群 也 。 人 何 以 能 群 ? 曰 : 分 。 分 何 以 能 行 ? 曰 : 義 。 故 義 以 分 則 和 , 和 則 一 , 一 則 多 力 , 多 力 則 彊 , 彊 則 勝 物 ; 故 宮 室 可 得 而 居 也 。 故 序 四 時 , 裁 萬 物 , 兼 利 天 下 , 無 它 故 焉 , 得 之 分 義 也 。

    故 人 生 不 能 無 群 , 群 而 無 分 則 爭 , 爭 則 亂 , 亂 則 離 , 離 則 弱 , 弱 則 不 能 勝 物 ; 故 宮 室 不 可 得 而 居 也 , 不 可 少 頃 舍 禮 義 之 謂 也 。 能 以 事 親 謂 之 孝 , 能 以 事 兄 謂 之 弟 , 能 以 事 上 謂 之 順 , 能 以 使 下 謂 之 君 。

    君 者 , 善 群 也 。 群 道 當 , 則 萬 物 皆 得 其 宜 , 六 畜 皆 得 其 長 , 群 生 皆 得 其 命 。 故 養 長 時 , 則 六 畜 育 ; 殺 生 時 , 則 草 木 殖 ; 政 令 時 , 則 百 姓 一 , 賢 良 服 。

    聖 王 之 制 也 : 草 木 榮 華 滋 碩 之 時 , 則 斧 斤 不 入 山 林 , 不 夭 其 生 , 不 絕 其 長 也 。 黿 鼉 魚 鱉 鰍 鱣 孕 別 之 時 , 罔 罟 毒 藥 不 入 澤 , 不 夭 其 生 , 不 絕 其 長 也 。 春 耕 、 夏 耘 、 秋 收 、 冬 藏 , 四 者 不 失 時 , 故 五 穀 不 絕 , 而 百 姓 有 餘 食 也 。 汙 池 淵 沼 川 澤 , 謹 其 時 禁 , 故 魚 鱉 優 多 , 而 百 姓 有 餘 用 也 。 斬 伐 養 長 不 失 其 時 , 故 山 林 不 童 , 而 百 姓 有 餘 材 也 。

    聖 王 之 用 也 : 上 察 於 天 , 下 錯 於 地 , 塞 備 天 地 之 間 , 加 施 萬 物 之 上 , 微 而 明 , 短 而 長 , 狹 而 廣 , 神 明 博 大 以 至 約 。 故 曰 : 一 與 一 是 為 人 者 , 謂 之 聖 人 。

    序 官 : 宰 爵 知 賓 客 、 祭 祀 、 響 食 犧 牲 之 牢 數 。 司 徒 知 百 宗 、 城 郭 、 立 器 之 數 。 司 馬 知 師 旅 、 甲 兵 、 乘 白 之 數 。 脩 憲 命 , 審 詩 商 , 禁 淫 聲 , 以 時 順 脩 , 使 夷 俗 邪 音 不 敢 亂 雅 , 大 師 之 事 也 。 脩 隄 梁 , 通 溝 澮 , 行 水 潦 , 安 水 臧 , 以 時 決 塞 , 歲 雖 凶 敗 水 旱 , 使 民 有 所 耘 艾 , 司 空 之 事 也 。 相 高 下 , 視 肥 墝 , 序 五 種 , 省 農 功 , 謹 蓄 藏 , 以 時 順 脩 , 使 農 夫 樸 力 而 寡 能 , 治 田 之 事 也 。 脩 火 憲 , 養 山 林 藪 澤 草 木 、 魚 鱉 、 百 索 , 以 時 禁 發 , 使 國 家 足 用 , 而 財 物 不 屈 , 虞 師 之 事 也 。 順 州 里 , 定 廛 宅 , 養 六 畜 , 閒 樹 藝 , 勸 教 化 , 趨 孝 弟 , 以 時 順 修 , 使 百 姓 順 命 , 安 樂 處 鄉 , 鄉 師 之 事 也 。 論 百 工 , 審 時 事 , 辨 功 苦 , 尚 完 利 , 便 備 用 , 使 雕 琢 文 采 不 敢 專 造 於 家 , 工 師 之 事 也 。 相 陰 陽 , 占 祲 兆 , 鑽 龜 陳 卦 , 主 攘 擇 五 卜 , 知 其 吉 凶 妖 祥 , 傴 巫 跛 擊 之 事 也 。 脩 採 清 , 易 道 路 , 謹 盜 賊 , 平 室 律 , 以 時 順 修 , 使 賓 旅 安 而 貨 財 通 , 治 市 之 事 也 。 抃 急 禁 悍 , 防 淫 除 邪 , 戮 之 以 五 刑 , 使 暴 悍 以 變 , 姦 邪 不 作 , 司 寇 之 事 也 。 本 政 教 , 正 法 則 , 兼 聽 而 時 稽 之 , 度 其 功 勞 , 論 其 慶 賞 , 以 時 慎 脩 , 使 百 吏 免 盡 , 而 眾 庶 不 偷 , 冢 宰 之 事 也 。 論 禮 樂 , 正 身 行 , 廣 教 化 , 美 風 俗 , 兼 覆 而 調 一 之 , 辟 公 之 事 也 。 全 道 德 , 致 隆 高 , 綦 文 理 , 一 天 下 , 振 毫 末 , 使 天 下 莫 不 順 比 從 服 , 天 王 之 事 也 。 故 政 事 亂 , 則 冢 宰 之 罪 也 ; 國 家 失 俗 , 則 辟 公 之 過 也 ; 天 下 不 一 , 諸 侯 俗 反 , 則 天 王 非 其 人 也 。

    具 具 而 王 , 具 具 而 霸 , 具 具 而 存 , 具 具 而 亡 。 用 萬 乘 之 國 者 , 威 彊 之 所 以 立 也 , 名 聲 之 所 以 美 也 , 敵 人 之 所 以 屈 也 , 國 之 所 以 安 危 臧 否 也 , 制 與 在 此 , 亡 乎 人 。 王 、 霸 、 安 存 、 危 殆 、 滅 亡 , 制 與 在 我 , 亡 乎 人 。 夫 威 彊 未 足 以 殆 鄰 敵 也 , 名 聲 未 足 以 縣 天 下 也 , 則 是 國 未 能 獨 立 也 , 豈 渠 得 免 夫 累 乎 ? 天 下 脅 於 暴 國 , 而 黨 為 吾 所 不 欲 於 是 者 , 日 與 桀 同 事 同 行 , 無 害 為 堯 。 是 非 功 名 之 所 就 也 , 非 存 亡 安 危 之 所 墮 也 。 功 名 之 所 就 , 存 亡 安 危 之 所 墮 , 必 將 於 愉 殷 赤 心 之 所 。 誠 以 其 國 為 王 者 之 所 亦 王 , 以 其 國 為 危 殆 滅 亡 之 所 亦 危 殆 滅 亡 。 殷 之 日 , 案 以 中 立 , 無 有 所 偏 , 而 為 縱 橫 之 事 , 偃 然 案 兵 無 動 , 以 觀 夫 暴 國 之 相 卒 也 。 案 平 政 教 , 審 節 奏 , 砥 礪 百 姓 , 為 是 之 日 , 而 兵 剸 天 下 勁 矣 。 案 然 修 仁 義 , 伉 隆 高 , 正 法 則 , 選 賢 良 , 養 百 姓 , 為 是 之 日 , 而 名 聲 剸 天 下 之 美 矣 。 權 者 重 之 , 兵 者 勁 之 , 名 聲 者 美 之 。 夫 堯 舜 者 一 天 下 也 , 不 能 加 毫 末 於 是 矣 。

    權 謀 傾 覆 之 人 退 , 則 賢 良 知 聖 之 士 案 自 進 矣 。 刑 政 平 , 百 姓 和 , 國 俗 節 , 則 兵 勁 城 固 , 敵 國 案 自 詘 矣 。 務 本 事 , 積 財 物 , 而 勿 忘 棲 遲 薛 越 也 , 是 使 群 臣 百 姓 皆 以 制 度 行 , 則 財 物 積 , 國 家 案 自 富 矣 。 三 者 體 此 而 天 下 服 , 暴 國 之 君 案 自 不 能 用 其 兵 矣 。 何 則 ? 彼 無 與 至 也 。 彼 其 所 與 至 者 , 必 其 民 也 。 其 民 之 親 我 , 歡 若 父 母 , 好 我 芳 如 芝 蘭 , 反 顧 其 上 則 若 灼 黥 , 若 仇 讎 ; 彼 人 之 情 性 也 雖 桀 跖 , 豈 有 肯 為 其 所 惡 , 賊 其 所 好 者 哉 ! 彼 以 奪 矣 。 故 古 之 人 , 有 以 一 國 取 天 下 者 , 非 往 行 之 也 , 脩 政 其 所 , 天 下 莫 不 願 , 如 是 而 可 以 誅 暴 禁 悍 矣 。 故 周 公 南 征 而 北 國 怨 , 曰 : 「 何 獨 不 來 也 ! 」 東 征 而 西 國 怨 , 曰 : 「 何 獨 後 我 也 ! 」 孰 能 有 與 是 鬥 者 與 ? 安 以 其 國 為 是 者 王 。 殷 之 日 , 安 以 靜 兵 息 民 , 慈 愛 百 姓 , 辟 田 野 , 實 倉 廩 , 便 備 用 , 安 謹 募 選 閱 材 伎 之 士 , 然 後 漸 賞 慶 以 先 之 , 嚴 刑 罰 以 防 之 , 擇 士 之 知 事 者 , 使 相 率 貫 也 , 是 以 厭 然 畜 積 修 飾 , 而 物 用 之 足 也 。 兵 革 器 械 者 , 彼 將 日 日 暴 露 毀 折 之 中 原 ; 我 將 脩 飾 之 , 拊 循 之 , 掩 蓋 之 於 府 庫 。 貨 財 粟 米 者 , 彼 將 日 日 棲 遲 薛 越 之 中 野 , 我 今 將 畜 積 并 聚 之 於 倉 廩 。 材 伎 股 肱 健 勇 爪 牙 之 士 , 彼 將 日 日 挫 頓 竭 之 於 仇 敵 , 我 今 將 來 致 之 , 并 閱 之 , 砥 礪 之 於 朝 廷 。 如 是 , 則 彼 日 積 敝 , 我 日 積 完 ; 彼 日 積 貧 , 我 日 積 富 ; 彼 日 積 勞 , 我 日 積 佚 。 君 臣 上 下 之 間 者 , 彼 將 厲 厲 焉 日 日 相 離 疾 也 , 我 將 頓 頓 焉 日 日 相 親 愛 也 , 以 是 待 其 敝 。 安 以 其 國 為 是 者 霸 。 立 身 則 從 傭 俗 , 事 行 則 遵 傭 故 , 進 退 貴 賤 則 舉 傭 士 , 之 所 以 接 下 之 人 百 姓 者 則 庸 寬 惠 , 如 是 者 則 安 存 。 立 身 則 輕 楛 , 事 行 則 蠲 疑 , 進 退 貴 賤 則 舉 佞 侻 , 之 所 以 接 下 之 人 百 姓 者 則 好 取 侵 奪 , 如 是 者 危 殆 。 立 身 則 憍 暴 , 事 行 則 傾 覆 , 進 退 貴 賤 則 舉 幽 險 詐 故 , 之 所 以 接 下 之 人 百 姓 者 , 則 好 用 其 死 力 矣 , 而 慢 其 功 勞 , 好 用 其 籍 斂 矣 , 而 忘 其 本 務 , 如 是 者 滅 亡 。 - - 此 五 等 者 , 不 可 不 善 擇 也 , 王 、 霸 、 安 存 、 危 殆 、 滅 亡 之 具 也 。 善 擇 者 制 人 , 不 善 擇 者 人 制 之 。 善 擇 之 者 王 , 不 善 擇 之 者 亡 。 夫 王 者 之 與 亡 者 , 制 人 之 與 人 制 之 也 , 是 其 為 相 縣 也 亦 遠 矣 。 富 國 篇 第 十

    萬 物 同 宇 而 異 體 , 無 宜 而 有 用 為 人 , 數 也 。 人 倫 並 處 , 同 求 而 異 道 , 同 欲 而 異 知 , 生 也 。 皆 有 可 也 , 知 愚 同 ; 所 可 異 也 , 知 愚 分 。 埶 同 而 知 異 , 行 私 而 無 禍 , 縱 欲 而 不 窮 , 則 民 心 奮 而 不 可 說 也 。 如 是 , 則 知 者 未 得 治 也 ; 知 者 未 得 治 , 則 功 名 未 成 也 ; 功 名 未 成 , 則 群 眾 未 縣 也 ; 群 眾 未 縣 , 則 君 臣 未 立 也 。 無 君 以 制 臣 , 無 上 以 制 下 , 天 下 害 生 縱 欲 。 欲 惡 同 物 , 欲 多 而 物 寡 , 寡 則 必 爭 矣 。 故 百 技 所 成 , 所 以 養 一 人 也 。 而 能 不 能 兼 技 , 人 不 能 兼 官 。 離 居 不 相 待 則 窮 , 群 居 而 無 分 則 爭 ; 窮 者 患 也 , 爭 者 禍 也 , 救 患 除 禍 , 則 莫 若 明 分 使 群 矣 。 彊 脅 弱 也 , 知 懼 愚 也 , 民 下 違 上 , 少 陵 長 , 不 以 德 為 政 : 如 是 , 則 老 弱 有 失 養 之 憂 , 而 壯 者 有 分 爭 之 禍 矣 。 事 業 所 惡 也 , 功 利 所 好 也 , 職 業 無 分 : 如 是 , 則 人 有 樹 事 之 患 , 而 有 爭 功 之 禍 矣 。 男 女 之 合 , 夫 婦 之 分 , 婚 姻 娉 內 , 送 逆 無 禮 : 如 是 , 則 人 有 失 合 之 憂 , 而 有 爭 色 之 禍 矣 。 故 知 者 為 之 分 也 。

    足 國 之 道 : 節 用 裕 民 , 而 善 臧 其 餘 。 節 用 以 禮 , 裕 民 以 政 。 彼 裕 民 , 故 多 餘 。 裕 民 則 民 富 , 民 富 則 田 肥 以 易 , 田 肥 以 易 則 出 實 百 倍 。 上 以 法 取 焉 , 而 下 以 禮 節 用 之 , 餘 若 丘 山 , 不 時 焚 燒 , 無 所 臧 之 。 夫 君 子 奚 患 乎 無 餘 ? 故 知 節 用 裕 民 , 則 必 有 仁 聖 賢 良 之 名 , 而 且 有 富 厚 丘 山 之 積 矣 。 此 無 他 故 焉 , 生 於 節 用 裕 民 也 。 不 知 節 用 裕 民 則 民 貧 , 民 貧 則 田 瘠 以 穢 , 田 瘠 以 穢 則 出 實 不 半 ; 上 雖 好 取 侵 奪 , 猶 將 寡 獲 也 。 而 或 以 無 禮 節 用 之 , 則 必 有 貪 利 糾 譑 之 名 , 而 且 有 空 虛 窮 乏 之 實 矣 。 此 無 他 故 焉 , 不 知 節 用 裕 民 也 。 康 誥 曰 : 「 弘 覆 乎 天 , 若 德 裕 乃 身 。 」 此 之 謂 也 。

    禮 者 , 貴 賤 有 等 ; 長 幼 有 差 , 貧 富 輕 重 皆 有 稱 者 也 。 故 天 子 袾 裷 衣 冕 , 諸 侯 玄 裷 衣 冕 , 大 夫 裨 冕 , 士 皮 弁 服 。 德 必 稱 位 , 位 必 稱 祿 , 祿 必 稱 用 , 由 士 以 上 則 必 以 禮 樂 節 之 , 眾 庶 百 姓 則 必 以 法 數 制 之 。 量 地 而 立 國 , 計 利 而 畜 民 , 度 人 力 而 授 事 , 使 民 必 勝 事 , 事 必 出 利 , 利 足 以 生 民 , 皆 使 衣 食 百 用 出 入 相 揜 , 必 時 臧 餘 , 謂 之 稱 數 。 故 自 天 子 通 於 庶 人 , 事 無 大 小 多 少 , 由 是 推 之 。 故 曰 : 「 朝 無 幸 位 , 民 無 幸 生 。 」 此 之 謂 也 。 輕 田 野 之 賦 , 平 關 市 之 征 , 省 商 賈 之 數 , 罕 興 力 役 , 無 奪 農 時 , 如 是 則 國 富 矣 。 夫 是 之 謂 以 政 裕 民 。

    人 之 生 不 能 無 群 , 群 而 無 分 則 爭 , 爭 則 亂 , 亂 則 窮 矣 。 故 無 分 者 , 人 之 大 害 也 ; 有 分 者 , 天 下 之 本 利 也 ; 而 人 君 者 , 所 以 管 分 之 樞 要 也 。 故 美 之 者 , 是 美 天 下 之 本 也 ; 安 之 者 , 是 安 天 下 之 本 也 ; 貴 之 者 , 是 貴 天 下 之 本 也 。 古 者 先 王 分 割 而 等 異 之 也 , 故 使 或 美 , 或 惡 , 或 厚 , 或 薄 , 或 佚 或 樂 , 或 劬 或 勞 , 非 特 以 為 淫 泰 夸 麗 之 聲 , 將 以 明 仁 之 文 , 通 仁 之 順 也 。 故 為 之 雕 琢 、 刻 鏤 、 黼 黻 文 章 , 使 足 以 辨 貴 賤 而 已 , 不 求 其 觀 ; 為 之 鐘 鼓 、 管 磬 、 琴 瑟 、 竽 笙 , 使 足 以 辨 吉 凶 、 合 歡 、 定 和 而 已 , 不 求 其 餘 ; 為 之 宮 室 、 臺 榭 , 使 足 以 避 燥 溼 、 養 德 、 辨 輕 重 而 已 , 不 求 其 外 。 詩 曰 : 「 雕 琢 其 章 , 金 玉 其 相 , 亹 亹 我 王 , 綱 紀 四 方 。 」 此 之 謂 也 。

    若 夫 重 色 而 衣 之 , 重 味 而 食 之 , 重 財 物 而 制 之 , 合 天 下 而 君 之 , 非 特 以 為 淫 泰 也 , 固 以 為 主 天 下 , 治 萬 變 , 材 萬 物 , 養 萬 民 , 兼 制 天 下 者 , 為 莫 若 仁 人 之 善 也 夫 。 故 其 知 慮 足 以 治 之 , 其 仁 厚 足 以 安 之 , 其 德 音 足 以 化 之 , 得 之 則 治 , 失 之 則 亂 。 百 姓 誠 賴 其 知 也 , 故 相 率 而 為 之 勞 苦 以 務 佚 之 , 以 養 其 知 也 ; 誠 美 其 厚 也 , 故 為 之 出 死 斷 亡 以 覆 救 之 , 以 養 其 厚 也 ; 誠 美 其 德 也 , 故 為 之 雕 琢 、 刻 鏤 、 黼 黻 、 文 章 以 藩 飾 之 , 以 養 其 德 也 。 故 仁 人 在 上 , 百 姓 貴 之 如 帝 , 親 之 如 父 母 , 為 之 出 死 斷 亡 而 愉 者 , 無 它 故 焉 , 其 所 是 焉 誠 美 , 其 所 得 焉 誠 大 , 其 所 利 焉 誠 多 。 詩 曰 : 「 我 任 我 輦 , 我 車 我 牛 , 我 行 既 集 , 蓋 云 歸 哉 ! 」 此 之 謂 也 。

    故 曰 : 君 子 以 德 , 小 人 以 力 ; 力 者 , 德 之 役 也 。 百 姓 之 力 , 待 之 而 後 功 ; 百 姓 之 群 , 待 之 而 後 和 ; 百 姓 之 財 , 待 之 而 後 聚 ; 百 姓 之 埶 , 待 之 而 後 安 ; 百 姓 之 壽 , 待 之 而 後 長 ; 父 子 不 得 不 親 , 兄 弟 不 得 不 順 , 男 女 不 得 不 歡 。 少 者 以 長 , 老 者 以 養 。 故 曰 : 「 天 地 生 之 , 聖 人 成 之 。 」 此 之 謂 也 。

    今 之 世 而 不 然 : 厚 刀 布 之 斂 , 以 奪 之 財 ; 重 田 野 之 賦 , 以 奪 之 食 ; 苛 關 市 之 征 , 以 難 其 事 。 不 然 而 已 矣 : 有 掎 絜 伺 詐 , 權 謀 傾 覆 , 以 相 顛 倒 , 以 靡 敝 之 。 百 姓 曉 然 皆 知 其 汙 漫 暴 亂 , 而 將 大 危 亡 也 。 是 以 臣 或 弒 其 君 , 下 或 殺 其 上 , 粥 其 城 , 倍 其 節 , 而 不 死 其 事 者 , 無 他 故 焉 , 人 主 自 取 之 。 詩 曰 : 「 無 言 不 讎 , 無 德 不 報 。 」 此 之 謂 也 。

    兼 足 天 下 之 道 在 明 分 : 掩 地 表 畝 , 刺 屮 殖 穀 , 多 糞 肥 田 , 是 農 夫 眾 庶 之 事 也 。 守 時 力 民 , 進 事 長 功 , 和 齊 百 姓 , 使 人 不 偷 , 是 將 率 之 事 也 。 高 者 不 旱 , 下 者 不 水 , 寒 暑 和 節 , 而 五 穀 以 時 孰 , 是 天 之 事 也 。 若 夫 兼 而 覆 之 , 兼 而 愛 之 , 兼 而 制 之 , 歲 雖 凶 敗 水 旱 , 使 百 姓 無 凍 餧 之 患 , 則 是 聖 君 賢 相 之 事 也 。

    墨 子 之 言 昭 昭 然 為 天 下 憂 不 足 。 夫 不 足 非 天 下 之 公 患 也 , 特 墨 子 之 私 憂 過 計 也 。 今 是 土 之 生 五 穀 也 , 人 善 治 之 , 則 畝 數 盆 , 一 歲 而 再 獲 之 。 然 後 瓜 桃 棗 李 一 本 數 以 盆 鼓 ; 然 後 葷 菜 百 疏 以 澤 量 ; 然 後 六 畜 禽 獸 一 而 剸 車 ; 黿 、 鼉 、 魚 、 鱉 、 鰍 、 鱣 以 時 別 , 一 而 成 群 ; 然 後 飛 鳥 、 鳧 、 雁 若 煙 海 ; 然 後 昆 蟲 萬 物 生 其 間 , 可 以 相 食 養 者 , 不 可 勝 數 也 。 夫 天 地 之 生 萬 物 也 , 固 有 餘 , 足 以 食 人 矣 ; 麻 葛 繭 絲 、 鳥 獸 之 羽 毛 齒 革 也 , 固 有 餘 , 足 以 衣 人 矣 。 夫 有 餘 不 足 , 非 天 下 之 公 患 也 , 特 墨 子 之 私 憂 過 計 也 。

    天 下 之 公 患 , 亂 傷 之 也 。 胡 不 嘗 試 相 與 求 亂 之 者 誰 也 ? 我 以 墨 子 之 「 非 樂 」 也 , 則 使 天 下 亂 ; 墨 子 之 「 節 用 」 也 , 則 使 天 下 貧 , 非 將 墮 之 也 , 說 不 免 焉 。 墨 子 大 有 天 下 , 小 有 一 國 , 將 蹙 然 衣 粗 食 惡 , 憂 戚 而 非 樂 。 若 是 則 瘠 , 瘠 則 不 足 欲 ; 不 足 欲 則 賞 不 行 。 墨 子 大 有 天 下 , 小 有 一 國 , 將 少 人 徒 , 省 官 職 , 上 功 勞 苦 , 與 百 姓 均 事 業 , 齊 功 勞 。 若 是 則 不 威 ; 不 威 則 罰 不 行 。 賞 不 行 , 則 賢 者 不 可 得 而 進 也 ; 罰 不 行 , 則 不 肖 者 不 可 得 而 退 也 。 賢 者 不 可 得 而 進 也 , 不 肖 者 不 可 得 而 退 也 , 則 能 不 能 不 可 得 而 官 也 。 若 是 , 則 萬 物 失 宜 , 事 變 失 應 , 上 失 天 時 , 下 失 地 利 , 中 失 人 和 , 天 下 敖 然 , 若 燒 若 焦 , 墨 子 雖 為 之 衣 褐 帶 索 , 嚽 菽 飲 水 , 惡 能 足 之 乎 ? 既 以 伐 其 本 , 竭 其 原 , 而 焦 天 下 矣 。

    故 先 王 聖 人 為 之 不 然 : 知 夫 為 人 主 上 者 , 不 美 不 飾 之 不 足 以 一 民 也 , 不 富 不 厚 之 不 足 以 管 下 也 , 不 威 不 強 之 不 足 以 禁 暴 勝 悍 也 , 故 必 將 撞 大 鐘 , 擊 鳴 鼓 , 吹 笙 竽 , 彈 琴 瑟 , 以 塞 其 耳 ; 必 將 錭 琢 刻 鏤 , 黼 黻 文 章 , 以 塞 其 目 ; 必 將 芻 豢 稻 粱 , 五 味 芬 芳 , 以 塞 其 口 。 然 後 眾 人 徒 , 備 官 職 , 漸 慶 賞 , 嚴 刑 罰 , 以 戒 其 心 。 使 天 下 生 民 之 屬 , 皆 知 己 之 所 願 欲 之 舉 在 是 于 也 , 故 其 賞 行 ; 皆 知 己 之 所 畏 恐 之 舉 在 是 于 也 , 故 其 罰 威 。 賞 行 罰 威 , 則 賢 者 可 得 而 進 也 , 不 肖 者 可 得 而 退 也 , 能 不 能 可 得 而 官 也 。 若 是 則 萬 物 得 宜 , 事 變 得 應 , 上 得 天 時 , 下 得 地 利 , 中 得 人 和 , 則 財 貨 渾 渾 如 泉 源 , 汸 汸 如 河 海 , 暴 暴 如 丘 山 , 不 時 焚 燒 , 無 所 臧 之 。 夫 天 下 何 患 乎 不 足 也 ? 故 儒 術 誠 行 , 則 天 下 大 而 富 , 使 而 功 , 撞 鐘 擊 鼓 而 和 。 詩 曰 : 「 鐘 鼓 喤 喤 , 管 磬 瑲 瑲 , 降 福 穰 穰 , 降 福 簡 簡 , 威 儀 反 反 。 既 醉 既 飽 , 福 祿 來 反 。 」 此 之 謂 也 。 故 墨 術 誠 行 , 則 天 下 尚 儉 而 彌 貧 , 非 鬥 而 日 爭 , 勞 苦 頓 萃 , 而 愈 無 功 , 愀 然 憂 戚 非 樂 , 而 日 不 和 。 詩 曰 : 「 天 方 薦 瘥 , 喪 亂 弘 多 , 民 言 無 嘉 , 憯 莫 懲 嗟 。 」 此 之 謂 也 。

    垂 事 養 民 , 拊 循 之 , 唲 嘔 之 , 冬 日 則 為 之 饘 粥 , 夏 日 則 為 之 瓜 麮 , 以 偷 取 少 頃 之 譽 焉 , 是 偷 道 也 。 可 以 少 頃 得 姦 民 之 譽 , 然 而 非 長 久 之 道 也 ; 事 必 不 就 , 功 必 不 立 , 是 姦 治 者 也 。 傮 然 要 時 務 民 , 進 事 長 功 , 輕 非 譽 而 恬 失 民 , 事 進 矣 , 而 百 姓 疾 之 , 是 又 偷 偏 者 也 。 徙 壞 墮 落 , 必 反 無 功 。 故 垂 事 養 譽 , 不 可 ; 以 遂 功 而 忘 民 , 亦 不 可 。 皆 姦 道 也 。

    故 古 人 為 之 不 然 : 使 民 夏 不 宛 喝 , 冬 不 凍 寒 , 急 不 傷 力 , 緩 不 後 時 , 事 成 功 立 , 上 下 俱 富 ; 而 百 姓 皆 愛 其 上 , 人 歸 之 如 流 水 , 親 之 歡 如 父 母 , 為 之 出 死 斷 亡 而 愉 者 , 無 它 故 焉 , 忠 信 、 調 和 、 均 辨 之 至 也 。 故 國 君 長 民 者 , 欲 趨 時 遂 功 , 則 和 調 累 解 , 速 乎 急 疾 ; 忠 信 均 辨 , 說 乎 慶 賞 矣 ; 必 先 脩 正 其 在 我 者 , 然 後 徐 責 其 在 人 者 , 威 乎 刑 罰 。 三 德 者 誠 乎 上 , 則 下 應 之 如 景 嚮 , 雖 欲 無 明 達 , 得 乎 哉 ! 書 曰 : 「 乃 大 明 服 , 惟 民 其 力 懋 , 和 而 有 疾 。 」 此 之 謂 也 。

    故 不 教 而 誅 , 則 刑 繁 而 邪 不 勝 ; 教 而 不 誅 , 則 姦 民 不 懲 ; 誅 而 不 賞 , 則 勤 厲 之 民 不 勸 ; 誅 賞 而 不 類 , 則 下 疑 俗 險 而 百 姓 不 一 。 故 先 王 明 禮 義 以 壹 之 , 致 忠 信 以 愛 之 , 尚 賢 使 能 以 次 之 , 爵 服 慶 賞 以 申 重 之 , 時 其 事 , 輕 其 任 , 以 調 齊 之 , 潢 然 兼 覆 之 , 養 長 之 , 如 保 赤 子 。 若 是 , 故 姦 邪 不 作 , 盜 賊 不 起 , 而 化 善 者 勸 勉 矣 。 是 何 邪 ? 則 其 道 易 , 其 塞 固 , 其 政 令 一 , 其 防 表 明 。 故 曰 : 上 一 則 下 一 矣 , 上 二 則 下 二 矣 。 辟 之 若 屮 木 枝 葉 必 類 本 。 此 之 謂 也 。

    不 利 而 利 之 , 不 如 利 而 後 利 之 之 利 也 。 不 愛 而 用 之 , 不 如 愛 而 後 用 之 之 功 也 。 利 而 後 利 之 , 不 如 利 而 不 利 者 之 利 也 。 愛 而 後 用 之 , 不 如 愛 而 不 用 者 之 功 也 。 利 而 不 利 也 , 愛 而 不 用 也 者 , 取 天 下 者 也 。 利 而 後 利 之 , 愛 而 後 用 之 者 , 保 社 稷 者 也 。 不 利 而 利 之 , 不 愛 而 用 之 者 , 危 國 家 者 也 。

    觀 國 之 治 亂 臧 否 , 至 於 疆 易 而 端 已 見 矣 。 其 候 繳 支 繚 , 其 竟 關 之 政 盡 察 - - 是 亂 國 已 。 入 其 境 , 其 田 疇 穢 , 都 邑 露 - - 是 貪 主 已 。 觀 其 朝 廷 , 則 其 貴 者 不 賢 ; 觀 其 官 職 , 則 其 治 者 不 能 ; 觀 其 便 嬖 , 則 其 信 者 不 愨 - - 是 闇 主 已 。 凡 主 相 臣 下 百 吏 之 屬 , 其 於 貨 財 取 與 計 數 也 , 順 孰 盡 察 ; 其 禮 義 節 奏 也 , 芒 軔 僈 楛 - - 是 辱 國 已 。 其 耕 者 樂 田 , 其 戰 士 安 難 , 其 百 吏 好 法 , 其 朝 廷 隆 禮 , 其 卿 相 調 議 - - 是 治 國 已 。 觀 其 朝 廷 , 則 其 貴 者 賢 ; 觀 其 官 職 , 則 其 治 者 能 ; 觀 其 便 嬖 , 則 其 信 者 愨 - - 是 明 主 已 。 凡 主 相 臣 下 百 吏 之 屬 , 其 於 貨 財 取 與 計 數 也 , 寬 饒 簡 易 ; 其 於 禮 義 節 奏 也 , 陵 謹 盡 察 - - 是 榮 國 已 。 賢 齊 則 其 親 者 先 貴 , 能 齊 則 其 故 者 先 官 , 其 臣 下 百 吏 , 汙 者 皆 化 而 脩 , 悍 者 皆 化 而 愿 , 躁 者 皆 化 而 愨 - - 是 明 主 之 功 已 。

    觀 國 之 強 弱 貧 富 有 徵 驗 : 上 不 隆 禮 則 兵 弱 , 上 不 愛 民 則 兵 弱 , 已 諾 不 信 則 兵 弱 , 慶 賞 不 漸 則 兵 弱 , 將 率 不 能 則 兵 弱 。 上 好 功 則 國 貧 , 上 好 利 則 國 貧 , 士 大 夫 眾 則 國 貧 , 工 商 眾 則 國 貧 , 無 制 數 度 量 則 國 貧 。 下 貧 則 上 貧 , 下 富 則 上 富 。 故 田 野 縣 鄙 者 , 財 之 本 也 ; 垣 窌 倉 廩 者 , 財 之 末 也 。 百 姓 時 和 , 事 業 得 敘 者 , 貨 之 源 也 ; 等 賦 府 庫 者 , 貨 之 流 也 。 故 明 主 必 謹 養 其 和 , 節 其 流 , 開 其 源 , 而 時 斟 酌 焉 。 潢 然 使 天 下 必 有 餘 , 而 上 不 憂 不 足 。 如 是 , 則 上 下 俱 富 , 交 無 所 藏 之 。 是 知 國 計 之 極 也 。 故 禹 十 年 水 , 湯 七 年 旱 , 而 天 下 無 菜 色 者 , 十 年 之 後 , 年 穀 復 熟 , 而 陳 積 有 餘 。 是 無 它 故 焉 , 知 本 末 源 流 之 謂 也 。 故 田 野 荒 而 倉 廩 實 , 百 姓 虛 而 府 庫 滿 , 夫 是 之 謂 國 蹶 。 伐 其 本 , 竭 其 源 , 而 並 之 其 末 , 然 而 主 相 不 知 惡 也 , 則 其 傾 覆 滅 亡 可 立 而 待 也 。 以 國 持 之 , 而 不 足 以 容 其 身 , 夫 是 之 謂 至 貧 , 是 愚 主 之 極 也 。 將 以 取 富 而 喪 其 國 , 將 以 取 利 而 危 其 身 , 古 有 萬 國 , 今 有 十 數 焉 , 是 無 它 故 焉 , 其 所 以 失 之 一 也 。 君 人 者 亦 可 以 覺 矣 。 百 里 之 國 , 足 以 獨 立 矣 。

    凡 攻 人 者 , 非 以 為 名 , 則 案 以 為 利 也 ; 不 然 則 忿 之 也 。 仁 人 之 用 國 , 將 脩 志 意 , 正 身 行 , 伉 隆 高 , 致 忠 信 , 期 文 理 。 布 衣 紃 屨 之 士 誠 是 , 則 雖 在 窮 閻 漏 屋 , 而 王 公 不 能 與 之 爭 名 ; 以 國 載 之 , 則 天 下 莫 之 能 隱 匿 也 。 若 是 則 為 名 者 不 攻 也 。 將 闢 田 野 , 實 倉 廩 , 便 備 用 , 上 下 一 心 , 三 軍 同 力 , 與 之 遠 舉 極 戰 則 不 可 ; 境 內 之 聚 也 保 固 ; 視 可 , 午 其 軍 , 取 其 將 , 若 撥 麷 。 彼 得 之 , 不 足 以 藥 傷 補 敗 。 彼 愛 其 爪 牙 , 畏 其 仇 敵 , 若 是 則 為 利 者 不 攻 也 。 將 脩 大 小 強 弱 之 義 , 以 持 慎 之 , 禮 節 將 甚 文 , 珪 璧 將 甚 碩 , 貨 賂 將 甚 厚 , 所 以 說 之 者 , 必 將 雅 文 辯 慧 之 君 子 也 。 彼 苟 有 人 意 焉 , 夫 誰 能 忿 之 ? 若 是 , 則 忿 之 者 不 攻 也 。 為 名 者 否 , 為 利 者 否 , 為 忿 者 否 , 則 國 安 於 盤 石 , 壽 於 旗 翼 。 人 皆 亂 , 我 獨 治 ; 人 皆 危 , 我 獨 安 ; 人 皆 喪 失 之 , 我 按 起 而 治 之 。 故 仁 人 之 用 國 , 非 特 將 持 其 有 而 已 也 , 又 將 兼 人 。 詩 曰 : 「 淑 人 君 子 , 其 儀 不 忒 ; 其 儀 不 忒 , 正 是 四 國 。 」 此 之 謂 也 。

    持 國 之 難 易 : 事 強 暴 之 國 難 , 使 強 暴 之 國 事 我 易 。 事 之 以 貨 寶 , 則 貨 寶 單 , 而 交 不 結 ; 約 信 盟 誓 , 則 約 定 而 畔 無 日 ; 割 國 之 錙 銖 以 賂 之 , 則 割 定 而 欲 無 厭 。 事 之 彌 煩 , 其 侵 人 愈 甚 , 必 至 於 資 單 國 舉 然 後 已 。 雖 左 堯 而 右 舜 , 未 有 能 以 此 道 得 免 焉 者 也 。 譬 之 是 猶 使 處 女 嬰 寶 珠 , 佩 寶 玉 , 負 戴 黃 金 , 而 遇 中 山 之 盜 也 , 雖 為 之 逢 蒙 視 , 詘 要 撓 膕 , 君 盧 屋 妾 , 由 將 不 足 以 免 也 。 故 非 有 一 人 之 道 也 , 直 將 巧 繁 拜 請 而 畏 事 之 , 則 不 足 以 持 國 安 身 。 故 明 君 不 道 也 。 必 將 脩 禮 以 齊 朝 , 正 法 以 齊 官 , 平 政 以 齊 民 ; 然 後 節 奏 齊 於 朝 , 百 事 齊 於 官 , 眾 庶 齊 於 下 。 如 是 , 則 近 者 競 親 , 遠 方 致 願 , 上 下 一 心 , 三 軍 同 力 , 名 聲 足 以 暴 炙 之 , 威 強 足 以 捶 笞 之 , 拱 揖 指 揮 , 而 強 暴 之 國 莫 不 趨 使 , 譬 之 是 猶 烏 獲 與 焦 僥 搏 也 。 故 曰 : 事 強 暴 之 國 難 , 使 強 暴 之 國 事 我 易 。 此 之 謂 也 。

 
 
 

留言


瀏覽人數

Copyright© 2025 Dayiccm All right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