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荀子03: 第21-32篇

  • 作家相片: DaYi
    DaYi
  • 2023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64 分鐘

第一篇 勸學

第二篇 修身

第三篇 不苟

第四篇 榮辱

第五篇 非相

第六篇 非十二子

第七篇 仲尼

第八篇 儒效

第九篇 王制

第十篇 富國

第十一篇 王霸

第十二篇 君道

第十三篇 臣道

第十四篇 致士

第十五篇 議兵

第十六篇 彊國

第十七篇 天論

第十八篇 正論

第十九篇 禮論

第二十篇 樂論

第二十一篇 解蔽

第二十二篇 正名

第二十三篇 性惡

第二十四篇 君子

第二十五篇 成相

第二十六篇 賦篇

第二十七篇 大略

第二十八篇 宥坐

第二十九篇 子道

第三十篇 法行

第三十一篇 哀公

第三十二篇 堯問


  解 蔽 篇 第 二 十 一

    凡 人 之 患 , 蔽 於 一 曲 , 而 闇 於 大 理 。 治 則 復 經 , 兩 疑 則 惑 矣 。 天 下 無 二 道 , 聖 人 無 兩 心 。 今 諸 侯 異 政 , 百 家 異 說 , 則 必 或 是 或 非 , 或 治 或 亂 。 亂 國 之 君 , 亂 家 之 人 , 此 其 誠 心 , 莫 不 求 正 而 以 自 為 也 。 妒 繆 於 道 , 而 人 誘 其 所 迨 也 。 私 其 所 積 , 唯 恐 聞 其 惡 也 。 倚 其 所 私 , 以 觀 異 術 , 唯 恐 聞 其 美 也 。 是 以 與 治 雖 走 , 而 是 己 不 輟 也 。 豈 不 蔽 於 一 曲 , 而 失 正 求 也 哉 ! 心 不 使 焉 , 則 白 黑 在 前 而 目 不 見 , 雷 鼓 在 側 而 耳 不 聞 , 況 於 使 者 乎 ? 德 道 之 人 , 亂 國 之 君 非 之 上 , 亂 家 之 人 非 之 下 , 豈 不 哀 哉 !

    故 為 蔽 : 欲 為 蔽 , 惡 為 蔽 , 始 為 蔽 , 終 為 蔽 , 遠 為 蔽 , 近 為 蔽 , 博 為 蔽 , 淺 為 蔽 , 古 為 蔽 , 今 為 蔽 。 凡 萬 物 異 則 莫 不 相 為 蔽 , 此 心 術 之 公 患 也 。

    昔 人 君 之 蔽 者 , 夏 桀 殷 紂 是 也 。 桀 蔽 於 末 喜 斯 觀 , 而 不 知 關 龍 逢 , 以 惑 其 心 , 而 亂 其 行 。 桀 蔽 於 妲 己 、 飛 廉 , 而 不 知 微 子 啟 , 以 惑 其 心 , 而 亂 其 行 。 故 群 臣 去 忠 而 事 私 , 百 姓 怨 非 而 不 用 , 賢 良 退 處 而 隱 逃 , 此 其 所 以 喪 九 牧 之 地 , 而 虛 宗 廟 之 國 也 。 桀 死 於 鬲 山 , 紂 縣 於 赤 旆 。 身 不 先 知 , 人 又 莫 之 諫 , 此 蔽 塞 之 禍 也 。 成 湯 監 於 夏 桀 , 故 主 其 心 而 慎 治 之 , 是 以 能 長 用 伊 尹 , 而 身 不 失 道 , 此 其 所 以 代 夏 王 而 受 九 有 也 。 文 王 監 於 殷 紂 , 故 主 其 心 而 慎 治 之 , 是 以 能 長 用 呂 望 , 而 身 不 失 道 , 此 其 所 以 代 殷 王 而 受 九 牧 也 。 遠 方 莫 不 致 其 珍 ; 故 目 視 備 色 , 耳 聽 備 聲 , 口 食 備 味 , 形 居 備 宮 , 名 受 備 號 , 生 則 天 下 歌 , 死 則 四 海 哭 。 夫 是 之 謂 至 盛 。 詩 曰 : 「 鳳 凰 秋 秋 , 其 翼 若 干 , 其 聲 若 簫 。 有 鳳 有 凰 , 樂 帝 之 心 。 」 此 不 蔽 之 福 也 。

    昔 人 臣 之 蔽 者 , 唐 鞅 奚 齊 是 也 。 唐 鞅 蔽 於 欲 權 而 逐 載 子 , 奚 齊 蔽 於 欲 國 而 罪 申 生 ; 唐 鞅 戮 於 宋 , 奚 齊 戮 於 晉 。 逐 賢 相 而 罪 孝 兄 , 身 為 刑 戮 , 然 而 不 知 , 此 蔽 塞 之 禍 也 。 故 以 貪 鄙 、 背 叛 、 爭 權 而 不 危 辱 滅 亡 者 , 自 古 及 今 , 未 嘗 有 之 也 。 鮑 叔 、 甯 戚 、 隰 朋 仁 知 且 不 蔽 , 故 能 持 管 仲 , 而 名 利 福 祿 與 管 仲 齊 。 召 公 、 呂 望 仁 知 且 不 蔽 , 故 能 持 周 公 而 名 利 福 祿 與 周 公 齊 。 傳 曰 : 「 知 賢 之 為 明 , 輔 賢 之 謂 能 , 勉 之 彊 之 , 其 福 必 長 。 」 此 之 謂 也 。 此 不 蔽 之 福 也 。

    昔 賓 孟 之 蔽 者 , 亂 家 是 也 。 墨 子 蔽 於 用 而 不 知 文 。 宋 子 蔽 於 欲 而 不 知 得 。 慎 子 蔽 於 法 而 不 知 賢 。 申 子 蔽 於 埶 而 不 知 知 。 惠 子 蔽 於 辭 而 不 知 實 。 莊 子 蔽 於 天 而 不 知 人 。 故 由 用 謂 之 道 , 盡 利 矣 。 由 欲 謂 之 道 , 盡 嗛 矣 。 由 法 謂 之 道 , 盡 數 矣 。 由 埶 謂 之 道 , 盡 便 矣 。 由 辭 謂 之 道 , 盡 論 矣 。 由 天 謂 之 道 , 盡 因 矣 。 此 數 具 者 , 皆 道 之 一 隅 也 。 夫 道 者 體 常 而 盡 變 , 一 隅 不 足 以 舉 之 。 曲 知 之 人 , 觀 於 道 之 一 隅 , 而 未 之 能 識 也 。 故 以 為 足 而 飾 之 , 內 以 自 亂 , 外 以 惑 人 , 上 以 蔽 下 , 下 以 蔽 上 , 此 蔽 塞 之 禍 也 。 孔 子 仁 知 且 不 蔽 , 故 學 亂 術 足 以 為 先 王 者 也 。 一 家 得 周 道 , 舉 而 用 之 , 不 蔽 於 成 積 也 。 故 德 與 周 公 齊 , 名 與 三 王 並 , 此 不 蔽 之 福 也 。

    聖 人 知 心 術 之 患 , 見 蔽 塞 之 禍 , 故 無 欲 、 無 惡 、 無 始 、 無 終 、 無 近 、 無 遠 、 無 博 、 無 淺 、 無 古 、 無 今 , 兼 陳 萬 物 而 中 縣 衡 焉 。 是 故 眾 異 不 得 相 蔽 以 亂 其 倫 也 。

    何 謂 衡 ? 曰 : 道 。 故 心 不 可 以 不 知 道 ; 心 不 知 道 , 則 不 可 道 , 而 可 非 道 。 人 孰 欲 得 恣 , 而 守 其 所 不 可 , 以 禁 其 所 可 ? 以 其 不 可 道 之 心 取 人 , 則 必 合 於 不 道 人 , 而 不 合 於 道 人 。 以 其 不 可 道 之 心 與 不 道 人 論 道 人 , 亂 之 本 也 。 夫 何 以 知 ? 曰 : 心 知 道 , 然 後 可 道 ; 可 道 然 後 守 道 以 禁 非 道 。 以 其 可 道 之 心 取 人 , 則 合 於 道 人 , 而 不 合 於 不 道 之 人 矣 。 以 其 可 道 之 心 與 道 人 論 非 道 , 治 之 要 也 。 何 患 不 知 ? 故 治 之 要 在 於 知 道 。

    人 何 以 知 道 ? 曰 : 心 。 心 何 以 知 ? 曰 : 虛 壹 而 靜 。 心 未 嘗 不 臧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虛 ; 心 未 嘗 不 兩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壹 ; 心 未 嘗 不 動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靜 。 人 生 而 有 知 , 知 而 有 志 ; 志 也 者 , 臧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虛 ; 不 以 所 已 臧 害 所 將 受 謂 之 虛 。 心 生 而 有 知 , 知 而 有 異 ; 異 也 者 , 同 時 兼 知 之 ; 同 時 兼 知 之 , 兩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一 ; 不 以 夫 一 害 此 一 謂 之 壹 。 心 臥 則 夢 , 偷 則 自 行 , 使 之 則 謀 ; 故 心 未 嘗 不 動 也 ; 然 而 有 所 謂 靜 ; 不 以 夢 劇 亂 知 謂 之 靜 。 未 得 道 而 求 道 者 , 謂 之 虛 壹 而 靜 。 作 之 : 則 將 須 道 者 之 虛 則 人 , 將 事 道 者 之 壹 則 盡 , 盡 將 思 道 者 靜 則 察 。 知 道 察 , 知 道 行 , 體 道 者 也 。 虛 壹 而 靜 , 謂 之 大 清 明 。 萬 物 莫 形 而 不 見 , 莫 見 而 不 論 , 莫 論 而 失 位 。 坐 於 室 而 見 四 海 , 處 於 今 而 論 久 遠 。 疏 觀 萬 物 而 知 其 情 , 參 稽 治 亂 而 通 其 度 , 經 緯 天 地 而 材 官 萬 物 , 制 割 大 理 而 宇 宙 裡 矣 。 恢 恢 廣 廣 , 孰 知 其 極 ? 睪 睪 廣 廣 , 孰 知 其 德 ? 涫 涫 紛 紛 , 孰 知 其 形 ? 明 參 日 月 , 大 滿 八 極 , 夫 是 之 謂 大 人 。 夫 惡 有 蔽 矣 哉 !

    心 者 , 形 之 君 也 , 而 神 明 之 主 也 , 出 令 而 無 所 受 令 。 自 禁 也 , 自 使 也 , 自 奪 也 , 自 取 也 , 自 行 也 , 自 止 也 。 故 口 可 劫 而 使 墨 云 , 形 可 劫 而 使 詘 申 , 心 不 可 劫 而 使 易 意 , 是 之 則 受 , 非 之 則 辭 。 故 曰 : 心 容 - - 其 擇 也 無 禁 , 必 自 現 , 其 物 也 雜 博 , 其 情 之 至 也 不 貳 。 詩 云 :「 采 采 卷 耳 , 不 盈 傾 筐 。 嗟 我 懷 人 , 寘 彼 周 行 。 」 傾 筐 易 滿 也 , 卷 耳 易 得 也 , 然 而 不 可 以 貳 周 行 。 故 曰 : 心 枝 則 無 知 , 傾 則 不 精 , 貳 則 疑 惑 。 以 贊 稽 之 , 萬 物 可 兼 知 也 。 身 盡 其 故 則 美 。 類 不 可 兩 也 , 故 知 者 擇 一 而 壹 焉 。

    農 精 於 田 , 而 不 可 以 為 田 師 ; 賈 精 於 市 , 而 不 可 以 為 市 師 ; 工 精 於 器 , 而 不 可 以 為 器 師 。 有 人 也 , 不 能 此 三 技 , 而 可 使 治 三 官 。 曰 : 精 於 道 者 也 。 精 於 物 者 也 。 精 於 物 者 以 物 物 , 精 於 道 者 兼 物 物 。 故 君 子 壹 於 道 , 而 以 贊 稽 物 。 壹 於 道 則 正 , 以 贊 稽 物 則 察 ; 以 正 志 行 察 論 , 則 萬 物 官 矣 。 昔 者 舜 之 治 天 下 也 , 不 以 事 詔 而 萬 物 成 。 處 一 危 之 , 其 榮 滿 側 ; 養 一 之 微 , 榮 矣 而 未 知 。 故 道 經 曰 : 「 人 心 之 危 , 道 心 之 微 。 」 危 微 之 幾 , 惟 明 君 子 而 後 能 知 之 。 故 人 心 譬 如 槃 水 , 正 錯 而 勿 動 , 則 湛 濁 在 下 , 而 清 明 在 上 , 則 足 以 見 鬒 眉 而 察 理 矣 。 微 風 過 之 , 湛 濁 動 乎 下 , 清 明 亂 於 上 , 則 不 可 以 得 大 形 之 正 也 。 心 亦 如 是 矣 。 故 導 之 以 理 , 養 之 以 清 , 物 莫 之 傾 , 則 足 以 定 是 非 決 嫌 疑 矣 。 小 物 引 之 , 則 其 正 外 易 , 其 心 內 傾 , 則 不 足 以 決 麤 理 矣 。 故 好 書 者 眾 矣 , 而 倉 頡 獨 傳 者 , 壹 也 ; 好 稼 者 眾 矣 , 而 后 稷 獨 傳 者 , 壹 也 。 好 樂 者 眾 矣 , 而 夔 獨 傳 者 , 壹 也 ; 好 義 者 眾 矣 , 而 舜 獨 傳 者 , 壹 也 。 倕 作 弓 , 浮 游 作 矢 , 而 羿 精 於 射 ; 奚 仲 作 車 , 乘 杜 作 乘 馬 , 而 造 父 精 於 御 : 自 古 及 今 , 未 嘗 有 兩 而 能 精 者 也 。 曾 子 曰 : 「 是 其 庭 可 以 搏 鼠 , 惡 能 與 我 歌 矣 ! 」

    空 石 之 中 有 人 焉 , 其 名 曰 觙 。 其 為 人 也 , 善 射 以 好 思 。 耳 目 之 欲 接 , 則 敗 其 思 ; 蚊 虻 之 聲 聞 , 則 挫 其 精 。 是 以 闢 耳 目 之 欲 , 而 遠 蚊 虻 之 聲 , 閑 居 靜 思 則 通 。 思 仁 若 是 , 可 謂 微 乎 ? 孟 子 惡 敗 而 出 妻 , 可 謂 能 自 彊 矣 , 未 及 思 也 ; 有 子 惡 臥 而 焠 掌 , 可 謂 能 自 忍 矣 ; 未 及 好 也 。 闢 耳 目 之 欲 , 遠 蚊 虻 之 聲 , 可 謂 危 矣 ; 未 可 謂 微 也 。 夫 微 者 , 至 人 也 。 至 人 也 , 何 忍 ! 何 彊 ! 何 危 ! 故 濁 明 外 景 , 清 明 內 景 , 聖 人 縱 其 欲 , 兼 其 情 , 而 制 焉 者 理 矣 ; 夫 何 彊 ! 何 忍 ! 何 危 ! 故 仁 者 之 行 道 也 , 無 為 也 ; 聖 人 之 行 道 也 , 無 彊 也 。 仁 者 之 思 也 恭 , 聖 者 之 思 也 樂 。 此 治 心 之 道 也 。

    凡 觀 物 有 疑 , 中 心 不 定 , 則 外 物 不 清 。 吾 慮 不 清 , 未 可 定 然 否 也 。 冥 冥 而 行 者 , 見 寢 石 以 為 伏 虎 也 , 見 植 林 以 為 後 人 也 : 冥 冥 蔽 其 明 也 。 醉 者 越 百 步 之 溝 , 以 為 蹞 步 之 澮 也 ; 俯 而 出 城 門 , 以 為 小 之 閨 也 : 酒 亂 其 神 也 。 厭 目 而 視 者 , 視 一 為 兩 ; 掩 耳 而 聽 者 , 聽 漠 漠 而 以 為 哅 哅 : 埶 亂 其 官 也 。 故 從 山 上 望 牛 者 若 羊 , 而 求 羊 者 不 下 牽 也 : 遠 蔽 其 大 也 。 從 山 下 望 木 者 , 十 仞 之 木 若 箸 , 而 求 箸 者 不 上 折 也 : 高 蔽 其 長 也 。 水 動 而 景 搖 , 人 不 以 定 美 惡 : 水 埶 玄 也 。 瞽 者 仰 視 而 不 見 星 , 人 不 以 定 有 無 : 用 精 惑 也 。 有 人 焉 以 此 時 定 物 , 則 世 之 愚 者 也 。 彼 愚 者 之 定 物 , 以 疑 決 疑 , 決 必 不 當 。 夫 苟 不 當 , 安 能 無 過 乎 ?

    夏 首 之 南 有 人 焉 ; 曰 涓 蜀 梁 。 其 為 人 也 , 愚 而 善 畏 。 明 月 而 宵 行 , 俯 見 其 影 , 以 為 伏 鬼 也 ; 仰 視 其 髮 , 以 為 立 魅 也 。 背 而 走 , 比 至 其 家 , 失 氣 而 死 。 豈 不 哀 哉 ! 凡 人 之 有 鬼 也 , 必 以 其 感 忽 之 間 , 疑 玄 之 時 定 之 。 此 人 之 所 以 無 有 而 有 無 之 時 也 , 而 己 以 定 事 。 故 傷 於 濕 而 痺 , 痺 而 擊 鼓 烹 豚 , 則 必 有 敝 鼓 喪 豚 之 費 矣 , 而 未 有 俞 疾 之 福 也 。 故 雖 不 在 夏 首 之 南 , 則 無 以 異 矣 。

    凡 以 知 , 人 之 性 也 ; 可 以 知 , 物 之 理 也 。 以 可 以 知 人 之 性 , 求 可 以 知 物 之 理 , 而 無 所 疑 止 之 , 則 沒 世 窮 年 不 能 無 也 。 其 所 以 貫 理 焉 雖 億 萬 , 已 不 足 浹 萬 物 之 變 , 與 愚 者 若 一 。 學 、 老 身 長 子 , 而 與 愚 者 若 一 , 猶 不 知 錯 , 夫 是 之 謂 妄 人 。 故 學 也 者 , 固 學 止 之 也 。 惡 乎 止 之 ? 曰 : 止 諸 至 足 。 曷 謂 至 足 ? 曰 : 聖 王 。 聖 也 者 , 盡 倫 者 也 ; 王 也 者 , 盡 制 者 也 ; 兩 盡 者 , 足 以 為 天 下 極 矣 。 故 學 者 以 聖 王 為 師 , 案 以 聖 王 之 制 為 法 , 法 其 法 以 求 其 統 類 , 以 務 象 效 其 人 。 嚮 是 而 務 , 士 也 ; 類 是 而 幾 , 君 子 也 ; 知 之 , 聖 人 也 。 故 有 知 非 以 慮 是 , 則 謂 之 懼 ; 有 勇 非 以 持 是 , 則 謂 之 賊 ; 察 孰 非 以 分 是 , 則 謂 之 篡 ; 多 能 非 以 脩 蕩 是 , 則 謂 之 知 ; 辯 利 非 以 言 是 , 則 謂 之 詍 。 傳 曰 : 「 天 下 有 二 : 非 察 是 , 是 察 非 。 」 謂 合 王 制 不 合 王 制 也 。 天 下 不 以 是 為 隆 正 也 , 然 而 猶 有 能 分 是 非 、 治 曲 直 者 邪 ?

    若 夫 非 分 是 非 , 非 治 曲 直 , 非 辨 治 亂 , 非 治 人 道 , 雖 能 之 無 益 於 人 , 不 能 無 損 於 人 ; 案 直 將 治 怪 說 , 玩 奇 辭 , 以 相 撓 滑 也 ; 案 彊 鉗 而 利 口 , 厚 顏 而 忍 詬 , 無 正 而 恣 孳 , 妄 辨 而 幾 利 ; 不 好 辭 讓 , 不 敬 禮 節 , 而 好 相 推 擠 : 此 亂 世 姦 人 之 說 也 , 則 天 下 之 治 說 者 , 方 多 然 矣 。 傳 曰 : 「 析 辭 而 為 察 , 言 物 而 為 辨 , 君 子 賤 之 。 博 聞 彊 志 , 不 合 王 制 , 君 子 賤 之 。 」 此 之 謂 也 。

    為 之 無 益 於 成 也 , 求 之 無 益 於 得 也 , 憂 戚 之 無 益 於 幾 也 , 則 廣 焉 能 棄 之 矣 , 不 以 自 妨 也 , 不 少 頃 干 之 胸 中 。 不 慕 往 , 不 閔 來 , 無 邑 憐 之 心 , 當 時 則 動 , 物 至 而 應 , 事 起 而 辨 , 治 亂 可 否 , 昭 然 明 矣 。

    周 而 成 , 泄 而 敗 , 明 君 無 之 有 也 。 宣 而 成 , 隱 而 敗 , 闇 君 無 之 有 也 。 故 人 君 者 , 周 則 讒 言 至 矣 , 直 言 反 矣 ; 小 人 邇 而 君 子 遠 矣 ! 詩 云 : 「 墨 以 為 明 , 狐 狸 而 蒼 。 」 此 言 上 幽 而 下 險 也 。 君 人 者 , 宣 則 直 言 至 矣 , 而 讒 言 反 矣 ; 君 子 邇 而 小 人 遠 矣 ! 詩 云 : 「 明 明 在 下 , 赫 赫 在 上 。 」 此 言 上 明 而 下 化 也 。

  正 名 篇 第 二 十 二

    後 王 之 成 名 : 刑 名 從 商 , 爵 名 從 周 , 文 名 從 禮 , 散 名 之 加 於 萬 物 者 , 則 從 諸 夏 之 成 俗 曲 期 , 遠 方 異 俗 之 鄉 , 則 因 之 而 為 通 。

    散 名 之 在 人 者 : 生 之 所 以 然 者 謂 之 性 ; 性 之 和 所 生 , 精 合 感 應 , 不 事 而 自 然 謂 之 性 。 性 之 好 、 惡 、 喜 、 怒 、 哀 、 樂 謂 之 情 。 情 然 而 心 為 之 擇 謂 之 慮 。 心 慮 而 能 為 之 動 謂 之 偽 ; 慮 積 焉 , 能 習 焉 , 而 後 成 謂 之 偽 。 正 利 而 為 謂 之 事 。 正 義 而 為 謂 之 行 。 所 以 知 之 在 人 者 謂 之 知 ; 知 有 所 合 謂 之 智 。 所 以 能 之 在 人 者 謂 之 能 ; 能 有 所 合 謂 之 能 。 性 傷 謂 之 病 。 節 遇 謂 之 命 : 是 散 名 之 在 人 者 也 , 是 後 王 之 成 名 也 。

    故 王 者 之 制 名 , 名 定 而 實 辨 , 道 行 而 志 通 , 則 慎 率 民 而 一 焉 。 故 析 辭 擅 作 名 , 以 亂 正 名 , 使 民 疑 惑 , 人 多 辨 訟 , 則 謂 之 大 姦 。 其 罪 猶 為 符 節 度 量 之 罪 也 。 故 其 民 莫 敢 託 為 奇 辭 以 亂 正 名 , 故 其 民 愨 ; 愨 則 易 使 , 易 使 則 公 。 其 民 莫 敢 託 為 奇 辭 以 亂 正 名 , 故 壹 於 道 法 , 而 謹 於 循 令 矣 。 如 是 則 其 跡 長 矣 。 跡 長 功 成 , 治 之 極 也 。 是 謹 於 守 名 約 之 功 也 。 今 聖 王 沒 , 名 守 慢 , 奇 辭 起 , 名 實 亂 , 是 非 之 形 不 明 , 則 雖 守 法 之 吏 , 誦 數 之 儒 , 亦 皆 亂 也 。 若 有 王 者 起 , 必 將 有 循 於 舊 名 , 有 作 於 新 名 。 然 則 所 為 有 名 , 與 所 緣 以 同 異 , 與 制 名 之 樞 要 , 不 可 不 察 也 。

    異 形 離 心 交 喻 , 異 物 名 實 玄 紐 , 貴 賤 不 明 , 同 異 不 別 ; 如 是 , 則 志 必 有 不 喻 之 患 , 而 事 必 有 困 廢 之 禍 。 故 知 者 為 之 分 別 制 名 以 指 實 , 上 以 明 貴 賤 , 下 以 辨 同 異 。 貴 賤 明 , 同 異 別 , 如 是 則 志 無 不 喻 之 患 , 事 無 困 廢 之 禍 , 此 所 為 有 名 也 。

    然 則 何 緣 而 以 同 異 ? 曰 : 緣 天 官 。 凡 同 類 同 情 者 , 其 天 官 之 意 物 也 同 。 故 比 方 之 疑 似 而 通 , 是 所 以 共 其 約 名 以 相 期 也 。 形 體 、 色 理 以 目 異 ; 聲 音 清 濁 、 調 竽 、 奇 聲 以 耳 異 ; 甘 、 苦 、 鹹 、 淡 、 辛 、 酸 、 奇 味 以 口 異 ; 香 、 臭 、 芬 、 鬱 、 腥 、 臊 、 漏 庮 、 奇 臭 以 鼻 異 ; 疾 、 癢 、 凔 、 熱 、 滑 、 鈹 、 輕 、 重 以 形 體 異 ; 說 、 故 、 喜 、 怒 、 哀 、 樂 、 愛 、 惡 、 欲 以 心 異 。 心 有 徵 知 。 徵 知 , 則 緣 耳 而 知 聲 可 也 , 緣 目 而 知 形 可 也 。 然 而 徵 知 必 將 待 天 官 之 當 簿 其 類 , 然 後 可 也 。 五 官 簿 之 而 不 知 , 心 徵 知 而 無 說 , 則 人 莫 不 然 謂 之 不 知 。 此 所 緣 而 以 同 異 也 。

    然 後 隨 而 命 之 , 同 則 同 之 , 異 則 異 之 。 單 足 以 喻 則 單 , 單 不 足 以 喻 則 兼 ; 單 與 兼 無 所 相 避 則 共 ; 雖 共 不 為 害 矣 。 知 異 實 者 之 異 名 也 , 故 使 異 實 者 莫 不 異 名 也 , 不 可 亂 也 , 猶 使 同 實 者 莫 不 同 名 也 。

    故 萬 物 雖 眾 , 有 時 而 欲 無 舉 之 , 故 謂 之 物 ; 物 也 者 , 大 共 名 也 。 推 而 共 之 , 共 則 有 共 , 至 於 無 共 然 後 止 。 有 時 而 欲 偏 舉 之 , 故 謂 之 鳥 獸 。 鳥 獸 也 者 , 大 別 名 也 。 推 而 別 之 , 別 則 有 別 , 至 於 無 別 然 後 至 。

    名 無 固 宜 , 約 之 以 命 , 約 定 俗 成 謂 之 宜 , 異 於 約 則 謂 之 不 宜 。 名 無 固 實 , 約 之 以 命 實 , 約 定 俗 成 , 謂 之 實 名 。 名 有 固 善 , 徑 易 而 不 拂 , 謂 之 善 名 。

    物 有 同 狀 而 異 所 者 , 有 異 狀 而 同 所 者 , 可 別 也 。 狀 同 而 為 異 所 者 , 雖 可 合 , 謂 之 二 實 。 狀 變 而 實 無 別 而 為 異 者 , 謂 之 化 。 有 化 而 無 別 , 謂 之 一 實 。 此 事 之 所 以 稽 實 定 數 也 。 此 制 名 之 樞 要 也 。 後 王 之 成 名 , 不 可 不 察 也 。

    「 見 侮 不 辱 」 , 「 聖 人 不 愛 己 」 , 「 殺 盜 非 殺 人 也 」 , 此 惑 於 用 名 以 亂 名 者 也 。 驗 之 所 為 有 名 , 而 觀 其 孰 行 , 則 能 禁 之 矣 。 「 山 淵 平 」 , 「 情 欲 寡 」 , 「 芻 豢 不 加 甘 , 大 鐘 不 加 樂 」 , 此 惑 於 用 實 , 以 亂 名 者 也 。 驗 之 所 緣 以 同 異 , 而 觀 其 孰 調 , 則 能 禁 之 矣 。 「 非 而 謁 楹 」 , 「 有 牛 馬 非 馬 也 , 」 此 惑 於 用 名 以 亂 實 者 也 。 驗 之 名 約 , 以 其 所 受 , 悖 其 所 辭 , 則 能 禁 之 矣 。

    凡 邪 說 辟 言 之 離 正 道 而 擅 作 者 , 無 不 類 於 三 惑 者 矣 。 故 明 君 知 其 分 而 不 與 辨 也 。 夫 民 易 一 以 道 , 而 不 可 與 共 故 。 故 明 君 臨 之 以 埶 , 道 之 以 道 , 申 之 以 命 , 章 之 以 論 , 禁 之 以 刑 。 故 民 之 化 道 也 如 神 , 辨 說 惡 用 矣 哉 ! 今 聖 王 沒 , 天 下 亂 , 姦 言 起 , 君 子 無 埶 以 臨 之 , 無 刑 以 禁 之 , 故 辨 說 也 。 實 不 喻 , 然 後 命 , 命 不 喻 , 然 後 期 , 期 不 喻 , 然 後 說 , 說 不 喻 , 然 後 辨 。 故 期 命 辨 說 也 者 , 用 之 大 文 也 , 而 王 業 之 始 也 。 名 聞 而 實 喻 , 名 之 用 也 。 累 而 成 文 , 名 之 麗 也 。 用 麗 俱 得 , 謂 之 知 名 。 名 也 者 , 所 以 期 累 實 也 。 辭 也 者 , 兼 異 實 之 名 以 論 一 意 也 。 辨 說 也 者 , 不 異 實 名 以 喻 動 靜 之 道 也 。 期 命 也 者 , 辨 說 之 用 也 。 辨 說 也 者 , 心 之 象 道 也 。 心 也 者 , 道 之 工 宰 也 。 道 也 者 , 治 之 經 理 也 。 心 合 於 道 , 說 合 於 心 , 辭 合 於 說 。 正 名 而 期 , 質 請 而 喻 , 辨 異 而 不 過 , 推 類 而 不 悖 。 聽 則 合 文 , 辨 則 盡 故 。 以 正 道 而 辨 姦 , 猶 引 繩 以 持 曲 直 。 是 故 邪 說 不 能 亂 , 百 家 無 所 竄 。 有 兼 聽 之 明 , 而 無 矜 奮 之 容 ; 有 兼 覆 之 厚 , 而 無 伐 德 之 色 。 說 行 則 天 下 正 , 說 不 行 則 白 道 而 冥 窮 。 是 聖 人 之 辨 說 也 。 詩 曰 : 「 顒 顒 卬 卬 , 如 圭 如 璋 , 令 聞 令 望 , 豈 弟 君 子 , 四 方 為 綱 。 」 此 之 謂 也 。

    辭 讓 之 節 得 矣 , 長 少 之 理 順 矣 ; 忌 諱 不 稱 , 祅 辭 不 出 。 以 仁 心 說 , 以 學 心 聽 , 以 公 心 辨 。 不 動 乎 眾 人 之 非 譽 , 不 治 觀 者 之 耳 目 , 不 賂 貴 者 之 權 埶 , 不 利 傳 辟 者 之 辭 。 故 能 處 道 而 不 貳 , 咄 而 不 奪 , 利 而 不 流 , 貴 公 正 而 賤 鄙 爭 , 是 士 君 子 之 辨 說 也 。 詩 曰 : 「 長 夜 漫 兮 , 永 思 騫 兮 , 大 古 之 不 慢 兮 , 禮 義 之 不 愆 兮 , 何 恤 人 之 言 兮 ! 」 此 之 謂 也 。

    君 子 之 言 , 涉 然 而 精 , 俛 然 而 類 , 差 差 然 而 齊 。 彼 正 其 名 , 當 其 辭 , 以 務 白 其 志 義 者 也 。 彼 名 辭 也 者 , 志 義 之 使 也 , 足 以 相 通 , 則 舍 之 矣 。 苟 之 , 姦 也 。 故 名 足 以 指 實 , 辭 足 以 見 極 , 則 舍 之 矣 。 外 是 者 , 謂 之 訒 , 是 君 子 之 所 棄 , 而 愚 者 拾 以 為 己 寶 。 故 愚 者 之 言 , 芴 然 而 粗 , 嘖 然 而 不 類 , 誻 誻 然 而 沸 , 彼 誘 其 名 , 眩 其 辭 , 而 無 深 於 其 志 義 者 也 。 故 窮 藉 而 無 極 , 甚 勞 而 無 功 , 貪 而 無 名 。 故 知 者 之 言 也 , 慮 之 易 知 也 , 行 之 易 安 也 , 持 之 易 立 也 , 成 則 必 得 其 所 好 , 而 不 遇 其 所 惡 焉 。 而 愚 者 反 是 。 詩 曰 : 「 為 鬼 為 蜮 , 則 不 可 得 。 有 靦 面 目 , 視 人 罔 極 。 作 此 好 歌 , 以 極 反 側 。 」 此 之 謂 也 。

    凡 語 治 而 待 去 欲 者 , 無 以 道 欲 而 困 於 有 欲 者 也 。 凡 語 治 而 待 寡 欲 者 , 無 以 節 欲 而 困 於 多 欲 者 也 。 有 欲 無 欲 , 異 類 也 , 生 死 也 , 非 治 亂 也 。 欲 之 多 寡 , 異 類 也 , 情 之 數 也 , 非 治 亂 也 。 欲 不 待 可 得 , 而 求 者 從 所 可 。 欲 不 待 可 得 , 所 受 乎 天 也 ; 求 者 從 所 可 , 所 受 乎 心 也 。 所 受 乎 天 之 一 欲 , 制 於 所 受 乎 心 之 多 , 固 難 類 所 受 乎 天 也 。 人 之 所 欲 生 甚 矣 , 人 之 惡 死 甚 矣 ; 然 而 人 有 從 生 成 死 者 , 非 不 欲 生 而 欲 死 也 , 不 可 以 生 而 可 以 死 也 。 故 欲 過 之 而 動 不 及 , 心 止 之 也 。 心 之 所 可 中 理 , 則 欲 雖 多 , 奚 傷 於 治 ? 欲 不 及 而 動 過 之 , 心 使 之 也 。 心 之 所 可 失 理 , 則 欲 雖 寡 , 奚 止 於 亂 ? 故 治 亂 在 於 心 之 所 可 , 亡 於 情 之 所 欲 。 不 求 之 其 所 在 , 而 求 之 其 所 亡 , 雖 曰 我 得 之 , 失 之 矣 。

    性 者 、 天 之 就 也 ; 情 者 、 性 之 質 也 ; 欲 者 、 情 之 應 也 。 以 所 欲 為 可 得 而 求 之 , 情 之 所 必 不 免 也 。 以 為 可 而 道 之 , 知 所 必 出 也 。 故 雖 為 守 門 , 欲 不 可 去 , 性 之 具 也 。 雖 為 天 子 , 欲 不 可 盡 。 欲 雖 不 可 盡 , 可 以 近 盡 也 。 欲 雖 不 可 去 , 求 可 節 也 。 所 欲 雖 不 可 盡 , 求 者 猶 近 盡 ; 欲 雖 不 可 去 , 所 求 不 得 , 慮 者 欲 節 求 也 。 道 者 、 進 則 近 盡 , 退 則 節 求 , 天 下 莫 之 若 也 。

    凡 人 莫 不 從 其 所 可 , 而 去 其 所 不 可 。 知 道 之 莫 之 若 也 , 而 不 從 道 者 , 無 之 有 也 。 假 之 有 人 而 欲 南 , 無 多 ; 而 惡 北 , 無 寡 , 豈 為 夫 南 之 不 可 盡 也 , 離 南 行 而 北 走 也 哉 ! 今 人 所 欲 , 無 多 ; 所 惡 , 無 寡 , 豈 為 夫 所 欲 之 不 可 盡 也 , 離 得 欲 之 道 , 而 取 所 惡 也 哉 ! 故 可 道 而 從 之 , 奚 以 損 之 而 亂 ? 不 可 道 而 離 之 , 奚 以 益 之 而 治 ? 故 知 者 論 道 而 已 矣 , 小 家 珍 說 之 所 願 者 皆 衰 矣 。

  凡 人 之 取 也 , 所 欲 未 嘗 粹 而 來 也 ; 其 去 也 , 所 惡 未 嘗 粹 而 往 也 。 故 人 無 動 而 不 可 以 不 與 權 俱 。 衡 不 正 , 則 重 縣 於 仰 , 而 人 以 為 輕 ; 輕 縣 於 俛 , 而 人 以 為 重 ; 此 人 所 以 惑 於 輕 重 也 。 權 不 正 , 則 禍 託 於 欲 , 而 人 以 為 福 ; 福 託 於 惡 , 而 人 以 為 禍 ; 此 亦 人 所 以 惑 於 禍 福 也 。 道 者 , 古 今 之 正 權 也 ; 離 道 而 內 自 擇 , 則 不 知 禍 福 之 所 託 。 易 者 , 以 一 易 一 , 人 曰 : 無 得 亦 無 喪 也 , 以 一 易 兩 , 人 曰 : 無 喪 而 有 得 也 。 以 兩 易 一 , 人 曰 : 無 得 而 有 喪 也 。 計 者 取 所 多 , 謀 者 從 所 可 。 以 兩 易 一 , 人 莫 之 為 , 明 其 數 也 。 從 道 而 出 , 猶 以 一 易 兩 也 , 奚 喪 ! 離 道 而 內 自 擇 , 是 猶 以 兩 易 一 也 , 奚 得 ! 其 累 百 年 之 欲 , 易 一 時 之 嫌 , 然 且 為 之 , 不 明 其 數 也 。

    有 嘗 試 深 觀 其 隱 而 難 者 : 志 輕 理 而 不 重 物 者 , 無 之 有 也 ; 外 重 物 而 不 內 憂 者 , 無 之 有 也 ; 行 離 理 而 不 外 危 者 , 無 之 有 也 ; 外 危 而 不 內 恐 者 , 無 之 有 也 。 心 憂 恐 , 則 口 銜 芻 豢 而 不 知 其 味 , 耳 聽 鐘 鼓 而 不 知 其 聲 , 目 視 黼 黻 而 不 知 其 狀 , 輕 煖 平 簟 而 體 不 知 其 安 。 故 嚮 萬 物 之 美 而 不 能 嗛 也 。 假 而 得 間 而 嗛 之 , 則 不 能 離 也 。 故 嚮 萬 物 之 美 而 盛 憂 , 兼 萬 物 之 美 而 盛 害 , 如 此 者 , 其 求 物 也 , 養 生 也 ? 粥 壽 也 ? 故 欲 養 其 欲 而 縱 其 情 , 欲 養 其 性 而 危 其 形 , 欲 養 其 樂 而 攻 其 心 , 欲 養 其 名 而 亂 其 行 , 如 此 者 , 雖 封 侯 稱 君 , 其 與 夫 盜 無 以 異 ; 乘 軒 戴 絻 , 其 與 無 足 無 以 異 。 夫 是 之 謂 以 己 為 物 役 矣 。

    心 平 愉 , 則 色 不 及 傭 而 可 以 養 目 , 聲 不 及 傭 而 可 以 養 耳 , 蔬 食 菜 羹 而 可 以 養 口 , 麤 布 之 衣 , 麤 紃 之 履 , 而 可 以 養 體 。 局 室 、 蘆 簾 、 稿 蓐 、 敝 机 筵 , 而 可 以 養 形 。 故 雖 無 萬 物 之 美 而 可 以 養 樂 , 無 埶 列 之 位 而 可 以 養 名 。 如 是 而 加 天 下 焉 , 其 為 天 下 多 , 其 私 樂 少 矣 。 夫 是 之 謂 重 己 役 物 。

    無 稽 之 言 , 不 見 之 行 , 不 聞 之 謀 , 君 子 慎 之 。

  性 惡 篇 第 二 十 三

    人 之 性 惡 , 其 善 者 偽 也 。 - - 今 人 之 性 , 生 而 有 好 利 焉 , 順 是 , 故 爭 奪 生 而 辭 讓 亡 焉 ; 生 而 有 疾 惡 焉 , 順 是 , 故 殘 賊 生 而 忠 信 亡 焉 ; 生 而 有 耳 目 之 欲 , 有 好 聲 色 焉 , 順 是 , 故 淫 亂 生 而 禮 義 文 理 亡 焉 。 然 則 從 人 之 性 , 順 人 之 情 , 必 出 於 爭 奪 , 合 於 犯 分 亂 理 , 而 歸 於 暴 。 故 必 將 有 師 法 之 化 , 禮 義 之 道 , 然 後 出 於 辭 讓 , 合 於 文 理 , 而 歸 於 治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故 枸 木 必 將 待 檃 栝 、 烝 矯 然 後 直 ; 鈍 金 必 將 待 礱 厲 然 後 利 ; 今 人 之 性 惡 , 必 將 待 師 法 然 後 正 , 得 禮 義 然 後 治 , 今 人 無 師 法 , 則 偏 險 而 不 正 ; 無 禮 義 , 則 悖 亂 而 不 治 , 古 者 聖 王 以 人 性 惡 , 以 為 偏 險 而 不 正 , 悖 亂 而 不 治 , 是 以 為 之 起 禮 義 , 制 法 度 , 以 矯 飾 人 之 情 性 而 正 之 , 以 擾 化 人 之 情 性 而 導 之 也 , 始 皆 出 於 治 , 合 於 道 者 也 。 今 人 之 化 師 法 , 積 文 學 , 道 禮 義 者 為 君 子 ; 縱 性 情 , 安 恣 孳 , 而 違 禮 義 者 為 小 人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孟 子 曰 : 「 今 之 學 者 , 其 性 善 。 」

    曰 : 是 不 然 。 是 不 及 知 人 之 性 , 而 不 察 乎 人 之 性 偽 之 分 者 也 。 凡 性 者 , 天 之 就 也 , 不 可 學 , 不 可 事 。 禮 義 者 , 聖 人 之 所 生 也 , 人 之 所 學 而 能 , 所 事 而 成 者 也 。 不 可 學 , 不 可 事 , 而 在 人 者 , 謂 之 性 ; 可 學 而 能 , 可 事 而 成 之 在 人 者 , 謂 之 偽 。 是 性 偽 之 分 也 。 今 人 之 性 , 目 可 以 見 , 耳 可 以 聽 ; 夫 可 以 見 之 明 不 離 目 , 可 以 聽 之 聰 不 離 耳 , 目 明 而 耳 聰 , 不 可 學 明 矣 。

    孟 子 曰 : 「 今 人 之 性 善 , 將 皆 失 喪 其 性 故 也 。 」

    曰 : 若 是 則 過 矣 。 今 人 之 性 , 生 而 離 其 朴 , 離 其 資 , 必 失 而 喪 之 。 用 此 觀 之 , 然 則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所 謂 性 善 者 , 不 離 其 朴 而 美 之 , 不 離 其 資 而 利 之 也 。 使 夫 資 朴 之 於 美 , 心 意 之 於 善 , 若 夫 可 以 見 之 明 不 離 目 , 可 以 聽 之 聰 不 離 耳 , 故 曰 目 明 而 耳 聰 也 。 今 人 之 性 , 飢 而 欲 飽 , 寒 而 欲 煖 , 勞 而 欲 休 , 此 人 之 情 性 也 。 今 人 見 長 而 不 敢 先 食 者 , 將 有 所 讓 也 ; 勞 而 不 敢 求 息 者 , 將 有 所 代 也 。 夫 子 之 讓 乎 父 , 弟 之 讓 乎 兄 , 子 之 代 乎 父 , 弟 之 代 乎 兄 , 此 二 行 者 , 皆 反 於 性 而 悖 於 情 也 ; 然 而 孝 子 之 道 , 禮 義 之 文 理 也 。 故 順 情 性 則 不 辭 讓 矣 , 辭 讓 則 悖 於 情 性 矣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問 者 曰 : 「 人 之 性 惡 , 則 禮 義 惡 生 ? 」

    應 之 曰 : 凡 禮 義 者 , 是 生 於 聖 人 之 偽 , 非 故 生 於 人 之 性 也 。 故 陶 人 埏 埴 而 為 器 , 然 則 器 生 於 陶 人 之 偽 , 非 故 生 於 人 之 性 也 。 故 工 人 斲 木 而 成 器 , 然 則 器 生 於 工 人 之 偽 , 非 故 生 於 人 之 性 也 。 聖 人 積 思 慮 , 習 偽 故 , 以 生 禮 義 而 起 法 度 , 然 則 禮 義 法 度 者 , 是 生 於 聖 人 之 偽 , 非 故 生 於 人 之 性 也 。 若 夫 目 好 色 , 耳 好 聽 , 口 好 味 , 心 好 利 , 骨 體 膚 理 好 愉 佚 , 是 皆 生 於 人 之 情 性 者 也 ; 感 而 自 然 , 不 待 事 而 後 生 之 者 也 。 夫 感 而 不 能 然 , 必 且 待 事 而 後 然 者 , 謂 之 生 於 偽 。 是 性 偽 之 所 生 , 其 不 同 之 徵 也 。

    故 聖 人 化 性 而 起 偽 , 偽 起 而 生 禮 義 , 禮 義 生 而 制 法 度 ; 然 則 禮 義 法 度 者 , 是 聖 人 之 所 生 也 。 故 聖 人 之 所 以 同 於 眾 , 其 不 異 於 眾 者 , 性 也 ; 所 以 異 而 過 眾 者 , 偽 也 。 夫 好 利 而 欲 得 者 , 此 人 之 情 性 也 。 假 之 有 弟 兄 資 財 而 分 者 , 且 順 情 性 , 好 利 而 欲 得 , 若 是 , 則 兄 弟 相 拂 奪 矣 ; 且 化 禮 義 之 文 理 , 若 是 , 則 讓 乎 國 人 矣 。 故 順 情 性 則 弟 兄 爭 矣 , 化 禮 義 則 讓 乎 國 人 矣 。

    凡 人 之 欲 為 善 者 , 為 性 惡 也 。 夫 薄 願 厚 , 惡 願 美 , 狹 願 廣 , 貧 願 富 , 賤 願 貴 , 苟 無 之 中 者 , 必 求 於 外 。 故 富 而 不 願 財 , 貴 而 不 願 埶 , 苟 有 之 中 者 , 必 不 及 於 外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欲 為 善 者 , 為 性 惡 也 。 今 人 之 性 , 固 無 禮 義 , 故 彊 學 而 求 有 之 也 ; 性 不 知 禮 義 , 故 思 慮 而 求 知 之 也 。 然 則 性 而 已 , 則 人 無 禮 義 , 不 知 禮 義 。 人 無 禮 義 則 亂 , 不 知 禮 義 則 悖 。 然 則 性 而 已 , 則 悖 亂 在 己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孟 子 曰 : 「 人 之 性 善 。 」

    曰 : 是 不 然 。 凡 古 今 天 下 之 所 謂 善 者 , 正 理 平 治 也 ; 所 謂 惡 者 , 偏 險 悖 亂 也 : 是 善 惡 之 分 也 矣 。 今 誠 以 人 之 性 固 正 理 平 治 邪 , 則 有 惡 用 聖 王 , 惡 用 禮 義 哉 ? 雖 有 聖 王 禮 義 , 將 曷 加 於 正 理 平 治 也 哉 ? 今 不 然 , 人 之 性 惡 。 故 古 者 聖 人 以 人 之 性 惡 , 以 為 偏 險 而 不 正 , 悖 亂 而 不 治 , 故 為 之 立 君 上 之 埶 以 臨 之 , 明 禮 義 以 化 之 , 起 法 正 以 治 之 , 重 刑 罰 以 禁 之 , 使 天 下 皆 出 於 治 , 合 於 善 也 。 是 聖 王 之 治 而 禮 義 之 化 也 。 今 當 試 去 君 上 之 埶 , 無 禮 義 之 化 , 去 法 正 之 治 , 無 刑 罰 之 禁 , 倚 而 觀 天 下 民 人 之 相 與 也 。 若 是 , 則 夫 彊 者 害 弱 而 奪 之 , 眾 者 暴 寡 而 譁 之 , 天 下 悖 亂 而 相 亡 , 不 待 頃 矣 。 用 此 觀 之 , 然 則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故 善 言 古 者 , 必 有 節 於 今 ; 善 言 天 者 , 必 有 徵 於 人 。 凡 論 者 貴 其 有 辨 合 , 有 符 驗 。 故 坐 而 言 之 , 起 而 可 設 , 張 而 可 施 行 。 今 孟 子 曰 : 「 人 之 性 善 。 」 無 辨 合 符 驗 , 坐 而 言 之 , 起 而 不 可 設 , 張 而 不 可 施 行 , 豈 不 過 甚 矣 哉 ! 故 性 善 則 去 聖 王 , 息 禮 義 矣 。 性 惡 則 與 聖 王 , 貴 禮 義 矣 。 故 檃 栝 之 生 , 為 枸 木 也 ; 繩 墨 之 起 , 為 不 直 也 ; 立 君 上 , 明 禮 義 , 為 性 惡 也 。 用 此 觀 之 , 然 則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直 木 不 待 檃 栝 而 直 者 , 其 性 直 也 。 枸 木 必 將 待 檃 栝 烝 矯 然 後 直 者 , 以 其 性 不 直 也 。 今 人 之 性 惡 , 必 將 待 聖 王 之 治 , 禮 義 之 化 , 然 後 始 出 於 治 , 合 於 善 也 。 用 此 觀 之 ,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問 者 曰 : 「 禮 義 積 偽 者 , 是 人 之 性 , 故 聖 人 能 生 之 也 。 」

    應 之 曰 : 是 不 然 。 夫 陶 人 埏 埴 而 生 瓦 , 然 則 瓦 埴 豈 陶 人 之 性 也 哉 ? 工 人 斲 木 而 生 器 , 然 則 器 木 豈 工 人 之 性 也 哉 ? 夫 聖 人 之 於 禮 義 也 , 辟 則 陶 埏 而 生 之 也 。 然 則 禮 義 積 偽 者 , 豈 人 之 本 性 也 哉 ! 凡 人 之 性 者 , 堯 舜 之 與 桀 跖 , 其 性 一 也 ; 君 子 之 與 小 人 , 其 性 一 也 。 今 將 以 禮 義 積 偽 為 人 之 性 邪 ? 然 則 有 曷 貴 堯 禹 , 曷 貴 君 子 矣 哉 ! 凡 貴 堯 禹 君 子 者 , 能 化 性 , 能 起 偽 , 偽 起 而 生 禮 義 。 然 則 聖 人 之 於 禮 義 積 偽 也 , 亦 猶 陶 埏 而 為 之 也 。 用 此 觀 之 , 然 則 禮 義 積 偽 者 , 豈 人 之 性 也 哉 ! 所 賤 於 桀 跖 小 人 者 , 從 其 性 , 順 其 情 , 安 恣 孳 , 以 出 乎 貪 利 爭 奪 。 故 人 之 性 惡 明 矣 , 其 善 者 偽 也 。 天 非 私 曾 騫 孝 己 而 外 眾 人 也 , 然 而 曾 騫 孝 己 獨 厚 於 孝 之 實 , 而 全 於 孝 之 名 者 , 何 也 ? 以 綦 於 禮 義 故 也 。 天 非 私 齊 魯 之 民 而 外 秦 人 也 , 然 而 於 父 子 之 義 , 夫 婦 之 別 , 不 如 齊 魯 之 孝 具 敬 文 者 , 何 也 ? 以 秦 人 從 情 性 , 安 恣 孳 , 慢 於 禮 義 故 也 , 豈 其 性 異 矣 哉 !

    「 塗 之 人 可 以 為 禹 。 」 曷 謂 也 ?

    曰 : 凡 禹 之 所 以 為 禹 者 , 以 其 為 仁 義 法 正 也 。 然 則 仁 義 法 正 有 可 知 可 能 之 理 。 然 而 塗 之 人 也 , 皆 有 可 以 知 仁 義 法 正 之 質 , 皆 有 可 以 能 仁 義 法 正 之 具 , 然 則 其 可 以 為 禹 明 矣 。 今 以 仁 義 法 正 為 固 無 可 知 可 能 之 理 邪 ? 然 則 唯 禹 不 知 仁 義 法 正 , 不 能 仁 義 法 正 也 。 將 使 塗 之 人 固 無 可 以 知 仁 義 法 正 之 質 , 而 固 無 可 以 能 仁 義 法 正 之 具 邪 ? 然 則 塗 之 人 也 , 且 內 不 可 以 知 父 子 之 義 , 外 不 可 以 知 君 臣 之 正 。 今 不 然 。 塗 之 人 者 , 皆 內 可 以 知 父 子 之 義 , 外 可 以 知 君 臣 之 正 , 然 則 其 可 以 知 之 質 , 可 以 能 之 具 , 其 在 塗 之 人 明 矣 。 今 使 塗 之 人 者 , 以 其 可 以 知 之 質 , 可 以 能 之 具 , 本 夫 仁 義 法 正 之 可 知 可 能 之 理 , 可 能 之 具 , 然 則 其 可 以 為 禹 明 矣 。 今 使 塗 之 人 伏 術 為 學 , 專 心 一 志 , 思 索 孰 察 , 加 日 縣 久 , 積 善 而 不 息 , 則 通 於 神 明 , 參 於 天 地 矣 。 故 聖 人 者 , 人 之 所 積 而 致 矣 。

    曰 : 「 聖 可 積 而 致 , 然 而 皆 不 可 積 , 何 也 ? 」

    曰 : 可 以 而 不 可 使 也 。 故 小 人 可 以 為 君 子 , 而 不 肯 為 君 子 ; 君 子 可 以 為 小 人 , 而 不 肯 為 小 人 。 小 人 君 子 者 , 未 嘗 不 可 以 相 為 也 , 然 而 不 相 為 者 , 可 以 而 不 可 使 也 。 故 塗 之 人 可 以 為 禹 , 則 然 ; 塗 之 人 能 為 禹 , 則 未 必 然 也 。 雖 不 能 為 禹 , 無 害 可 以 為 禹 。 足 可 以 遍 行 天 下 , 然 而 未 嘗 有 遍 行 天 下 者 也 。 夫 工 匠 農 賈 , 未 嘗 不 可 以 相 為 事 也 , 然 而 未 嘗 能 相 為 事 也 。 用 此 觀 之 , 然 則 可 以 為 , 未 必 能 也 ; 雖 不 能 , 無 害 可 以 為 。 然 則 能 不 能 之 與 可 不 可 , 其 不 同 遠 矣 , 其 不 可 以 相 為 明 矣 。

    堯 問 於 舜 曰 : 「 人 情 何 如 ? 」 舜 對 曰 : 「 人 情 甚 不 美 , 又 何 問 焉 ! 妻 子 具 而 孝 衰 於 親 , 嗜 欲 得 而 信 衰 於 友 , 爵 祿 盈 而 忠 衰 於 君 。 人 之 情 乎 ! 人 之 情 乎 ! 甚 不 美 , 又 何 問 焉 ! 唯 賢 者 為 不 然 。 」

    有 聖 人 之 知 者 , 有 士 君 子 之 知 者 , 有 小 人 之 知 者 , 有 役 夫 之 知 者 。 多 言 則 文 而 類 , 終 日 議 其 所 以 , 言 之 千 舉 萬 變 , 其 統 類 一 也 : 是 聖 人 之 知 也 。 少 言 則 徑 而 省 , 論 而 法 , 若 佚 之 以 繩 : 是 士 君 子 之 知 也 。 其 言 也 諂 , 其 行 也 悖 , 其 舉 事 多 悔 : 是 小 人 之 知 也 。 齊 給 便 敏 而 無 類 , 雜 能 旁 魄 而 無 用 , 析 速 粹 孰 而 不 急 , 不 恤 是 非 , 不 論 曲 直 , 以 期 勝 人 為 意 , 是 役 夫 之 知 也 。

    有 上 勇 者 , 有 中 勇 者 , 有 下 勇 者 。 天 下 有 中 , 敢 直 其 身 ; 先 王 有 道 , 敢 行 其 意 ; 上 不 循 於 亂 世 之 君 , 下 不 俗 於 亂 世 之 民 ; 仁 之 所 在 無 貧 窮 , 仁 之 所 亡 無 富 貴 ; 天 下 知 之 , 則 欲 與 天 下 同 苦 樂 之 ; 天 下 不 知 之 , 則 傀 然 獨 立 天 地 之 間 而 不 畏 : 是 上 勇 也 。 禮 恭 而 意 儉 , 大 齊 信 焉 , 而 輕 貨 財 ; 賢 者 敢 推 而 尚 之 , 不 肖 者 敢 援 而 廢 之 : 是 中 勇 也 。 輕 身 而 重 貨 , 恬 禍 而 廣 解 苟 免 , 不 恤 是 非 然 不 然 之 情 , 以 期 勝 人 為 意 : 是 下 勇 也 。

    繁 弱 、 鉅 黍 古 之 良 弓 也 ; 然 而 不 得 排 檠 則 不 能 自 正 。 桓 公 之 蔥 , 太 公 之 闕 , 文 王 之 錄 , 莊 君 之 曶 , 闔 閭 之 干 將 、 莫 邪 、 鉅 闕 、 辟 閭 , 此 皆 古 之 良 劍 也 ; 然 而 不 加 砥 厲 則 不 能 利 , 不 得 人 力 則 不 能 斷 。 驊 騮 、 騹 驥 、 纖 離 、 綠 耳 , 此 皆 古 之 良 馬 也 ; 然 而 必 前 有 銜 轡 之 制 , 後 有 鞭 策 之 威 , 加 之 以 造 父 之 駛 , 然 後 一 日 而 致 千 里 也 。 夫 人 雖 有 性 質 美 而 心 辯 知 , 必 將 求 賢 師 而 事 之 , 擇 良 友 而 友 之 。 得 賢 師 而 事 之 , 則 所 聞 者 堯 舜 禹 湯 之 道 也 ; 得 良 友 而 友 之 , 則 所 見 者 忠 信 敬 讓 之 行 也 。 身 日 進 於 仁 義 而 不 自 知 也 者 , 靡 使 然 也 。 今 與 不 善 人 處 , 則 所 聞 者 欺 誣 詐 偽 也 , 所 見 者 汙 漫 淫 邪 貪 利 之 行 也 , 身 且 加 於 刑 戮 而 不 自 知 者 , 靡 使 然 也 。 傳 曰 : 「 不 知 其 子 視 其 友 , 不 知 其 君 視 其 左 右 。 」 靡 而 已 矣 ! 靡 而 已 矣 !

  君 子 篇 第 二 十 四

    天 子 無 妻 , 告 人 無 匹 也 。 四 海 之 內 無 客 禮 , 告 無 適 也 。 足 能 行 , 待 相 者 然 後 進 ; 口 能 言 , 待 官 人 然 後 詔 。 不 視 而 見 , 不 聽 而 聰 , 不 言 而 信 , 不 慮 而 知 , 不 動 而 功 , 告 至 備 也 。 天 子 也 者 , 埶 至 重 , 形 至 佚 , 心 至 愈 , 志 無 所 詘 , 形 無 所 勞 , 尊 無 上 矣 。 詩 曰 : 「 普 天 之 下 , 莫 非 王 土 ; 率 土 之 濱 , 莫 非 王 臣 。 」 此 之 謂 也 。

    聖 王 在 上 , 分 義 行 乎 下 , 則 士 大 夫 無 流 淫 之 行 , 百 吏 官 人 無 怠 慢 之 事 , 眾 庶 百 姓 無 姦 怪 之 俗 , 無 盜 賊 之 罪 , 莫 敢 犯 上 之 大 禁 , 天 下 曉 然 皆 知 夫 盜 竊 之 不 可 以 為 富 也 , 皆 知 夫 賊 害 之 不 可 以 為 壽 也 , 皆 知 夫 犯 上 之 禁 不 可 以 為 安 也 。 由 其 道 則 人 得 其 所 好 焉 , 不 由 其 道 則 必 遇 其 所 惡 焉 。 是 故 刑 罰 綦 省 而 威 行 如 流 , 世 曉 然 皆 知 夫 為 姦 則 雖 隱 竄 逃 亡 之 由 不 足 以 免 也 , 故 莫 不 服 罪 而 請 。 書 云 : 「 凡 人 自 得 罪 。 」 此 之 謂 也 。

    故 刑 當 罪 則 威 , 不 當 罪 則 侮 ; 爵 當 賢 則 貴 , 不 當 賢 則 賤 。 古 者 刑 不 過 罪 , 爵 不 踰 德 。 故 殺 其 父 而 臣 其 子 , 殺 其 兄 而 臣 其 弟 。 刑 罰 不 怒 罪 , 爵 賞 不 踰 德 , 分 然 各 以 其 誠 通 。 是 以 為 善 者 勸 , 為 不 善 者 沮 ; 刑 罰 綦 省 , 而 威 行 如 流 , 政 令 致 明 , 而 化 易 如 神 。 傳 曰 : 「 一 人 有 慶 , 兆 民 賴 之 。 」 此 之 謂 也 。

    亂 世 則 不 然 : 刑 罰 怒 罪 , 爵 賞 踰 德 , 以 族 論 罪 , 以 世 舉 賢 。 故 一 人 有 罪 , 而 三 族 皆 夷 , 德 雖 如 舜 , 不 免 刑 均 , 是 以 族 論 罪 也 。 先 祖 當 賢 , 後 子 孫 必 顯 , 行 雖 如 桀 紂 , 列 從 必 尊 , 此 以 世 舉 賢 也 。 以 族 論 罪 , 以 世 舉 賢 , 雖 欲 無 亂 , 得 乎 哉 ! 詩 曰 : 「 百 川 沸 騰 , 山 冢 崒 崩 , 高 岸 為 谷 , 深 谷 為 陵 。 哀 今 之 人 , 胡 憯 莫 懲 ! 」 此 之 謂 也 。

  論 法 聖 王 , 則 知 所 貴 矣 ; 以 義 制 事 , 則 知 所 利 矣 。 論 知 所 貴 , 則 知 所 養 矣 ; 事 知 所 利 , 則 動 知 所 出 矣 。 - - 二 者 是 非 之 本 , 得 失 之 原 也 。 故 成 王 之 於 周 公 也 , 無 所 往 而 不 聽 , 知 所 貴 也 。 桓 公 之 於 管 仲 也 , 國 事 無 所 往 而 不 用 , 知 所 利 也 。 吳 有 伍 子 胥 而 不 能 用 , 國 至 於 亡 , 倍 道 失 賢 也 。 故 尊 聖 者 王 , 貴 賢 者 霸 , 敬 賢 者 存 , 慢 賢 者 亡 , 古 今 一 也 。 故 尚 賢 , 使 能 , 等 貴 賤 , 分 親 疏 , 序 長 幼 , 此 先 王 之 道 也 。 故 尚 賢 使 能 , 則 主 尊 下 安 ; 貴 賤 有 等 , 則 令 行 而 不 流 ; 親 疏 有 分 , 則 施 行 而 不 悖 ; 長 幼 有 序 , 則 事 業 捷 成 而 有 所 休 。 故 仁 者 , 仁 此 者 也 ; 義 者 , 分 此 者 也 ; 節 者 , 死 生 此 者 也 ; 忠 者 , 惇 慎 此 者 也 ; 兼 此 而 能 之 備 矣 ; 備 而 不 矜 , 一 自 善 也 , 謂 之 聖 。 不 矜 矣 , 夫 故 天 下 不 與 爭 能 , 而 致 善 用 其 功 。 有 而 不 有 也 , 夫 故 為 天 下 貴 矣 。 詩 曰 : 「 淑 人 君 子 , 其 儀 不 忒 ; 其 儀 不 忒 , 正 是 四 國 。 」 此 之 謂 也 。

  成 相 篇 第 二 十 五

請 成 相 : 世 之 殃 , 愚 闇 愚 闇 墮 賢 良 ! 人 主 無 賢 , 如 瞽 無 相 , 何 倀 倀 ! 請 布 基 , 慎 聖 人 , 愚 而 自 專 事 不 治 。 主 忌 苟 勝 , 群 臣 莫 諫 , 必 逢 災 。 論 臣 過 , 反 其 施 , 尊 主 安 國 尚 賢 義 。 拒 諫 飾 非 , 愚 而 上 同 , 國 必 禍 。 曷 謂 「 罷 」 ? 國 多 私 , 比 周 還 主 黨 與 施 。 遠 賢 近 讒 , 忠 臣 蔽 塞 主 埶 移 。 曷 謂 「 賢 」 ? 明 君 臣 , 上 能 尊 主 下 愛 民 。 主 誠 聽 之 , 天 下 為 一 海 內 賓 。 主 之 孽 , 讒 人 達 , 賢 能 遁 逃 國 乃 蹙 。 愚 以 重 愚 , 闇 以 重 闇 , 成 為 桀 。 世 之 災 , 妒 賢 能 , 飛 廉 知 政 任 惡 來 。 卑 其 志 意 , 大 其 園 圃 高 其 臺 。 武 王 怒 , 師 牧 野 , 紂 卒 易 鄉 啟 乃 下 。 武 王 善 之 , 封 之 於 宋 立 其 祖 。 世 之 衰 , 讒 人 歸 , 比 干 見 刳 箕 子 累 。 武 王 誅 之 , 呂 尚 招 麾 殷 民 懷 。 世 之 禍 , 惡 賢 士 , 子 胥 見 殺 百 里 徙 。 穆 公 任 之 , 強 配 五 伯 六 卿 施 。 世 之 愚 , 惡 大 儒 , 逆 斥 不 通 孔 子 拘 。 展 禽 三 絀 , 春 申 道 綴 , 基 畢 輸 。 請 牧 基 , 賢 者 思 , 堯 在 萬 世 如 見 之 。 讒 人 罔 極 , 險 陂 傾 側 此 之 疑 。 基 必 施 , 辨 賢 罷 , 文 武 之 道 同 伏 戲 , 由 之 者 治 , 不 由 者 亂 , 何 疑 為 ? 凡 成 相 , 辨 法 方 , 至 治 之 極 復 後 王 。 慎 墨 季 惠 , 百 家 之 說 欺 不 詳 。 治 復 一 , 脩 之 吉 , 君 子 執 之 心 如 結 , 眾 人 貳 之 , 讒 夫 棄 之 , 形 是 詰 。 水 至 平 , 端 不 傾 , 心 術 如 此 象 聖 人 。 人 而 有 埶 , 直 而 用 抴 必 參 天 。 世 無 王 , 窮 賢 良 , 暴 人 芻 豢 , 仁 人 糟 糠 ; 禮 樂 息 滅 , 聖 人 隱 伏 , 墨 術 行 。 治 之 經 , 禮 與 刑 , 君 子 以 脩 百 姓 寧 。 明 德 慎 罰 , 國 家 既 治 四 海 平 。 治 之 志 , 後 埶 富 , 君 子 誠 之 好 以 待 。 處 之 敦 固 , 有 深 藏 之 , 能 遠 思 。 思 乃 精 , 志 之 榮 , 好 而 壹 之 神 以 成 。 精 神 相 反 , 一 而 不 貳 、 為 聖 人 。 治 之 道 , 美 不 老 , 君 子 由 之 佼 以 好 。 下 以 教 誨 子 弟 , 上 以 事 祖 考 。 成 相 竭 , 辭 不 蹙 , 君 子 道 之 順 以 達 。 宗 其 賢 良 , 辨 其 殃 孽 , □ □ □ 。

請 成 相 , 道 聖 王 , 堯 舜 尚 賢 身 辭 讓 , 許 由 善 卷 , 重 義 輕 利 行 顯 明 。 堯 讓 賢 , 以 為 民 , 氾 利 兼 愛 德 施 均 。 辨 治 上 下 , 貴 賤 有 等 明 君 臣 。 堯 授 能 , 舜 遇 時 , 尚 賢 推 德 天 下 治 。 雖 有 聖 賢 , 適 不 遇 世 , 孰 知 之 ? 堯 不 德 , 舜 不 辭 , 妻 以 二 女 任 以 事 。 大 人 哉 舜 , 南 面 而 立 萬 物 備 。 舜 授 禹 , 以 天 下 , 尚 得 推 賢 不 失 序 。 外 不 避 仇 , 內 不 阿 親 , 賢 者 予 。 禹 勞 心 力 , 堯 有 德 , 干 戈 不 用 三 苗 服 。 舉 舜 甽 畝 , 任 之 天 下 , 身 休 息 。 得 后 稷 , 五 穀 殖 ; 夔 為 樂 正 鳥 獸 服 ; 契 為 司 徒 , 民 知 孝 弟 尊 有 德 。 禹 有 功 , 抑 下 鴻 , 辟 除 民 害 逐 共 工 。 北 決 九 河 , 通 十 二 渚 , 疏 三 江 。 禹 傅 土 , 平 天 下 , 躬 親 為 民 行 勞 苦 。 得 益 、 皋 陶 、 橫 革 、 直 成 、 為 輔 。 契 玄 王 , 生 昭 明 , 居 於 砥 石 遷 於 商 , 十 有 四 世 , 乃 有 天 乙 是 成 湯 。 天 乙 湯 , 論 舉 當 , 身 讓 卞 隨 舉 牟 光 。 □ □ □ □ , 道 古 賢 聖 基 必 張 。

願 陳 辭 , □ □ □ , 世 亂 惡 善 不 此 治 。 隱 過 疾 賢 , 長 由 姦 詐 鮮 無 災 。 患 難 哉 ! 阪 為 先 , 聖 知 不 用 愚 者 謀 。 前 車 已 覆 , 後 未 知 更 , 何 覺 時 ? 不 覺 悟 , 不 知 苦 , 迷 惑 失 指 易 上 下 。 中 不 上 達 , 蒙 揜 耳 目 塞 門 戶 。 門 戶 塞 , 大 迷 惑 , 悖 亂 昏 莫 不 終 極 ; 是 非 反 易 , 比 周 欺 上 惡 正 直 。 正 直 惡 , 心 無 度 , 邪 枉 辟 回 失 道 途 。 己 無 郵 人 , 我 獨 自 美 , 豈 獨 無 故 ? 不 知 戒 , 後 必 有 , 恨 後 遂 過 不 肯 悔 。 讒 夫 多 進 , 反 覆 言 語 生 詐 態 。 人 之 態 , 不 如 備 , 爭 寵 嫉 賢 利 惡 忌 ; 妒 功 毀 賢 , 下 歛 黨 與 上 蔽 匿 。 上 壅 蔽 , 失 輔 埶 , 任 用 讒 夫 不 能 制 。 郭 公 長 父 之 難 , 厲 王 流 於 彘 。 周 幽 厲 , 所 以 敗 , 不 聽 規 諫 忠 是 害 。 嗟 我 何 人 , 獨 不 遇 時 當 亂 世 ! 欲 衷 對 , 言 不 從 , 恐 為 子 胥 身 離 凶 ; 進 諫 不 聽 , 剄 而 獨 鹿 棄 之 江 。 觀 往 事 , 以 自 戒 , 治 亂 是 非 亦 可 識 。 □ □ □ □ , 託 於 成 相 以 喻 意 。

請 成 相 , 言 治 方 , 君 論 有 五 約 以 明 。 君 謹 守 之 , 下 皆 平 正 , 國 乃 昌 。 臣 下 職 , 莫 游 食 , 務 本 節 用 財 無 極 。 事 業 聽 上 , 莫 得 相 使 , 一 民 力 。 守 其 職 , 足 衣 食 , 厚 薄 有 等 明 爵 服 。 利 往 卬 上 , 莫 得 擅 與 , 孰 私 得 ? 君 法 明 , 論 有 常 , 表 儀 既 設 民 知 方 。 進 退 有 律 , 莫 得 貴 賤 、 孰 私 王 ? 君 法 儀 , 禁 不 為 , 莫 不 說 教 名 不 移 。 脩 之 者 榮 , 離 之 者 辱 , 孰 它 師 ? 刑 稱 陳 , 守 其 銀 , 下 不 得 用 輕 私 門 。 罪 禍 有 律 , 莫 得 輕 重 威 不 分 。 請 牧 基 , 明 有 祺 , 主 好 論 議 必 善 謀 。 五 聽 脩 領 , 莫 不 理 續 主 執 持 。 聽 之 經 , 明 其 請 , 參 伍 明 謹 施 賞 刑 。 顯 者 必 得 , 隱 者 復 顯 , 民 反 誠 。 言 有 節 , 稽 其 實 , 信 誕 以 分 賞 刑 必 。 下 不 欺 上 , 皆 以 情 言 , 明 若 日 。 上 通 利 , 隱 遠 至 , 觀 法 不 法 見 不 視 。 耳 目 既 顯 , 吏 敬 法 令 莫 敢 恣 。 君 教 出 , 行 有 律 , 吏 謹 將 之 無 鈹 滑 。 下 不 私 請 , 各 以 宜 , 舍 巧 拙 。 臣 謹 脩 , 君 制 變 , 公 察 善 思 論 不 亂 。 以 治 天 下 , 後 世 法 之 成 律 貫 。

  賦 篇 第 二 十 六

    爰 有 大 物 , 非 絲 非 帛 , 文 理 成 章 ; 非 日 非 月 , 為 天 下 明 。 生 者 以 壽 , 死 者 以 葬 。 城 郭 以 固 , 三 軍 以 強 。 粹 而 王 , 駁 而 伯 , 無 一 焉 而 亡 。 臣 愚 不 識 , 敢 請 之 王 ?

    王 曰 : 此 夫 文 而 不 采 者 歟 ? 簡 然 易 知 , 而 致 有 理 者 歟 ? 君 子 所 敬 , 而 小 人 所 不 者 歟 ? 性 不 得 則 若 禽 獸 , 性 得 之 則 甚 雅 似 者 歟 ? 匹 夫 隆 之 則 為 聖 人 , 諸 侯 隆 之 則 一 四 海 者 歟 ? 致 明 而 約 , 甚 順 而 體 , 請 歸 之 禮 。 - - 禮 。

    皇 天 隆 物 , 以 示 施 下 民 , 或 厚 或 薄 , 常 不 齊 均 。 桀 紂 以 亂 , 湯 武 以 賢 。 涽 涽 淑 淑 , 皇 皇 穆 穆 。 周 流 四 海 , 曾 不 崇 日 。 君 子 以 脩 , 跖 以 穿 室 。 大 參 乎 天 , 精 微 而 無 形 , 行 義 以 正 , 事 業 以 成 。 可 以 禁 暴 足 窮 , 百 姓 待 之 而 後 泰 寧 。 臣 愚 不 識 , 願 問 其 名 。

    曰 : 此 夫 安 寬 平 而 危 險 隘 者 邪 ? 脩 潔 之 為 親 , 而 雜 汙 之 為 狄 者 邪 ? 甚 深 藏 而 外 勝 敵 者 邪 ? 法 禹 舜 而 能 弇 跡 者 邪 ? 行 為 動 靜 待 之 而 後 適 者 邪 ? 血 氣 之 精 也 , 志 意 之 榮 也 , 百 姓 待 之 而 後 寧 也 , 天 下 待 之 而 後 平 也 , 明 達 純 粹 而 無 疵 也 , 夫 是 之 謂 君 子 之 知 - - 知 。

    有 物 於 此 , 居 則 周 靜 致 下 , 動 則 綦 高 以 鉅 , 圓 者 中 規 , 方 者 中 矩 , 大 參 天 地 , 德 厚 堯 禹 , 精 微 乎 毫 毛 , 而 充 盈 乎 大 寓 。 忽 兮 其 極 之 遠 也 , 攭 兮 其 相 逐 而 反 也 , 卬 卬 兮 天 下 之 咸 蹇 也 。 德 厚 而 不 捐 , 五 采 備 而 成 文 , 往 來 惛 憊 , 通 于 大 神 , 出 入 甚 極 , 莫 知 其 門 。 天 下 失 之 則 滅 , 得 之 則 存 。 弟 子 不 敏 , 此 之 願 陳 , 君 子 設 辭 , 請 測 意 之 。

    曰 : 此 夫 大 而 不 塞 者 與 ? 充 盈 大 宇 而 不 窕 , 入 卻 穴 而 不 偪 者 與 ? 行 遠 疾 速 , 而 不 可 託 訊 者 與 ? 往 來 惛 憊 , 而 不 可 為 固 塞 者 與 ? 暴 至 殺 傷 , 而 不 億 忌 者 與 ? 功 被 天 下 , 而 不 私 置 者 與 ? 託 地 而 游 宇 , 友 風 而 子 雨 , 冬 日 作 寒 , 夏 日 作 暑 , 廣 大 精 神 , 請 歸 之 雲 - - 雲 。

    有 物 於 此 ,(人蠡) (人蠡) 兮 其 狀, 屢 化 如 神 , 功 被 天 下 , 為 萬 世 文 。 禮 樂 以 成 , 貴 賤 以 分 , 養 老 長 幼 , 待 之 而 後 存 。 名 號 不 美 , 與 「 暴 」 為 鄰 。 功 立 而 身 廢 , 事 成 而 家 敗 。 棄 其 耆 老 , 收 其 後 世 。 人 屬 所 利 , 飛 鳥 所 害 。 臣 愚 不 識 , 請 占 之 五 泰 。

    五 泰 占 之 曰 : 此 夫 身 女 好 , 而 頭 馬 首 者 與 ? 屢 化 而 不 壽 者 與 ? 善 壯 而 拙 老 者 與 ? 有 父 母 而 無 牝 牡 者 與 ? 冬 伏 而 夏 游 , 食 桑 而 吐 絲 , 前 亂 而 後 治 , 夏 生 而 惡 暑 , 喜 濕 而 惡 雨 , 蛹 以 為 母 , 蛾 以 為 父 , 三 俯 三 起 , 事 乃 大 已 , 夫 是 之 謂 蠶 理 。 - - 蠶

    有 物 於 此 , 生 於 山 阜 , 處 於 室 堂 。 無 知 無 巧 , 善 治 衣 裳 。 不 盜 不 竊 , 穿 窬 而 行 。 日 夜 合 離 , 以 成 文 章 。 以 能 合 從 , 又 善 連 衡 。 下 覆 百 姓 , 上 飾 帝 王 。 功 業 甚 博 , 不 見 賢 良 。 時 用 則 存 , 不 用 則 亡 。 臣 愚 不 識 , 敢 請 之 王 。

    王 曰 : 此 夫 始 生 鉅 , 其 成 功 小 者 邪 ? 長 其 尾 而 銳 其 剽 者 邪 ? 頭 銛 達 而 尾 趙 繚 者 邪 ? 一 往 一 來 , 結 尾 以 為 事 。 無 羽 無 翼 , 反 覆 甚 極 。 尾 生 而 事 起 , 尾 邅 而 事 已 。 簪 以 為 父 , 管 以 為 母 。 既 以 縫 表 , 又 以 連 裡 : 夫 是 之 謂 箴 理 。 - - 箴

    天 下 不 治 , 請 陳 佹 詩 : 天 地 易 位 , 四 時 易 鄉 。 列 星 殞 墜 , 旦 暮 晦 盲 。 幽 闇 登 昭 , 日 月 下 藏 。 公 正 無 私 , 見 謂 從 橫 。 志 愛 公 利 , 重 樓 疏 堂 。 無 私 罪 人 , 憼 革 貳 兵 。 道 德 純 備 , 讒 口 將 將 。 仁 人 絀 約 , 敖 暴 擅 彊 。 天 下 幽 險 , 恐 失 世 英 。 螭 龍 為 蝘 蜓 , 鴟 梟 為 鳳 凰 。 比 干 見 刳 , 孔 子 拘 匡 。 昭 昭 乎 其 知 之 明 也 , 郁 郁 乎 其 遇 時 之 不 祥 也 , 拂 乎 其 欲 禮 義 之 大 行 也 , 闇 乎 天 下 之 晦 盲 也 , 皓 天 不 復 , 憂 無 疆 也 。 千 歲 必 反 , 古 之 常 也 。 弟 子 勉 學 , 天 不 忘 也 。 聖 人 共 手 , 時 幾 將 矣 。 與 愚 以 疑 , 願 聞 反 辭 。

    其 小 歌 曰 : 念 彼 遠 方 , 何 其 塞 矣 , 仁 人 絀 約 , 暴 人 衍 矣 。 忠 臣 危 殆 , 讒 人 服 矣 。

    琁 、 玉 、 瑤 、 珠 , 不 知 佩 也 , 雜 布 與 帛 , 不 知 異 也 。 閭 娵 子 奢 , 莫 之 媒 也 ; 嫫 母 力 父 , 是 之 喜 也 。 以 盲 為 明 , 以 聾 為 聰 , 以 危 為 安 , 以 吉 為 凶 。 嗚 呼 ! 上 天 ! 曷 維 其 同 !

  大 略 篇 第 二 十 七

    大 略 : - -

    君 人 者 , 隆 禮 尊 賢 而 王 , 重 法 愛 民 而 霸 , 好 利 多 詐 而 危 。 欲 近 四 旁 , 莫 如 中 央 , 故 王 者 必 居 天 下 之 中 , 禮 也 。

    天 子 外 屏 , 諸 侯 內 屏 , 禮 也 。 外 屏 、 不 欲 見 外 也 ; 內 屏 、 不 欲 見 內 也 。

    諸 侯 召 其 臣 , 臣 不 俟 駕 , 顛 倒 衣 裳 而 走 , 禮 也 。 詩 曰 : 「 顛 之 倒 之 , 自 公 召 之 。 」 天 子 召 諸 侯 , 諸 侯 輦 輿 就 馬 , 禮 也 。 詩 曰 : 「 我 出 我 輿 , 于 彼 牧 矣 。 自 天 子 所 , 謂 我 來 矣 。 」

    天 子 山 冕 , 諸 侯 玄 冠 , 大 夫 裨 冕 , 士 韋 弁 , 禮 也 。

    天 子 御 珽 , 諸 侯 御 荼 , 大 夫 服 笏 , 禮 也 。

    天 子 彫 弓 , 諸 侯 彤 弓 , 大 夫 黑 弓 , 禮 也 。

    諸 侯 相 見 , 卿 為 介 , 以 其 教 士 畢 行 , 使 仁 居 守 。

    聘 人 以 珪 , 問 士 以 璧 , 召 人 以 瑗 , 絕 人 以 玦 , 反 絕 以 環 。

    人 主 仁 心 設 焉 , 知 其 役 也 , 禮 其 盡 也 , 故 王 者 先 仁 而 後 禮 , 天 施 然 也 。

    聘 禮 志 曰 : 「 幣 厚 則 傷 德 , 財 侈 則 殄 禮 。 」 禮 云 禮 云 , 玉 帛 云 乎 哉 ! 詩 曰 : 「 物 其 指 矣 , 唯 其 偕 矣 。 」 不 時 宜 , 不 敬 文 , 不 驩 欣 , 雖 指 非 禮 也 。

    水 行 者 表 深 , 使 人 無 陷 ; 治 民 者 表 亂 , 使 人 無 失 , 禮 者 , 其 表 也 。 先 王 以 禮 義 表 天 下 之 亂 ; 今 廢 禮 者 , 是 棄 表 也 , 故 民 迷 惑 而 陷 禍 患 , 此 刑 罰 之 所 以 繁 也 。

    舜 曰 : 「 維 予 從 欲 而 治 。 」 故 禮 之 生 , 為 賢 人 以 下 至 庶 民 也 , 非 為 成 聖 也 ; 然 而 亦 所 以 成 聖 也 , 不 學 不 成 ; 堯 學 於 君 疇 , 舜 學 於 務 成 昭 , 禹 學 於 西 王 國 。

    五 十 不 成 喪 , 七 十 唯 衰 存 。

    親 迎 之 禮 , 父 南 向 而 立 , 子 北 面 而 跪 , 醮 而 命 之 : 「 往 迎 爾 相 , 成 我 宗 事 , 隆 率 以 敬 先 妣 之 嗣 , 若 則 有 常 。 」 子 曰 : 「 諾 ! 唯 恐 不 能 , 敢 忘 命 矣 ! 」

    夫 行 也 者 , 行 禮 之 謂 也 。 禮 也 者 , 貴 者 敬 焉 , 老 者 孝 焉 , 長 者 弟 焉 , 幼 者 慈 焉 , 賤 者 惠 焉 。

    賜 予 其 宮 室 , 猶 用 慶 賞 於 國 家 也 ; 忿 怒 其 臣 妾 , 猶 用 刑 罰 於 萬 民 也 。

    君 子 之 於 子 , 愛 之 而 勿 面 , 使 之 而 勿 視 , 道 之 以 道 而 勿 彊 。

    禮 以 順 人 心 為 本 , 故 亡 於 禮 經 而 順 於 人 心 者 , 皆 禮 也 。

    禮 之 大 凡 : - - 事 生 、 飾 驩 也 , 送 死 、 飾 哀 也 , 軍 旅 、 施 威 也 。

    親 親 、 故 故 、 庸 庸 、 勞 勞 , 仁 之 殺 也 ; 貴 貴 、 尊 尊 、 賢 賢 、 老 老 、 長 長 、 義 之 倫 也 。 行 之 得 其 節 , 禮 之 序 也 。 仁 、 愛 也 , 故 親 ; 義 、 理 也 , 故 行 ; 禮 、 節 也 , 故 成 。 仁 有 里 , 義 有 門 ; 仁 、 非 其 里 而 處 之 , 非 仁 也 ; 義 , 非 其 門 而 由 之 , 非 義 也 。 推 恩 而 不 理 , 不 成 仁 ; 遂 理 而 不 敢 , 不 成 義 ; 審 節 而 不 和 , 不 成 禮 ; 和 而 不 發 , 不 成 樂 。 故 曰 : 仁 義 禮 樂 , 其 致 一 也 。 君 子 處 仁 以 義 , 然 後 仁 也 ; 行 義 以 禮 , 然 後 義 也 ; 制 禮 反 本 成 末 , 然 後 禮 也 。 三 者 皆 通 , 然 後 道 也 。

    貨 財 曰 賻 , 輿 馬 曰 賵 , 衣 服 曰 襚 , 玩 好 曰 贈 , 玉 貝 曰 唅 。 賻 賵 、 所 以 佐 生 也 , 贈 襚 、 所 以 送 死 也 。 送 死 不 及 柩 尸 , 弔 生 不 及 悲 哀 , 非 禮 也 。 故 吉 行 五 十 , 奔 喪 百 里 , 賵 贈 及 事 , 禮 之 大 也 。

    禮 者 、 政 之 輓 也 ; 為 政 不 以 禮 , 政 不 行 矣 。

    天 子 即 位 , 上 卿 進 曰 : 「 如 之 何 憂 之 長 也 ? 能 除 患 則 為 福 , 不 能 除 患 則 為 賊 。 」 授 天 子 一 策 。 中 卿 進 曰 : 「 配 天 而 有 下 土 者 , 先 事 慮 事 , 先 患 慮 患 。 先 事 慮 事 謂 之 接 , 接 則 事 優 成 。 先 患 慮 患 謂 之 豫 , 豫 則 禍 不 生 。 事 至 而 後 慮 者 謂 之 後 , 後 則 事 不 舉 。 患 至 而 後 慮 者 謂 之 困 , 困 則 禍 不 可 禦 。 」 授 天 子 二 策 。 下 卿 進 曰 : 「 敬 戒 無 怠 , 慶 者 在 堂 , 弔 者 在 閭 。 禍 與 福 鄰 , 莫 知 其 門 。 豫 哉 ! 豫 哉 ! 萬 民 望 之 。 」 授 天 子 三 策 。

    禹 見 耕 者 耦 、 立 而 式 , 過 十 室 之 邑 、 必 下 。

    殺 大 蚤 , 朝 大 晚 , 非 禮 也 。 治 民 不 以 禮 , 動 斯 陷 矣 。

    平 衡 曰 拜 , 下 衡 曰 稽 首 , 至 地 曰 稽 顙 。

    大 夫 之 臣 , 拜 不 稽 首 , 非 尊 家 臣 也 , 所 以 辟 君 也 。

    一 命 齒 於 鄉 , 再 命 齒 於 族 , 三 命 , 族 人 雖 七 十 不 敢 先 。 上 大 夫 , 中 大 夫 , 下 大 夫 。

    吉 事 尚 尊 , 喪 事 尚 親 。

    聘 、 問 也 。 享 、 獻 也 。 私 覿 、 私 見 也 。

    言 語 之 美 , 穆 穆 皇 皇 。 朝 廷 之 美 , 濟 濟 鎗 鎗 。

    為 人 臣 下 者 , 有 諫 而 無 訕 , 有 亡 而 無 疾 , 有 怨 而 無 怒 。

    君 於 大 夫 , 三 問 其 疾 , 三 臨 其 喪 ; 於 士 , 一 問 , 一 臨 。 諸 侯 非 問 疾 弔 喪 不 之 臣 之 家 。

    既 葬 , 君 若 父 之 友 食 之 則 食 矣 , 不 辟 梁 肉 , 有 醴 酒 則 辭 。

    寢 不 踰 廟 , 讌 衣 不 踰 祭 服 , 禮 也 。

    湯 之 咸 , 見 夫 婦 。 夫 婦 之 道 , 不 可 不 正 也 , 君 臣 父 子 之 本 也 。 咸 、 感 也 , 以 高 下 下 , 以 男 下 女 , 柔 上 而 剛 下 。

    聘 士 之 義 , 親 迎 之 道 , 重 始 也 。

    禮 者 , 人 之 所 履 也 , 失 所 履 , 必 顛 蹶 陷 溺 。 所 失 微 而 其 為 亂 大 者 , 禮 也 。

    禮 之 於 正 國 家 也 , 如 權 衡 之 於 輕 重 也 , 如 繩 墨 之 於 曲 直 也 。 故 人 無 禮 不 生 , 事 無 禮 不 成 , 國 家 無 禮 不 寧 。 君 臣 不 得 不 尊 , 父 子 不 得 不 親 , 兄 弟 不 得 不 順 , 夫 婦 不 得 不 驩 , 少 者 以 長 , 老 者 以 養 。 故 天 地 生 之 , 聖 人 成 之 。

    和 鸞 之 聲 , 步 中 武 象 , 趨 中 韶 護 。 君 子 聽 律 習 容 而 後 出 。

    霜 降 逆 女 , 冰 泮 殺 止 , 十 日 一 御 。

    坐 視 膝 , 立 視 足 , 應 對 言 語 視 面 。 立 視 前 六 尺 而 大 之 - - 六 六 三 十 六 , 三 丈 六 尺 。

    文 貌 情 用 , 相 為 內 外 表 裡 。 禮 之 中 焉 , 能 思 索 謂 之 能 慮 。

    禮 者 , 本 末 相 順 , 終 始 相 應 。

    禮 者 , 以 財 物 為 用 , 以 貴 賤 為 文 , 以 多 少 為 異 。

    下 臣 事 君 以 貨 , 中 臣 事 君 以 身 , 上 臣 事 君 以 人 。

    易 曰 : 「 復 自 道 , 何 其 咎 ? 」 春 秋 賢 穆 公 , 以 為 能 變 也 。

    士 有 妒 友 , 則 賢 交 不 親 ; 君 有 妒 臣 , 則 賢 人 不 至 。 蔽 公 者 謂 之 昧 , 隱 賢 者 謂 之 妒 , 奉 妒 昧 者 謂 之 交 譎 。 交 譎 之 人 , 妒 昧 之 臣 , 國 之 薉 孽 也 。

    口 能 言 之 , 身 能 行 之 , 國 寶 也 。 口 不 能 言 , 身 能 行 之 , 國 器 也 。 口 能 言 之 , 身 不 能 行 , 國 用 也 。 口 言 善 , 身 行 惡 , 國 妖 也 。 治 國 者 敬 其 寶 , 愛 其 器 , 任 其 用 , 除 其 妖 。

    不 富 無 以 養 民 情 , 不 教 無 以 理 民 性 。 故 家 五 畝 宅 , 百 畝 田 , 務 其 業 , 而 勿 奪 其 時 , 所 以 富 之 也 。 立 大 學 , 設 庠 序 , 修 六 禮 , 明 七 教 , 所 以 道 之 也 。 詩 曰 : 「 飲 之 食 之 , 教 之 誨 之 。 」 王 事 具 矣 。

    武 王 始 入 殷 , 表 商 容 之 閭 , 釋 箕 子 之 囚 , 哭 比 干 之 墓 , 天 下 鄉 善 矣 。

    天 下 國 有 俊 士 , 世 有 賢 人 。 迷 者 不 問 路 , 溺 者 不 問 遂 , 亡 人 好 獨 。 詩 曰 : 「 我 言 維 服 , 勿 用 為 笑 。 先 民 有 言 , 詢 於 芻 蕘 。 」 言 博 問 也

    有 法 者 以 法 行 , 無 法 者 以 類 舉 。 以 其 本 知 其 末 , 以 其 左 知 其 右 , 凡 百 事 異 理 而 相 守 也 。 慶 賞 刑 罰 , 通 類 而 後 應 ; 政 教 習 俗 , 相 順 而 後 行 。

    八 十 者 一 子 不 事 , 九 十 者 舉 家 不 事 , 廢 疾 非 人 不 養 者 , 一 人 不 事 , 父 母 之 喪 , 三 年 不 事 , 齊 衰 大 功 , 三 月 不 事 , 從 諸 侯 來 , 與 新 有 昏 , 期 不 事 。

    子 謂 子 家 駒 續 然 大 夫 , 不 如 晏 子 ; 晏 子 功 用 之 臣 也 , 不 如 子 產 ; 子 產 惠 人 也 , 不 如 管 仲 ; 管 仲 之 為 人 , 力 功 不 力 義 , 力 知 不 力 仁 , 野 人 也 , 不 可 為 天 子 大 夫 。

    孟 子 三 見 宣 王 , 不 言 事 。 門 人 曰 : 「 曷 為 三 遇 齊 王 而 不 言 事 ? 」 孟 子 曰 : 「 吾 先 攻 其 邪 心 。 」

    公 行 子 之 之 燕 , 遇 曾 元 於 塗 , 曰 : 「 燕 君 何 如 ? 」 曾 元 曰 : 「 志 卑 。 志 卑 者 輕 物 , 輕 物 者 不 求 助 ; 苟 不 求 助 , 何 能 舉 ? 氐 羌 之 虜 也 , 不 憂 其 係 壘 也 , 而 憂 其 不 焚 也 。 利 夫 秋 毫 , 害 靡 國 家 , 然 且 為 之 , 幾 為 知 計 哉 ! 」

    今 夫 亡 箴 者 , 終 日 求 之 而 不 得 ; 其 得 之 也 , 非 目 益 明 也 , 眸 而 見 之 也 。 心 之 於 慮 亦 然 。

    「 義 」 與 「 利 」 者 , 人 之 所 兩 有 也 。 雖 堯 舜 不 能 去 民 之 欲 利 ; 然 而 能 使 其 欲 利 不 克 其 好 義 也 。 雖 桀 紂 不 能 去 民 之 好 義 ; 然 而 能 使 其 好 義 不 勝 其 欲 利 也 。 故 義 勝 利 者 為 治 世 , 利 克 義 者 為 亂 世 。 上 重 義 則 義 克 利 , 上 重 利 則 利 克 義 。 故 天 子 不 言 多 少 , 諸 侯 不 言 利 害 , 大 夫 不 言 得 喪 , 士 不 通 貨 財 。 有 國 之 君 不 息 牛 羊 , 錯 質 之 臣 不 息 雞 豚 , 冢 卿 不 脩 幣 , 大 夫 不 為 場 園 , 從 士 以 上 皆 羞 利 而 不 與 民 爭 業 , 樂 分 施 而 恥 積 藏 ; 然 故 民 不 困 財 , 貧 窶 者 有 所 竄 其 手 。

    文 王 誅 四 , 武 王 誅 二 , 周 公 卒 業 , 至 成 康 則 案 無 誅 已 。

    多 積 財 而 羞 無 有 , 重 民 任 而 誅 不 能 , 此 邪 行 之 所 以 起 , 刑 罰 之 所 以 多 也 。

    上 好 義 , 則 民 闇 飾 矣 ! 上 好 富 , 則 民 死 利 矣 ! 二 者 治 亂 之 衢 也 。 民 語 曰 : 「 欲 富 乎 ? 忍 恥 矣 ! 傾 絕 矣 ! 絕 故 舊 矣 ! 與 義 分 背 矣 ! 」 上 好 富 , 則 人 民 之 行 如 此 , 安 得 不 亂 !

    湯 旱 而 禱 曰 : 「 政 不 節 與 ? 使 民 疾 與 ?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極 也 ! 宮 室 榮 與 ? 婦 謁 盛 與 ?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之 極 也 ! 苞 苴 行 與 ? 讒 夫 興 與 ? 何 以 不 雨 至 斯 極 也 ! 」

    天 之 生 民 , 非 為 君 也 ; 天 之 立 君 , 以 為 民 也 。 故 古 者 , 列 地 建 國 , 非 以 貴 諸 侯 而 已 ; 列 官 職 , 差 爵 祿 , 非 以 尊 大 夫 而 已 。

    主 道 知 人 , 臣 道 知 事 。 故 舜 之 治 天 下 , 不 以 事 詔 而 萬 物 成 。 農 精 於 田 , 而 不 可 以 為 田 師 , 工 賈 亦 然 。

    以 賢 易 不 肖 , 不 待 卜 而 後 知 吉 。 以 治 伐 亂 , 不 待 戰 而 後 知 克 。

    齊 人 欲 伐 魯 , 忌 卞 莊 子 , 不 敢 過 卞 。 晉 人 欲 伐 衛 , 畏 子 路 , 不 敢 過 蒲 。

    不 知 而 問 堯 舜 , 無 有 而 求 天 府 。 - - 曰 : 先 王 之 道 , 則 堯 舜 已 ; 六 貳 之 博 , 則 天 府 已 。

    君 子 之 學 如 蛻 , 幡 然 遷 之 。 故 其 行 效 , 其 立 效 , 其 置 顏 色 、 出 辭 氣 效 。 無 留 善 , 無 宿 問 。

    善 學 者 盡 其 理 , 善 行 者 究 其 難 。

    君 子 立 志 如 窮 , 雖 天 子 三 公 問 正 , 以 是 非 對 。

    君 子 隘 窮 而 不 失 , 勞 倦 而 不 苟 , 臨 患 難 而 不 忘 細 席 之 言 。 歲 不 寒 無 以 知 松 柏 , 事 不 難 無 以 知 君 子 無 日 不 在 是 。

    雨 小 , 漢 故 潛 。 夫 盡 小 者 大 , 積 微 者 箸 , 德 至 者 色 澤 洽 , 行 盡 而 聲 問 遠 , 小 人 不 誠 於 內 而 求 之 於 外 。

    言 而 不 稱 師 謂 之 畔 , 教 而 不 稱 師 謂 之 倍 。 倍 畔 之 人 , 明 君 不 內 , 朝 士 大 夫 遇 諸 塗 不 與 言 。

    不 足 於 行 者 , 說 過 ; 不 足 於 信 者 , 誠 言 。 故 春 秋 善 胥 命 , 而 詩 非 屢 盟 , 其 心 一 也 。 善 為 詩 者 不 說 , 善 為 易 者 不 占 , 善 為 禮 者 不 相 , 其 心 同 也 。

    曾 子 曰 : 「 孝 子 言 為 可 聞 , 行 為 可 見 。 言 為 可 聞 , 所 以 說 遠 也 ; 行 為 可 見 , 所 以 說 近 也 ; 近 者 說 則 親 , 遠 者 悅 則 附 ; 親 近 而 附 遠 , 孝 子 之 道 也 。 」

    曾 子 行 , 晏 子 從 於 郊 , 曰 : 「 嬰 聞 之 : 君 子 贈 人 以 言 , 庶 人 贈 人 以 財 。 嬰 貧 無 財 , 請 假 於 君 子 , 贈 吾 子 以 言 : 乘 輿 之 輪 , 太 山 之 木 也 , 示 諸 檃 栝 , 三 月 五 月 , 為 幬 采 , 敝 而 不 反 其 常 。 君 子 之 檃 栝 , 不 可 不 謹 也 。 慎 之 ! 蘭 茞 槁 本 , 漸 於 蜜 醴 , 一 佩 易 之 。 正 君 漸 於 香 酒 , 可 讒 而 得 也 。 君 子 之 所 漸 , 不 可 不 慎 也 。 」

    人 之 於 文 學 也 , 猶 玉 之 於 琢 磨 也 。 詩 曰 : 「 如 切 如 磋 , 如 琢 如 磨 。 」 謂 學 問 也 。 和 之 璧 , 井 里 之 厥 也 , 玉 人 琢 之 , 為 天 子 寶 。 子 贛 季 路 故 鄙 人 也 , 被 文 學 , 服 禮 義 , 為 天 下 列 士 。

    學 問 不 厭 , 好 士 不 倦 , 是 天 府 也 。

    君 子 疑 則 不 言 , 未 問 則 不 言 , 道 遠 日 益 矣 。

    多 知 而 無 親 , 博 學 而 無 方 , 好 多 而 無 定 者 , 君 子 不 與 。

    少 不 諷 誦 , 壯 不 論 議 , 雖 可 , 未 成 也 。

    君 子 壹 教 , 弟 子 壹 學 , 亟 成 。

    君 子 進 則 益 上 之 譽 , 而 損 下 之 憂 。 不 能 而 居 之 , 誣 也 ; 無 益 而 厚 受 之 , 竊 也 。 學 者 非 必 為 仕 , 而 仕 者 必 如 學 。

    子 貢 問 於 孔 子 曰 : 「 賜 倦 於 學 矣 , 願 息 事 君 。 」 孔 子 曰 : 「 詩 云 : 『 溫 恭 朝 夕 , 執 事 有 恪 。 』 事 君 難 , 事 君 焉 可 息 哉 ! 」 「 然 則 , 賜 願 息 事 親 。 」 孔 子 曰 : 「 詩 云 : 『 孝 子 不 匱 , 永 錫 爾 類 。 』 事 親 難 , 事 親 焉 可 息 哉 ! 」 「 然 則 賜 願 息 於 妻 子 。 」 孔 子 曰 : 「 詩 云 : 『 刑 于 寡 妻 , 至 于 兄 弟 , 以 御 於 家 邦 。 』 妻 子 難 , 妻 子 焉 可 息 哉 ! 」 「 然 則 賜 願 息 於 朋 友 。 」 孔 子 曰 : 「 詩 云 : 『 朋 友 攸 攝 , 攝 以 威 儀 。 』 朋 友 難 , 朋 友 焉 可 息 哉 ! 」 「 然 則 賜 願 息 耕 。 」 孔 子 曰 : 「 詩 云 : 『 晝 爾 于 茅 , 宵 爾 索 綯 , 亟 其 乘 屋 , 其 始 播 百 穀 。 』 耕 難 , 耕 焉 可 息 哉 ! 」 「 然 則 賜 無 息 者 乎 ? 」 孔 子 曰 : 「 望 其 壙 , 皋 如 也 , 顛 如 也 , 鬲 如 也 , 此 則 知 所 息 矣 。 」 子 貢 曰 : 「 大 哉 ! 死 乎 ! 君 子 息 焉 , 小 人 休 焉 。 」

    國 風 之 好 色 也 , 傳 曰 : 「 盈 其 欲 而 不 愆 其 止 。 其 誠 可 比 於 金 石 , 其 聲 可 內 於 宗 廟 。 」 小 雅 不 以 於 汙 上 , 自 引 而 居 下 , 疾 今 之 政 以 思 往 者 , 其 言 有 文 焉 , 其 聲 有 哀 焉 。

    國 將 興 , 必 貴 師 而 重 傅 , 貴 師 而 重 傅 , 則 法 度 存 。 國 將 衰 , 必 賤 師 而 輕 傅 ; 賤 師 而 輕 傅 , 則 人 有 快 ; 人 有 快 則 法 度 壞 。

    古 者 匹 夫 五 十 而 士 。 天 子 諸 侯 子 十 九 而 冠 , 冠 而 聽 治 , 其 教 至 也

    君 子 也 者 而 好 之 , 其 人 也 ; 其 人 而 不 教 , 不 祥 。 非 君 子 而 好 之 , 非 其 人 也 ; 非 其 人 而 教 之 , 齎 盜 糧 , 借 賊 兵 也 。

    不 自 嗛 其 行 者 , 言 濫 過 。 古 之 賢 人 , 賤 為 布 衣 , 貧 為 匹 夫 , 食 則 饘 粥 不 足 , 衣 則 豎 褐 不 完 ; 然 而 非 禮 不 進 , 非 義 不 受 , 安 取 此 ?

    子 夏 家 貧 , 衣 若 縣 鶉 。 人 曰 : 「 子 何 不 仕 ? 」 曰 : 「 諸 侯 之 驕 我 者 , 吾 不 為 臣 ; 大 夫 之 驕 我 者 , 吾 不 復 見 。 柳 下 惠 與 後 門 者 同 衣 , 而 不 見 疑 , 非 一 日 之 聞 也 。 爭 利 如 蚤 甲 , 而 喪 其 掌 。 」

    君 人 者 不 可 以 不 慎 取 臣 , 匹 夫 不 可 不 慎 取 友 。 友 者 、 所 以 相 有 也 。 道 不 同 , 何 以 相 有 也 ? 均 薪 施 火 , 火 就 燥 ; 平 地 注 水 , 水 流 濕 。 夫 類 之 相 從 也 , 如 此 其 著 也 , 以 友 觀 人 , 焉 所 疑 ? 取 友 善 人 , 不 可 不 慎 , 是 德 之 基 也 。 詩 曰 : 「 無 將 大 車 , 維 塵 冥 冥 。 」 言 無 與 小 人 處 也 。

    藍 苴 路 作 , 似 知 而 非 。 懦 弱 易 奪 , 似 仁 而 非 。 悍 戇 好 鬥 , 似 勇 而 非 。

    仁 義 禮 善 之 於 人 也 , 辟 之 若 貨 財 粟 米 之 於 家 也 , 多 有 之 者 富 , 少 有 之 者 貧 , 至 無 有 者 窮 。 故 大 者 不 能 , 小 者 不 為 , 是 棄 國 捐 身 之 道 也

    凡 物 有 乘 而 來 , 乘 其 出 者 , 是 其 反 也 。

    流 言 滅 之 , 貨 色 遠 之 。 禍 之 所 由 生 也 , 生 自 纖 纖 也 。 是 故 君 子 蚤 絕 之 。

    言 之 信 者 , 在 乎 區 蓋 之 間 。 疑 則 不 言 , 未 問 則 不 言 。

    知 者 明 於 事 , 達 於 數 , 不 可 以 不 誠 事 也 。 故 曰 : 「 君 子 難 說 , 說 之 不 以 道 , 不 說 也 。 」

    語 曰 : 「 流 丸 止 於 甌 臾 , 流 言 止 於 知 者 。 」 此 家 言 邪 說 之 所 以 惡 儒 者 也 。 是 非 疑 , 則 度 之 以 遠 事 , 驗 之 以 近 物 , 參 之 以 平 心 , 流 言 止 焉 , 惡 言 死 焉 。

    曾 子 食 魚 , 有 餘 , 曰 : 「 泔 之 。 」 門 人 曰 : 「 泔 之 傷 人 , 不 若 奧 之 。 」 曾 子 泣 涕 曰 : 「 有 異 心 乎 哉 ! 」 傷 其 聞 之 晚 也 。

    無 用 吾 之 所 短 , 遇 人 之 所 長 。 故 塞 而 避 所 短 , 移 而 從 所 仕 。 疏 知 而 不 法 , 辨 察 而 操 僻 , 勇 果 而 無 禮 , 君 子 之 所 憎 惡 也 。

    多 言 而 類 , 聖 人 也 ; 少 言 而 法 , 君 子 也 ; 多 言 無 法 , 而 流 湎 然 , 雖 辯 , 小 人 也 。

    國 法 禁 拾 遺 , 惡 民 之 串 以 無 分 得 也 , 有 夫 分 義 , 則 容 天 下 而 治 ; 無 分 義 , 則 一 妻 一 妾 而 亂 。

    天 下 之 人 , 唯 各 特 意 哉 , 然 而 有 所 共 予 也 。 言 味 者 予 易 牙 , 言 音 者 予 師 曠 , 言 治 者 予 三 王 。 三 王 既 以 定 法 度 , 制 禮 樂 而 傳 之 , 有 不 用 而 改 自 作 , 何 以 異 於 變 易 牙 之 和 , 更 師 曠 之 律 ? 無 三 王 之 法 , 天 下 不 待 亡 , 國 不 待 死 。

    飲 而 不 食 者 , 蟬 也 ; 不 飲 不 食 者 , 浮 蝣 也 。

    虞 舜 、 孝 己 孝 而 親 不 愛 , 比 干 、 子 胥 忠 而 君 不 用 , 仲 尼 、 顏 淵 知 而 窮 於 世 。 劫 迫 於 暴 國 而 無 所 辟 之 , 則 崇 其 善 , 揚 其 美 , 言 其 所 長 , 而 不 稱 其 所 短 也 。

    惟 惟 而 亡 者 , 誹 也 ; 博 而 窮 者 , 訾 也 ; 清 之 而 俞 濁 者 , 口 也 。

    君 子 能 為 可 貴 , 不 能 使 人 必 貴 己 ; 能 為 可 用 , 不 能 使 人 必 用 己 。

    誥 誓 不 及 五 帝 , 盟 詛 不 及 三 王 , 交 質 子 不 及 五 伯 。

  宥 坐 篇 第 二 十 八

    孔 子 觀 於 魯 桓 公 之 廟 , 有 欹 器 焉 , 孔 子 問 於 守 廟 者 曰 : 「 此 為 何 器 ? 」 守 廟 者 曰 : 「 此 蓋 為 宥 坐 之 器 , 」 孔 子 曰 : 「 吾 聞 宥 坐 之 器 者 , 虛 則 欹 , 中 則 正 , 滿 則 覆 。 」 孔 子 顧 謂 弟 子 曰 : 「 注 水 焉 。 」 弟 子 挹 水 而 注 之 。 中 而 正 , 滿 而 覆 , 虛 而 欹 , 孔 子 喟 然 而 歎 曰 : 「 吁 ! 惡 有 滿 而 不 覆 者 哉 ! 」 子 路 曰 : 「 敢 問 持 滿 有 道 乎 ? 」 孔 子 曰 : 「 聰 明 聖 知 , 守 之 以 愚 ; 功 被 天 下 , 守 之 以 讓 ; 勇 力 撫 世 , 守 之 以 怯 , 富 有 四 海 , 守 之 以 謙 : 此 所 謂 挹 而 損 之 之 道 也 。 」

    孔 子 為 魯 攝 相 , 朝 七 日 而 誅 少 正 卯 。 門 人 進 問 曰 : 「 夫 少 正 卯 魯 之 聞 人 也 , 夫 子 為 政 而 始 誅 之 , 得 無 失 乎 , 」 孔 子 曰 : 「 居 , 吾 語 女 其 故 。 人 有 惡 者 五 , 而 盜 竊 不 與 焉 : 一 曰 : 心 達 而 險 ; 二 曰 : 行 辟 而 堅 ; 三 曰 : 言 偽 而 辯 ; 四 曰 : 記 醜 而 博 ; 五 曰 : 順 非 而 澤 - - 此 五 者 有 一 於 人 , 則 不 得 免 於 君 子 之 誅 , 而 少 正 卯 兼 有 之 。 故 居 處 足 以 聚 徒 成 群 , 言 談 足 飾 邪 營 眾 , 強 足 以 反 是 獨 立 , 此 小 人 之 桀 雄 也 , 不 可 不 誅 也 。 是 以 湯 誅 尹 諧 , 文 王 誅 潘 止 , 周 公 誅 管 叔 , 太 公 誅 華 仕 , 管 仲 誅 付 里 乙 , 子 產 誅 鄧 析 史 付 , 此 七 子 者 , 皆 異 世 同 心 , 不 可 不 誅 也 。 詩 曰 : 『 憂 心 悄 悄 , 慍 於 群 小 。 』 小 人 成 群 , 斯 足 憂 也 。 」

    孔 子 為 魯 司 寇 , 有 父 子 訟 者 , 孔 子 拘 之 , 三 月 不 別 。 其 父 請 止 , 孔 子 舍 之 。 季 孫 聞 之 , 不 說 , 曰 : 「 是 老 也 欺 予 。 語 予 曰 : 為 國 家 必 以 孝 。 今 殺 一 人 以 戮 不 孝 ! 又 舍 之 。 」 冉 子 以 告 。 孔 子 慨 然 歎 曰 :「 嗚 呼 ! 上 失 之 , 下 殺 之 , 其 可 乎 ? 不 教 其 民 , 而 聽 其 獄 , 殺 不 辜 也 。 三 軍 大 敗 , 不 可 斬 也 ; 獄 犴 不 治 , 不 可 刑 也 , 罪 不 在 民 故 也 。 嫚 令 謹 誅 , 賊 也 。 今 生 也 有 時 , 歛 也 無 時 , 暴 也 ; 不 教 而 責 成 功 , 虐 也 。 - - 已 此 三 者 , 然 後 刑 可 即 也 。 書 曰 : 『 義 刑 義 殺 , 勿 庸 以 即 , 予 維 曰 未 有 順 事 。 』 言 先 教 也 。 故 先 王 既 陳 之 以 道 , 上 先 服 之 ; 若 不 可 , 尚 賢 以 綦 之 ; 若 不 可 , 廢 不 能 以 單 之 ; 綦 三 年 而 百 姓 從 風 矣 。 邪 民 不 從 , 然 後 俟 之 以 刑 , 則 民 知 罪 矣 。 詩 曰 : 『 尹 氏 大 師 , 維 周 之 氐 ; 秉 國 之 均 , 四 方 是 維 ; 天 子 是 庳 , 卑 民 不 迷 。 』 是 以 威 厲 而 不 試 , 刑 錯 而 不 用 , 此 之 謂 也 。 今 之 世 則 不 然 : 亂 其 教 , 繁 其 刑 , 其 民 迷 惑 而 墮 焉 , 則 從 而 制 之 , 是 以 刑 彌 繁 , 而 邪 不 勝 。 三 尺 之 岸 而 虛 車 不 能 登 也 , 百 仞 之 山 任 負 車 登 焉 , 何 則 ? 陵 遲 故 也 。 數 仞 之 牆 而 民 不 踰 也 , 百 仞 之 山 而 豎 子 馮 而 游 焉 , 陵 遲 故 也 。 今 之 世 陵 遲 已 久 矣 , 而 能 使 民 勿 踰 乎 , 詩 曰 : 『 周 道 如 砥 , 其 直 如 矢 。 君 子 所 履 , 小 人 所 視 。 眷 焉 顧 之 , 潸 焉 出 涕 。 』 豈 不 哀 哉 ! 」

    詩 曰 : 「 瞻 彼 日 月 , 悠 悠 我 思 。 道 之 云 遠 , 曷 云 能 來 。 」 子 曰 : 「 伊 稽 首 不 其 有 來 乎 ? 」

    孔 子 觀 於 東 流 之 水 。 子 貢 問 於 孔 子 曰 : 「 君 子 之 所 以 見 大 水 必 觀 焉 者 , 是 何 ? 」 孔 子 曰 : 「 夫 水 遍 與 諸 生 而 無 為 也 , 似 德 。 其 流 也 埤 下 , 裾 拘 必 循 其 理 , 似 義 , 其 洸 洸 乎 不 淈 盡 , 似 道 。 若 有 決 行 之 , 其 應 佚 若 聲 響 , 其 赴 百 仞 之 谷 不 懼 , 似 勇 。 主 量 必 平 , 似 法 。 盈 不 求 概 , 似 正 。 淖 約 微 達 , 似 察 。 以 出 以 入 以 就 鮮 絜 , 似 善 化 。 其 萬 折 也 必 東 , 似 志 。 是 故 見 大 水 必 觀 焉 。

    孔 子 曰 : 「 吾 有 恥 也 , 吾 有 鄙 也 , 吾 有 殆 也 : 幼 不 能 彊 學 , 老 無 以 教 之 , 吾 恥 之 , 去 其 故 鄉 , 事 君 而 達 , 卒 遇 故 人 曾 無 舊 言 , 吾 鄙 之 ; 與 小 人 處 者 , 吾 殆 之 也 。 」

    孔 子 曰 : 「 如 垤 而 進 , 吾 與 之 ; 如 丘 而 止 , 吾 已 矣 。 」 今 學 曾 未 如 (月尤) 贅, 則 具 然 欲 為 人 師 。

    孔 子 南 適 楚 , 厄 於 陳 蔡 之 間 , 七 日 不 火 食 , 藜 羹 不 糝 , 弟 子 皆 有 飢 色 。 子 路 進 而 問 之 曰 : 「 由 聞 之 : 為 善 者 天 報 之 以 福 , 為 不 善 者 天 報 之 以 禍 , 今 夫 子 累 德 積 義 懷 美 , 行 之 日 久 矣 , 奚 居 之 隱 也 ? 」 孔 子 曰 : 「 由 不 識 , 吾 語 女 。 女 以 知 者 為 必 用 邪 ? 王 子 比 干 不 見 剖 心 乎 ! 女 以 忠 者 為 必 用 邪 ? 關 龍 逢 不 見 刑 乎 ! 女 以 諫 者 為 必 用 邪 ? 吳 子 胥 不 磔 姑 蘇 東 門 外 乎 ! 夫 遇 不 遇 者 , 時 也 ; 賢 不 肖 者 , 材 也 ; 君 子 博 學 深 謀 , 不 遇 時 者 多 矣 ! 由 是 觀 之 , 不 遇 世 者 眾 矣 , 何 獨 丘 也 哉 ! 且 夫 芷 蘭 生 於 深 林 , 非 以 無 人 而 不 芳 。 君 子 之 學 , 非 為 通 也 , 為 窮 而 不 困 , 憂 而 意 不 衰 也 , 知 禍 福 終 始 而 心 不 惑 也 。 夫 賢 不 肖 者 , 材 也 ; 為 不 為 者 , 人 也 ; 遇 不 遇 者 , 時 也 ; 死 生 者 , 命 也 。 今 有 其 人 , 不 遇 其 時 , 雖 賢 , 其 能 行 乎 ? 苟 遇 其 時 , 何 難 之 有 ! 故 君 子 博 學 深 謀 , 修 身 端 行 , 以 俟 其 時 。 」 孔 子 曰 : 「 由 ! 居 ! 吾 語 女 。 昔 晉 公 子 重 耳 霸 心 生 於 曹 , 越 王 句 踐 霸 心 生 於 會 稽 , 齊 桓 公 小 白 霸 心 生 於 莒 。 故 居 不 隱 者 思 不 遠 , 身 不 佚 者 志 不 廣 ; 女 庸 安 知 吾 不 得 之 桑 落 之 下 ? 」

    子 貢 觀 於 魯 廟 之 北 堂 , 出 而 問 於 孔 子 曰 : 「 鄉 者 賜 觀 於 太 廟 之 北 堂 , 吾 亦 未 輟 , 還 復 瞻 被 九 蓋 皆 繼 , 被 有 說 邪 ? 匠 過 絕 邪 ? 」 孔 子 曰 : 「 太 廟 之 堂 亦 嘗 有 說 , 官 致 良 工 , 因 麗 節 文 , 非 無 良 材 也 , 蓋 曰 貴 文 也 。 」

  子 道 篇 第 二 十 九

    入 孝 出 弟 , 人 之 小 行 也 。 上 順 下 篤 , 人 之 中 行 也 ; 從 道 不 從 君 , 從 義 不 從 父 , 人 之 大 行 也 。 若 夫 志 以 禮 安 , 言 以 類 使 , 則 儒 道 畢 矣 。 雖 堯 舜 不 能 加 毫 末 於 是 矣 。 孝 子 所 不 從 命 有 三 : 從 命 則 親 危 , 不 從 命 則 親 安 , 孝 子 不 從 命 乃 衷 ; 從 命 則 親 辱 , 不 從 命 則 親 榮 , 孝 子 不 從 命 乃 義 ; 從 命 則 禽 獸 , 不 從 命 則 脩 飾 , 孝 子 不 從 命 乃 敬 。 故 可 以 從 命 而 不 從 , 是 不 子 也 ; 未 可 以 從 而 從 , 是 不 衷 也 ; 明 於 從 不 從 之 義 , 而 能 致 恭 敬 , 忠 信 、 端 愨 、 以 慎 行 之 , 則 可 謂 大 孝 矣 。 傳 曰 : 「 從 道 不 從 君 , 從 義 不 從 父 。 」 此 之 謂 也 。 故 勞 苦 、 彫 萃 而 能 無 失 其 敬 , 災 禍 、 患 難 而 能 無 失 其 義 , 則 不 幸 不 順 見 惡 而 能 無 失 其 愛 , 非 仁 人 莫 能 行 。 詩 曰 : 「 孝 子 不 匱 。 」 此 之 謂 也 。

    魯 哀 公 問 於 孔 子 曰 : 「 子 從 父 命 , 孝 乎 ? 臣 從 君 命 , 貞 乎 ? 」 三 問 , 孔 子 不 對 。 孔 子 趨 出 以 語 子 貢 曰 : 「 鄉 者 , 君 問 丘 也 , 曰 : 『 子 從 父 命 , 孝 乎 ? 臣 從 君 命 , 貞 乎 ? 』 三 問 而 丘 不 對 , 賜 以 為 何 如 ? 」 子 貢 曰 : 「 子 從 父 命 , 孝 矣 。 臣 從 君 命 , 貞 矣 , 夫 子 有 奚 對 焉 ? 」 孔 子 曰 : 「 小 人 哉 ! 賜 不 識 也 ! 昔 萬 乘 之 國 , 有 爭 臣 四 人 , 則 封 疆 不 削 ; 千 乘 之 國 , 有 爭 臣 三 人 , 則 社 稷 不 危 ; 百 乘 之 家 , 有 爭 臣 二 人 , 則 宗 廟 不 毀 。 父 有 爭 子 , 不 行 無 禮 ; 士 有 爭 友 , 不 為 不 義 。 故 子 從 父 , 奚 子 孝 ? 臣 從 君 , 奚 臣 貞 ? 審 其 所 以 從 之 之 謂 孝 、 之 謂 貞 也 。 」

    子 路 問 於 孔 子 曰 : 「 有 人 於 此 , 夙 興 夜 寐 , 耕 耘 樹 藝 , 手 足 胼 胝 , 以 養 其 親 , 然 而 無 孝 之 名 , 何 也 ? 」 孔 子 曰 : 「 意 者 身 不 敬 與 ? 辭 不 遜 與 ? 色 不 順 與 ? 古 之 人 有 言 曰 : 『 衣 與 ! 繆 與 ! 不 女 聊 。 』 今 夙 興 夜 寐 , 耕 耘 樹 藝 , 手 足 胼 胝 , 以 養 其 親 , 無 此 三 者 , 則 何 為 而 無 孝 之 名 也 ? 意 者 所 友 非 人 邪 ? 」 孔 子 曰 : 「 由 志 之 , 吾 語 女 。 雖 有 國 士 之 力 , 不 能 自 舉 其 身 。 非 無 力 也 , 勢 不 可 也 。 故 入 而 行 不 脩 , 身 之 罪 也 ; 出 而 名 不 章 , 友 之 過 也 。 故 君 子 入 則 篤 行 , 出 則 友 賢 , 何 為 而 無 孝 之 名 也 ! 」

    子 路 問 於 孔 子 曰 : 「 魯 大 夫 練 而 床 , 禮 邪 ? 」 孔 子 曰 : 「 吾 不 知 也 。 」 子 路 出 , 謂 子 貢 曰 : 「 吾 以 為 夫 子 無 所 不 知 , 夫 子 徒 有 所 不 知 。 」 子 貢 曰 : 「 汝 何 問 哉 ? 」 子 路 曰 : 「 由 問 : 『 魯 大 夫 練 而 床 , 禮 邪 ? 』 夫 子 曰 : 『 吾 不 知 也 。 』 」 子 貢 曰 : 「 吾 將 為 女 問 之 。 」 子 貢 問 曰 : 「 練 而 床 , 禮 邪 ? 」 孔 子 曰 ; 「 非 禮 也 。 」 子 貢 出 , 謂 子 路 曰 : 「 女 謂 夫 子 為 有 所 不 知 乎 ! 夫 子 徒 無 所 不 知 。 女 問 非 也 。 禮 : 居 是 邑 不 非 其 大 夫 。 」

    子 路 盛 服 而 見 孔 子 , 孔 子 曰 : 「 由 , 是 裾 裾 何 也 ? 昔 者 江 出 於 岷 山 , 其 始 出 也 , 其 源 可 以 濫 觴 , 及 其 至 江 之 津 也 , 不 放 舟 , 不 避 風 , 則 不 可 涉 也 。 非 維 下 流 水 多 邪 ? 今 女 衣 服 既 盛 , 顏 色 充 盈 , 天 下 且 孰 肯 諫 女 矣 ! 子 路 趨 而 出 , 改 服 而 入 , 蓋 猶 若 也 。 孔 子 曰 : 「 由 志 之 ! 吾 語 汝 : 奮 於 言 者 華 , 奮 於 行 者 伐 , 色 知 而 有 能 者 , 小 人 也 。 故 君 子 知 之 曰 知 之 , 不 知 曰 不 知 , 言 之 要 也 ; 能 之 曰 能 之 , 不 能 曰 不 能 , 行 之 至 也 。 言 要 則 知 , 行 至 則 仁 ; 既 仁 且 知 , 夫 惡 有 不 足 矣 哉 ! 」

    子 路 入 , 子 曰 : 「 由 ! 知 者 若 何 ? 仁 者 若 何 ? 」 子 路 對 曰 : 「 知 者 使 人 知 己 , 仁 者 使 人 愛 己 。 」 子 曰 : 「 可 謂 士 矣 。 」 子 貢 入 , 子 曰 : 「 賜 ! 知 者 若 何 ? 仁 者 若 何 ? 」 子 貢 對 曰 : 「 知 者 知 人 , 仁 者 愛 人 。 」 子 曰 : 「 可 謂 士 君 子 矣 。 」 顏 淵 入 , 子 曰 : 「 回 ! 知 者 若 何 ? 仁 者 若 何 ? 」 顏 淵 對 曰 : 「 知 者 自 知 , 仁 者 自 愛 。 」 子 曰 : 「 可 謂 明 君 子 矣 。 」

    子 路 問 於 孔 子 曰 : 「 君 子 亦 有 憂 乎 ? 」 孔 子 曰 : 「 君 子 其 未 得 也 , 則 樂 其 意 , 既 已 得 之 , 又 樂 其 治 。 是 以 有 終 生 之 樂 , 無 一 日 之 憂 。 小 人 者 其 未 得 也 , 則 憂 不 得 ; 既 已 得 之 , 又 恐 失 之 。 是 以 有 終 身 之 憂 , 無 一 日 之 樂 也 。 」

  法 行 篇 第 三 十

    公 輸 不 能 加 於 繩 墨 , 聖 人 不 能 加 於 禮 。 禮 者 , 眾 人 法 而 不 知 , 聖 人 法 而 知 之 。

    曾 子 曰 : 「 無 內 人 之 疏 而 外 人 之 親 , 無 身 不 善 而 怨 人 , 無 刑 己 至 而 呼 天 。 內 人 之 疏 而 外 人 之 親 , 不 亦 反 乎 ! 身 不 善 而 怨 人 , 不 亦 遠 乎 ! 刑 己 至 而 呼 天 , 不 亦 晚 乎 ! 詩 曰 : 『 涓 涓 源 水 , 不 雝 不 塞 。 轂 已 破 碎 , 乃 大 其 輻 。 事 已 敗 矣 , 乃 重 太 息 。 』 其 云 益 乎 ! 」

    曾 子 病 , 曾 元 持 足 , 曾 子 曰 : 「 元 ! 志 之 ! 吾 語 汝 。 夫 魚 鱉 黿 鼉 猶 以 淵 為 淺 而 堀 其 中 , 鷹 鳶 猶 以 山 為 卑 而 增 巢 其 上 , 及 其 得 也 必 以 餌 。 故 君 子 能 無 以 利 害 義 , 則 恥 辱 亦 無 由 至 矣 。 」     子 貢 問 於 孔 子 曰 : 「 君 子 之 所 以 貴 玉 而 賤 (王民) 者, 何 也 ? 為 夫 玉 之 少 而 (王民) 之 多 邪 ?」 孔 子 曰 : 「 惡 ! 賜 ! 是 何 言 也 ! 夫 君 子 豈 多 而 賤 之 , 少 而 貴 之 哉 ! 夫 玉 者 , 君 子 比 德 焉 。 溫 潤 而 澤 , 仁 也 ; 栗 而 理 , 知 也 ; 堅 剛 而 不 屈 , 義 也 ; 廉 而 不 劌 , 行 也 ; 折 而 不 撓 , 勇 也 ; 瑕 適 並 見 , 情 也 ; 扣 之 , 其 聲 清 揚 而 遠 聞 , 其 止 輟 然 , 辭 也 。 故 雖 有(王 民) 之 雕 雕, 不 若 玉 之 章 章 。 詩 曰 : 『 言 念 君 子 , 溫 其 如 玉 。 』 此 之 謂 也 。 」

    曾 子 曰 : 「 同 游 而 不 見 愛 者 , 吾 必 不 仁 也 ; 交 而 不 見 敬 者 , 吾 必 不 長 也 ; 臨 財 而 不 見 信 者 , 吾 必 不 信 也 。 三 者 在 身 曷 怨 人 ! 怨 人 者 窮 , 怨 天 者 無 識 。 失 之 己 而 反 諸 人 , 豈 不 亦 迂 哉 ! 」

    南 郭 惠 子 問 於 子 貢 曰 : 「 夫 子 之 門 何 其 雜 也 ? 」 子 貢 曰 : 「 君 子 正 身 以 俟 , 欲 來 者 不 距 , 欲 去 者 不 止 。 且 夫 良 醫 之 門 多 病 人 , 檃 栝 之 側 多 枉 木 , 是 以 雜 也 。 」

    孔 子 曰 : 「 君 子 有 三 恕 : 有 君 不 能 事 , 有 臣 而 求 其 使 , 非 恕 也 ; 有 親 不 能 報 , 有 子 而 求 其 孝 , 非 恕 也 ; 有 兄 不 能 敬 , 有 弟 而 求 其 聽 令 , 非 恕 也 。 士 明 於 此 三 恕 , 則 可 以 端 身 矣 。 」

    孔 子 曰 : 「 君 子 有 三 思 而 不 可 不 思 也 : 少 而 不 學 , 長 無 能 也 ; 老 而 不 教 , 死 無 思 也 ; 有 而 不 施 , 窮 無 與 也 。 是 故 君 子 少 思 長 , 則 學 ; 老 思 死 , 則 教 ; 有 思 窮 , 則 施 也 。 」

  哀 公 篇 第 三 十 一



    魯 哀 公 問 於 孔 子 曰 : 「 吾 欲 論 吾 國 之 士 , 與 之 治 國 , 敢 問 如 何 取

之 邪 ? 」 孔 子 對 曰 : 「 生 今 之 世 , 志 古 之 道 : 居 今 之 俗 , 服 古 之 服 ;

舍 此 而 為 非 者 , 不 亦 鮮 乎 ! 」 哀 公 曰 : 「 然 則 夫 章 甫 絇 屨 , 紳 帶 而 搢

笏 者 , 此 賢 乎 ? 」 孔 子 對 曰 : 「 不 必 然 , 夫 端 衣 玄 裳 , 絻 而 乘 路 者 ,

志 不 在 於 食 葷 ; 斬 衰 菅 屨 , 杖 而 啜 粥 者 , 志 不 在 於 酒 肉 。 生 今 之 世 ,

志 古 之 道 ; 居 今 之 俗 , 服 古 之 服 ; 舍 此 而 為 非 者 , 雖 有 , 不 亦 鮮 乎 !

」 哀 公 曰 : 「 善 ! 」


    孔 子 曰 : 「 人 有 五 儀 : 有 庸 人 , 有 士 , 有 君 子 , 有 賢 人 , 有 大 聖

。 」 哀 公 曰 : 「 敢 問 何 如 斯 可 謂 庸 人 矣 ? 」 孔 子 對 曰 : 「 所 謂 庸 人 者

, 口 不 道 善 言 , 心 不 知 邑 邑 ; 不 知 選 賢 人 善 士 託 其 身 焉 以 為 己 憂 ; 動 行 不 知 所 務 , 止 立 不 知 所 定 ; 日 選 擇 於 物 , 不 知 所 貴 ; 從 物 如 流 , 不 知 所 歸 ; 五 鑿 為 正 , 心 從 而 壞 : 如 此 則 可 謂 庸 人 矣 。 」 哀 公 曰 : 「 善 ! 敢 問 何 如 斯 可 謂 士 矣 ? 」 孔 子 對 曰 : 「 所 謂 士 者 , 雖 不 能 盡 道 術 , 必 有 率 也 ; 雖 不 能 遍 美 善 , 必 有 處 也 。 是 故 知 不 務 多 , 務 審 其 所 知 ; 言 不 務 多 , 務 審 其 所 謂 ; 行 不 務 多 , 務 審 其 所 由 。 故 知 既 已 知 之 矣 , 言 既 已 謂 之 矣 , 行 既 已 由 之 矣 , 則 若 性 命 肌 膚 之 不 可 易 也 。 故 富 貴 不 足 以 益 也 , 卑 賤 不 足 以 損 也 : 如 此 則 可 謂 士 矣 。 」 哀 公 曰 : 「 善 ! 敢 問 何 如 斯 可 謂 之 君 子 矣 ? 」 孔 子 對 曰 : 「 所 謂 君 子 者 , 言 忠 信 而 心 不 德 , 仁 義 在 身 而 色 不 伐 , 思 慮 明 通 而 辭 不 爭 , 故 猶 然 如 將 可 及 者 , 君 子 也 。 」 哀 公 曰 : 「 善 ! 敢 問 何 如 斯 可 謂 賢 人 矣 ? 」 孔 子 對 曰 : 「 所 謂 賢 人 者 , 行 中 規 繩 而 不 傷 於 本 , 言 足 法 於 天 下 而 不 傷 於 身 , 富 有 天 下 而 無 怨 財 , 布 施 天 下 而 不 病 貧 : 如 此 則 可 謂 賢 人 矣 。 」 哀 公 曰 :「

善 ! 敢 問 何 如 斯 可 謂 大 聖 矣 ? 」 孔 子 對 曰 : 「 所 謂 大 聖 者 , 知 通 乎 大 道 , 應 變 而 不 窮 , 辨 乎 萬 物 之 情 性 者 也 。 大 道 者 , 所 以 變 化 遂 成 萬 物 也 ; 情 性 者 , 所 以 理 然 不 取 舍 也 。 是 故 其 事 大 辨 乎 天 地 , 明 察 乎 日 月 , 總 要 萬 物 於 風 雨 , 繆 繆 肫 肫 , 其 事 不 可 循 , 若 天 之 嗣 , 其 事 不 可 識 , 百 姓 淺 然 不 識 其 鄰 : 若 此 則 可 謂 大 聖 矣 。 」 哀 公 曰 : 「 善 ! 」

    魯 哀 公 問 舜 冠 於 孔 子 , 孔 子 不 對 。 三 問 不 對 。 哀 公 曰 : 「 寡 人 問 舜 冠 於 子 , 何 以 不 言 也 ? 」 孔 子 曰 : 「 古 之 王 者 , 有 務 而 拘 領 者 矣 , 其 政 好 生 而 惡 殺 焉 。 是 以 鳳 在 列 樹 , 麟 在 郊 野 , 烏 鵲 之 巢 可 俯 而 窺 也 。 君 不 此 問 , 而 問 舜 冠 , 所 以 不 對 也 。 」

    魯 哀 公 問 於 孔 子 曰 : 「 寡 人 生 於 深 宮 之 中 , 長 於 婦 人 之 手 , 寡 人 未 嘗 知 哀 也 , 未 嘗 知 憂 也 , 未 嘗 知 勞 也 , 未 嘗 知 懼 也 , 未 嘗 知 危 也 。 」 孔 子 曰 : 「 君 之 所 問 , 聖 君 之 問 也 , 丘 、 小 人 也 , 何 足 以 知 之 ? 」 曰 : 「 非 吾 子 無 所 聞 之 也 。 」 孔 子 曰 : 「 君 入 廟 門 而 右 , 登 自 胙 階 , 仰 視 榱 棟 , 俯 見 几 筵 , 其 器 存 , 其 人 亡 , 君 以 此 思 哀 , 則 哀 將 焉 而 不 至 矣 ? 君 昧 爽 而 櫛 冠 , 平 明 而 聽 朝 , 一 物 不 應 , 亂 之 端 也 , 君 以 此 思 憂 , 則 憂 將 焉 而 不 至 矣 ? 君 平 明 而 聽 朝 , 日 昃 而 退 , 諸 侯 之 子 孫 必 有 在 君 之 末 庭 者 , 君 以 思 勞 , 則 勞 將 焉 而 不 至 矣 ? 君 出 魯 之 四 門 , 以 望 魯 四 郊 , 亡 國 之 虛 則 必 有 數 蓋 焉 , 君 以 此 思 懼 , 則 懼 將 焉 而 不 至 矣 ? 且 丘 聞 之 , 君 者 , 舟 也 ; 庶 人 者 , 水 也 。 水 則 載 舟 , 水 則 覆 舟 , 君 以 此 思 危 , 則 危 將 焉 而 不 至 矣 ? 」

    魯 哀 公 問 於 孔 子 曰 : 「 紳 委 章 甫 有 益 於 仁 乎 ? 」 孔 子 蹴 然 曰 :「 君 號 然 也 ? 資 衰 苴 杖 者 不 聽 樂 , 非 耳 不 能 聞 也 , 服 使 然 也 。 黼 衣 黼 裳 者 不 茹 葷 , 非 口 不 能 味 也 , 服 使 然 也 。 且 丘 聞 之 , 好 肆 不 守 折 , 長 者 不 為 市 。 竊 其 有 益 與 其 無 益 , 君 其 知 之 矣 。 」

    魯 哀 公 問 於 孔 子 曰 : 「 請 問 取 人 。 」 孔 子 對 曰 : 「 無 取 健 , 無 取 詌 , 無 取 口 啍 。 健 、 貪 也 ; 詌 、 亂 也 ; 口 啍 、 誕 也 。 故 弓 調 而 後 求 勁 焉 , 馬 服 而 後 求 良 焉 , 士 信 愨 而 後 求 知 能 焉 。 士 不 信 尒 而 有 多 知 能 , 譬 之 其 豺 狼 也 , 不 可 以 身 尒 也 。 語 曰 : 『 桓 公 用 其 賊 , 文 公 用 其 盜 。 故 明 主 任 計 不 信 怒 , 闇 主 信 怒 不 任 計 。 計 勝 怒 則 彊 , 怒 勝 計 則 亡 。 」

    定 公 問 於 顏 淵 曰 : 「 子 亦 聞 東 野 畢 之 善 馭 乎 ? 」 顏 淵 對 曰 : 「 善 則 善 矣 , 雖 然 , 其 馬 將 失 。 」 定 公 不 悅 , 入 謂 左 右 曰 : 「 君 子 固 讒 人 乎 ! 。 」 三 日 而 校 來 謁 , 曰 : 「 東 野 畢 之 馬 失 。 兩 驂 列 , 兩 服 入 廄 。 」 定 公 越 席 而 起 曰 : 「 趨 駕 召 顏 淵 ! 」 顏 淵 至 , 定 公 曰 : 「 前 日 寡 人 問 吾 子 , 吾 子 曰 : 『 東 野 畢 之 駛 善 則 善 矣 , 雖 然 , 其 馬 將 失 。 』 不 識 吾 子 何 以 知 之 ? 」 顏 淵 對 曰 : 「 臣 以 政 知 之 。 昔 舜 巧 於 使 民 , 而 造 父 巧 於 使 馬 ; 舜 不 窮 其 民 , 造 父 不 窮 其 馬 ; 是 以 舜 無 失 民 , 造 父 無 失 馬 。 今 東 野 畢 之 馭 , 上 車 執 轡 銜 , 體 正 矣 ; 步 驟 馳 騁 , 朝 禮 畢 矣 ; 歷 險 致 遠 , 馬 力 盡 矣 ; 然 猶 求 馬 不 已 , 是 以 知 之 也 。 」 定 公 曰 : 「 善 , 可 得 少 進 乎 ? 」 顏 淵 對 曰 : 「 臣 聞 之 , 鳥 窮 則 啄 , 獸 窮 則 攫 , 人 窮 則 詐 。 自 古 及 今 , 未 有 窮 其 下 而 能 無 危 者 也 。 」

  堯 問 篇 第 三 十 二

    堯 問 於 舜 曰 : 「 我 欲 致 天 下 , 為 之 奈 何 ? 」 對 曰 : 「 執 一 無 失 , 行 微 無 怠 , 忠 信 無 倦 , 而 天 下 自 來 。 執 一 如 天 地 , 行 微 如 日 月 , 忠 誠 盛 於 內 , 賁 於 外 , 形 於 四 海 , 天 下 其 在 一 隅 邪 ! 夫 有 何 足 致 也 ! 」

    魏 武 侯 謀 事 而 當 , 群 臣 莫 能 逮 , 退 朝 而 有 喜 色 。 吳 起 進 曰 : 「 亦 嘗 有 以 楚 莊 王 之 語 , 聞 於 左 右 者 乎 ? 」 武 侯 曰 : 「 楚 莊 王 之 語 何 如 ? 」 吳 起 對 曰 : 「 楚 莊 王 謀 事 而 當 , 群 臣 莫 能 逮 , 退 朝 有 憂 色 。 申 公 巫 臣 進 問 曰 : 『 王 朝 而 有 憂 色 , 何 也 ? 』 莊 王 曰 : 『 不 穀 謀 事 而 當 , 群 臣 莫 能 逮 , 是 以 憂 也 。 其 在 中 蘬 之 言 也 , 曰 : 「 諸 侯 自 為 得 師 者 王 , 得 友 者 霸 , 得 疑 者 存 , 自 為 謀 而 莫 己 若 者 亡 。 」 今 以 不 穀 之 不 肖 , 而 群 臣 莫 能 逮 , 吾 國 幾 於 亡 乎 ! 是 以 憂 也 。 』 楚 莊 王 以 憂 , 而 君 以 喜 。 」 武 侯 逡 巡 再 拜 曰 : 「 天 使 夫 子 振 寡 人 之 過 也 。 」

    伯 禽 將 歸 於 魯 , 周 公 謂 伯 禽 之 傅 曰 : 「 汝 將 行 , 盍 志 而 子 美 德 乎 ? 」 對 曰 : 「 其 為 人 寬 , 好 自 用 以 慎 。 此 三 者 , 其 美 德 也 。 」 周 公 曰 : 「 嗚 呼 ! 以 人 惡 為 美 德 乎 ? 君 子 好 以 道 德 , 故 其 民 歸 道 。 彼 其 寬 也 , 出 無 辨 矣 , 女 又 美 之 ! 彼 其 好 自 用 也 , 是 所 以 窶 小 也 。 君 子 力 如 牛 , 不 與 牛 爭 力 ; 走 如 馬 , 不 與 馬 爭 走 ; 知 如 士 , 不 與 士 爭 知 。 彼 爭 者 均 者 之 氣 也 , 女 又 美 之 ! 彼 其 慎 也 , 是 其 所 以 淺 也 。 聞 之 曰 : 『 無 越 踰 不 見 士 。 』 見 士 問 曰 : 『 無 乃 不 察 乎 ? 』 不 聞 即 物 少 至 , 少 至 則 淺 。 彼 淺 者 , 賤 人 之 道 也 , 女 又 美 之 ! 吾 語 女 : 我 、 文 王 之 為 子 , 武 王 之 為 弟 , 成 王 之 為 叔 父 , 吾 於 天 下 不 賤 矣 ; 然 而 吾 所 執 贄 而 見 者 十 人 , 還 贄 而 相 見 者 三 十 人 , 貌 執 之 士 者 百 有 餘 人 , 欲 言 而 請 畢 事 者 千 有 餘 人 , 於 是 吾 僅 得 三 士 焉 , 以 正 吾 身 , 以 定 天 下 。 吾 所 以 得 三 士 者 , 亡 於 十 人 與 三 十 人 中 , 乃 在 百 人 與 千 人 之 中 。 故 上 士 吾 薄 為 之 貌 , 下 士 吾 厚 為 之 貌 , 人 人 皆 以 我 為 越 踰 好 士 , 然 故 士 至 ; 士 至 而 後 見 物 , 見 物 然 後 知 其 是 非 之 所 在 。 戒 之 哉 ! 女 以 魯 國 驕 人 , 幾 矣 ! 夫 仰 祿 之 士 猶 可 驕 也 , 正 身 之 士 不 可 驕 也 。 彼 正 身 之 士 , 舍 貴 而 為 賤 , 舍 富 而 為 貧 , 舍 佚 而 為 勞 , 顏 色 黎 黑 而 不 失 其 所 , 是 以 天 下 之 紀 不 息 , 文 章 不 廢 也 。 」

    語 曰 : 繒 丘 之 封 人 , 見 楚 相 孫 叔 敖 曰 : 「 吾 聞 之 也 : 處 官 久 者 士 妒 之 , 祿 厚 者 民 怨 之 , 位 尊 者 君 恨 之 。 為 相 國 有 此 三 者 , 而 不 得 罪 於 楚 之 士 民 何 也 ? 」 孫 叔 敖 曰 : 「 吾 三 相 楚 而 心 瘉 卑 , 每 益 祿 而 施 瘉 博 , 位 滋 尊 而 禮 瘉 恭 , 是 以 不 得 罪 於 楚 之 士 民 也 。 」

    子 貢 問 於 孔 子 曰 : 「 賜 為 人 下 而 未 知 也 。 」 孔 子 曰 : 「 為 人 下 者 乎 ? 其 猶 土 也 。 深 抇 之 而 得 甘 泉 焉 , 樹 之 而 五 穀 蕃 焉 , 草 木 殖 焉 , 禽 獸 育 焉 ; 生 則 立 焉 , 死 則 入 焉 ; 多 其 功 , 而 不 「 息 」 德 。 為 人 下 者 其 猶 土 也 。 」

    昔 虞 不 用 宮 之 奇 而 晉 并 之 , 萊 不 用 子 馬 而 齊 并 之 , 紂 刳 王 子 比 干 而 武 王 得 之 。 不 親 賢 用 知 , 故 身 死 國 亡 也 。

    為 說 者 曰 : 「 孫 卿 不 及 孔 子 。 」 是 不 然 。 孫 卿 迫 於 亂 世 , 遒 於 嚴 刑 , 上 無 賢 主 , 下 遇 暴 秦 , 禮 義 不 行 , 教 化 不 成 , 仁 者 絀 約 , 天 下 冥 冥 , 行 全 刺 之 , 諸 侯 大 傾 。 當 是 時 也 , 知 者 不 得 慮 , 能 者 不 得 治 , 賢 者 不 得 使 。 故 君 上 蔽 而 無 睹 , 賢 人 距 而 不 受 。 然 則 孫 卿 懷 將 聖 之 心 , 蒙 佯 狂 之 色 , 視 天 下 以 愚 。 詩 曰 : 「 既 明 且 哲 , 以 保 其 身 。 」 此 之 謂 也 。 是 其 所 以 名 聲 不 白 , 徒 與 不 眾 , 光 輝 不 博 也 。 今 之 學 者 , 得 孫 卿 之 遺 言 餘 教 , 足 以 為 天 下 法 式 表 儀 。 所 存 者 神 , 所 過 者 化 , 觀 其 善 行 , 孔 子 弗 過 。 世 不 詳 察 , 云 非 聖 人 , 奈 何 ! 天 下 不 治 , 孫 卿 不 遇 時 也 。 德 若 堯 禹 , 世 少 知 之 ; 方 術 不 用 , 為 人 所 疑 ; 其 知 至 明 , 循 道 正 行 , 足 以 為 紀 綱 。 嗚 呼 ! 賢 哉 ! 宜 為 帝 王 。 天 地 不 知 , 善 桀 紂 , 殺 賢 良 , 比 干 剖 心 , 孔 子 拘 匡 , 接 輿 避 世 , 箕 子 佯 狂 , 田 常 為 亂 , 闔 閭 擅 強 。 為 惡 得 福 , 善 者 有 殃 。 今 為 說 者 , 又 不 察 其 實 , 乃 信 其 名 。 時 世 不 同 , 譽 何 由 生 ? 不 得 為 政 , 功 安 能 成 ? 志 修 德 厚 , 孰 謂 不 賢 乎 !

 
 
 

留言


瀏覽人數

Copyright© 2025 Dayiccm All right reserved 

bottom of page